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09 10:06:02| 人氣6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行騙小兒科之是我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常跟朋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不要用語言偽術污衊我。所謂污衊,自然是誇大其罪過之說。

    語言偽術這個組合詞,始於香港。將藝術改為偽術,廣東話藝、偽同音;用偽字修飾術,以此作比照,極盡諷刺,又妙不可言。偽也能成術,可見被形容的人虛偽到家了。如今詐騙招數層出不窮,雖有高下之分,並附以科技意圖取信於人,但依然離不開用語言偽術來行騙。有甜言蜜語式,也有要脅恐嚇式,還有以利誘惑式等等。要是個人意志薄弱,或做過虧心事,或貪小便宜,容易墮入騙局。

    較之現在連公私機構的電話系統都被騙徒攻破,以前的“扮朋友”電話騙局可算是小兒科,騙不了誰。不過前不久還是接到一個扮朋友電話,張口便是“喂,是我啊”。

    “是我啊”這種表達方式,本來是親近的表現。最有代表性的語境莫過於回家沒帶鑰匙,按了門鈴,家人問:誰啊?“我啊!”聽到我字,門鎖即開,沒有遲疑。

    成了習慣以後,有些人去拜訪朋友,也來一句“是我啊”的回答,就會鬧笑話。人的聽力記憶不可能記住所有人的聲音,只能記住常聽到的人,來一句是我啊,對方認出來高興,認不出來就生分了。電話聯絡中,現在我都習慣了先稱呼對方,不會貿然說是我啊,親密的人自然一下子就認出了我的聲音。

    騙徒玩弄人心,或說是我啊,或訛稱是親人的朋友,所以我的手機電話簿的親人電話號碼都以名字作記,以防萬一被竊,騙子無從詐騙。這個時代騙徒之多,不得不防着些,連鎖反應下,人與人的關係也就較疏離。

    小時候,母親叮囑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拐子佬(人販子)會放迷煙,說她少時要含着一片甘草防被迷暈;當了母親後,我囑咐女兒任何人按門鈴或打電話來都不要開門,即便對方能說出她或我的名字。現如今大家都只能叮囑不要隨便相信別人,尤其是以電話或社交程式聯繫的。

    騙術五花八門,裝親暱的是我啊這種語言偽術,現在來說太幼稚,小孩也不信了呢!



(原載澳門日報)  2017.8.26    水    月

台長: 水月
人氣(6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風災後的小民心聲
此分類上一篇:活得比你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