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9 09:06:45| 人氣3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與「癲癇」共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的孩子得了癲癇!」宛如青天霹靂,周太太(化名)覺得心好痛,噙著淚水,無法相信這事實。


打從一年前起,她5歲女兒常無緣無故失去知覺,緊接著手腳不停抽動,臉色變白,叫也叫不醒,把家人都嚇壞了,過了幾分鐘總算停止抽動,慢慢恢復了知覺。


癲癇是大腦不正常放電所致,呈陣發性發作,包括反應改變,多半是運動的改變,如突然改變姿勢、雙手僵直或向內向外抽搐、或失去張力而跌倒、呈全身無力;有的伴有感覺異常,如局部麻麻的感覺,或自主神經系統改變,如心跳加快、臉色潮紅、出汗、甚至嘔吐。


根據發作情形,約可分為大發作、小發作及複雜型發作,每種型態的治療、原因和預後都不同。一般而言,要發作二次或二次以上,且和外在因素如發燒等無關,才稱為癲癇,如果只是一次發作或指當次發作,則為抽搐或痙攣。


古籍一些不雅名詞如羊癲瘋、豬母癲、羊角風、羊暈等,讓人對癲癇造成誤解。20歲以下,約100人就有1人有機會得到癲癇,大部分找不到家族史,但有些特別型態的癲癇,被認為和基因有關。


不過,癲癇患者下一代罹病機率,確實比一般人高(11%:1.6%),在十歲前罹病者,比十歲後發作者,較容易和遺傳因素有關,絕大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病因,經電腦斷層或影像檢查,也找不到病因。


少數患者可以找到病因,如先天腦迴排列畸形、頭部受傷、生產傷害、缺氧過後、腦炎或腦膜炎後、一些大腦退化性疾病,腦瘤、血管疾病、紅斑性狼瘡、代謝異常、基因異常及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抽搐,除了治療反覆發作抽搐外,應針對病因做進一步治療。不幸地,此類癲癇大部分對治療反應與預後都較差。


癲癇診斷根據臨床表現,不能單純以腦波為依據,事實上,有5%孩童腦波異常,卻從未有癲癇病史,而癲癇孩童卻有10至20%,腦波正常。


癲癇用藥根據患者發作的診斷和藥物特性及副作用、價格作考量,除了藥物,還有荷爾蒙、飲食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及深部大腦刺激術等治療方式。


一旦孩子發作,最重要就是先冷靜下來,把孩子放到安全位置,如平坦的床上或地上,防止因抽搐造成二度的頭部外傷,並除去身上束縛物,如眼鏡或緊身衣物,不要嘗試制止抽搐,如有口水流出,將頭部移至一側使其流出避免嗆到,也不要用筷子或他物強行塞入口中,甚至把門牙扳斷,會增加吸入危險性。發作應會自然停止,一般持續約2至5分鐘,如仍不停止抽搐,應緊急送醫。


癲癇都需長期服藥,完全不再發作的2至3年後,再參考腦波檢查,逐漸考慮停藥。藥物治療後,有半數患者可能完全不再發作,但約有20至25%的病人會再復發,此時需再度治療。


如果不吃藥或隨便停藥,抽搐易反覆發作,甚至造成癲癇重積狀態,危及生命。停藥需接受醫師指示循序漸進,不可驟然停藥。癲癇並非絕症,而是可治之症,只要和醫師充分配合,接受正確知識,終可與疾病共處。


【2008/03/15 聯合報/蔡明蘭/振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長: 頂尖小老師
人氣(3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