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09 03:12:18|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被遺忘的屠殺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2/03/02 21:15:11


一九八九年,在中國大陸發生了另一起屠殺行動,發起者是一批學生。同年四月十五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突然心臟病發逝世,震驚了大陸民眾,為紀念這名致力於政治改革又清廉率真的領導人,第一個花圈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出現後,悼念胡耀邦的北京大學生與民眾便如同擋也擋不住的潮水,湧向天安門。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學生民主運動於焉展開。
為什麼他的逝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如此錐心之痛,進而發展成一場民主運動呢?主要是在歷史的大是大非中,胡耀邦選擇了人民這一邊。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胡耀邦,自一九七七年復起後支持鄧小平,與毛澤東欽定接班人華國鋒展開鬥爭。在他的組織下先後建立「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理論體系,同時還佈署北京之春、平反冤錯假案、清洗「四人幫」餘黨、三七開評定毛澤東歷史過與功、改革政治體制、精簡人事等等。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胡耀邦的廉潔,也都看在大陸民眾的眼裡。相對照之下,中共官場的貪污腐敗,使得原本寄望胡耀邦再度翻身主政的大陸百姓,在一九八九年悲憤痛失胡耀邦之餘,將自發性的、沒有組織、沒有計劃、更無預謀可言的悼胡活動,蛻變為「打倒官倒、新聞自由、改革共黨」的「八九民運」。悲壯的六四歷史便因胡耀邦之死發軔。
這次民運是由一批學生成立,他們在天安門廣場前絕食、抗議中共當局政策,要求民主自由來為胡耀邦平反,就在和軍方不斷的反抗鬥爭,直到六月三日時中央逾萬軍隊凌晨推進天安門廣場以制暴動,學生市民堵截成功。下午,軍警在新華門和人民大會堂西側首次用催淚彈、橡塑子彈、電警棍、木棒鎮壓學生市民,奪回被繳獲的武器,近百人受傷。
晚上十時,軍隊開始向天安門廣場強行推進,並亂槍掃射阻攔的群眾。凌晨零時,數以萬計廿七軍由四方八面向市中心推進,而大批坦克及裝甲車則沿東西長安街駛向天安門廣場。凌晨一時,一部裝甲車在天安門城摟前被群眾截停,然後被放火燒燬,車內兩名軍人逃走時被圍毆,後由學生救走。凌晨二時,軍隊沿長安街自西向東推進,在萬壽路、木樨地、復興門、西單及南池子大街一帶開槍射殺群眾;與此同時,東面建國門亦有軍隊開入,沿途開槍,而坦克及裝甲車輾斃及撞傷多人,造成群眾有極大傷亡。軍隊亦在廣場四周部署,並通過廣播命令學生及市民撤離,學生要求談判,軍隊沒有答覆,廣場上餘下六至八萬學生和市民。凌晨四時,軍隊在照明彈照射下,收縮包圍網,學生及市民被困在中心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其後學生決定撤離,但軍隊及坦克在群眾撤離期間已經動手。 目擊者稱,坦克和裝甲車壓過帳幕,推倒學生樹立在廣場的民主女神像,將帳幕內之學生輾死,而軍隊使用機槍掃射學生。由凌晨二時至清晨六時,東長安街的軍隊不斷向辱罵及向他們擲石的群眾開槍,迄今無法統計在當天的傷亡情況。六月四日整日,軍隊經常向群眾開槍,坦克、裝甲及運兵車調動頻密。
這群發起民主改革運動的學生們,以自己的肉身去扺擋坦克車前進廣場,以自己的軀體要換來民主和自由,然而卻遭受到軍事屠殺,成為民主之下的冤魂…在想想二二八事件,同時不滿中央當局的政策,經由導火線而漫延出改革屠殺行動,所犧牲的全是高知識份子,政治屠殺是國人最懼畏的恐怖行動,若真的能用生命換回民主自由,這個代價是否太高了,而一再重演的屠殺,要到何時才能停止呢?

台長: BABY麻瓜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