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6-26 12:45:19| 人氣3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想念是一種淡淡的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生不滿百,能有幾個五十年?”──梁實秋

    徐志摩去世滿五十年的那天,梁實秋寫了一篇懷人散文《徐志摩的詩與文》。文中重提他對文學藝術的主張,認為具有描述人性內涵的作品,才是歷久彌新的關鍵。而能長久存在的作品,得通過五十年的考驗而不衰,方可成就不朽。在梁實秋的眼裡,徐志摩的作品正是經得起五十年淘汰考驗,成了傳世之作。

    梁實秋寫人的散文,都有脈脈的溫情在,卻不會直白自己與朋友的交情深淺。總是以淡淡的、輕輕的筆觸敘述往來的片段,如溪水流淌,走到那一段是那一段。在他的筆下,徐志摩是個寫成了《濃得化不開》這篇得意作品,會情不自禁去給梁實秋朗誦全文的人。同期的冰心,與梁的交情要比徐長久一些。好笑的是,他們晚年因分隔遠方斷了音信,梁誤信錯誤報道,給未亡的冰心寫了悼文。《憶冰心》透露了他們是在年輕時同船赴美國留學時認識的。在梁看來,冰心不是普遍被認為的冷冷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人,而只是對人有幾分矜持。他們的不期而遇,沒有相見歡,反而是相互問及對方學習的科目,冰心修讀文學,梁實秋是文學批評,之後,“話就談不下去了”。 

    不過顯然在此後一段頗長的歲月裡,冰心一家與他的往來應該是細水長流,時有通信。在誤以為冰心走了,梁公開了一些他們的書信,其中有一封應當是徐志摩飛機失事後冰心的回信。信中冰心是尖銳而冷淡的,坦言與徐一向不是朋友,在他生前也沒對他說過一句好話。冰心可能因為徐的愛情史而對他的行為不以為然,但對其文學水平倒是十分肯定,人死了,她仍恨鐵不成鋼地評說:“上天生一個天才,真是萬難,而聰明人自己的糟蹋,看了使我心痛。”可見矜持的冰心為痛失天才也有些失態。

    讀他們那一代的文友相交,相較之下,我們是不是過於平淡了呢?手上這本梁實秋散文集《想念是一種淡淡的痛》,讀來確有淡淡的痛。不過可以肯定,梁的作品一定能通過五十年考驗。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2016.6.4

台長: 水月
人氣(3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沒耳朵的人
此分類上一篇:細膩,可以用來形容太皮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