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03 02:05:34| 人氣1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一個真實故事(下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本我就不太會寫文章   而且寫東西都要有強烈的欲望才會動    現在寫下集距離上集不短時間   希望看官們原諒我拖拖拉拉地現在才寫

原本上大學就不是為了自己  

只是因為高中玩社團玩到書都不唸   隔壁鄰居應該是認為這個孩子了去了   看到都不想打招呼   只想證明自己也不想讓爸媽抬不起頭

上了大學科系是自己選的  課程內容有些無法負荷   但是大學生活是為自己活的   看著一些同學渾渾噩噩過生活    實在無法忍受    就在大一同學都努力玩樂時   接觸到直排溜冰

這不是第一次溜冰    上次是高中時玩過但摔的很痛     然後跟媽媽說:「為何要學個運動摔的如此痛,這樣我不學」  這時溜冰都要穿護具    當然摔倒比較不痛(摔錯更痛)

或許看倌可能以為就像現在的孩子一樣溜冰     事實上   是傻傻的跟著去玩「街頭特技直排溜冰」   大家想像一下有一群年輕人    每週五、六晚上8點聚集在台中全國大飯店前溜冰 到了11點就溜到馬路上    然後一個公園玩到下一個公園,再下個、直到大家都累了大概半夜1點結束     在公園就飛階梯、飛花台   騰越再騰越 、180度、360度轉體飛下5階樓梯,挑戰失敗的不是掛載花台中就是掛彩,所幸參與的那2年沒人上過救護車。

而在這個同時也服務大專返鄉服務隊長達3年,期間辦了不少活動

另外也打工賺外快

為了跟電腦熟識些,學會組裝電腦,因而到電腦公司打工賺1小時80元(那時麥當當時薪66元),可是看著老闆大把大把賺錢,便問可否自己「外賣」電腦,老闆說只要我自己去售後服務便可;談妥價錢後老闆便教我如何作業,打工仔變成個人工作室,賣一台賺3000元,平均1個月賣一台,持續3年左右。

溜冰呢??

因緣際會得到一次到國中教學的機會,巧遇一位住在「台中榮總宿舍」的老師,她叫住我問我要不要到她的社區教課,問我費用怎麼算;我腦筋沒有準備這個答案,但是知道一定要把握,便隨口回答1小時500元,8個人以內,也明白表示自己技術不是很好(事實是連後溜都不會),她說沒關係陪孩子運動就可以;往後我每週去跟小孩玩溜冰一個半小時,一個月收入3000元,這時是大二。 大二下我手邊就不只「台中榮總宿舍」的班,到了暑假我便自己製作招生單,到處去找人上課,梧棲公所後公園溜冰場、梧棲綜合球館旁溜冰場、清泉崗附近的樂群社區、清水國小 ;只要有家長要開班我就去上,一樣1小時500元10人最多

那功課呢??

當然不會好,但是高中經驗也緊緊箍著腦袋,雖然沒有準時6月畢業(8月拿到),但總能遠離1/2危機;學校課堂上的學習仍然給了很多幫助,「管理學」「廣告及公共關係」「行銷學」「同理心」「網際網路」「繪圖軟體」......太多了~~到現在仍然時時影響我的生活決策

寫到這裡我想大家大概都知道我是在寫我自己的故事

或許我的經歷不適用大多數人(沒幾個家長可以跟我媽一樣心臟夠大),但是我仍然要在這裡大聲疾呼為人父母的要適時放手,因為孩子真的會長大!放手孩子才會真正轉大人

許多家長都會問我「我的孩子適合溜冰嗎?」「溜冰能給孩子什麼樣的幫助?」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運動神經不佳,大家看到我溜冰的樣子像嗎??就在我開始學溜冰半年後,我在我弟面前自然做出一個協調的跳投動作,我只覺得很順,而我弟傻了半響問了一句「誰教會你的??」答案是溜冰,往後我打籃球動作越做越順,我弟也會邀我ㄧ起去打球。

所以我認為大多數人都可以溜冰,運動不協調的孩子更需要溜冰,但不管是哪種運動都需要時間學習,每個人花費的時間、能學到何種程度都不相同;當初我去台中市溜冰時,我是年紀最大的也是進度最慢的(技術很難進步),眼前一起溜冰的才來3個月都溜的嚇嚇叫,大家上街我永遠殿後,但是我享受溜冰的感覺,我也喜歡和大家一起溜冰,哪怕我是最遜腳的那位,我都不放棄。所以找的可以開心地去做的運動是最最重要的。

人一輩子的學生生涯長達10多年,許多人生上需要的東西都在這個階段獲得,要論什麼最不重要,我覺得是「功課」,因為功課無法保證未來能過好日子

我常告訴童軍學弟妹「一個人沒有健康的身體,很多事做不了」「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待人處世的觀念,做什麼都不會順遂」;因為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會常生病痛,也老的快;一個不懂得怎樣面對人生的人,人生無法精彩。

現在的我或許跟很多人過著不同的生活,可是我不會害怕自己是異類,因為我知道我愛幫助人、我愛小孩子;現在這樣的工作讓我得到心靈上滿足,也賺到錢過日子;也許我這輩子無緣賺大錢,但是想像要是我賺了大錢恐怕也過的不愉快,我還是寧可現在這樣的生活。

看官您呢??您想清楚了嗎??

 

台長: 溜不停的中年男子
人氣(1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人物介紹 |
此分類上一篇:找回最初的感動

家閣媽媽
教練的成長過程也經歷了這麼多困難與挫折
每個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傷 亦步亦趨 我也不例外
現在
我想 應該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
經過挫折的孩子 飛的更高 看的更遠
做對的事 生活過的開心 才是重點
2011-03-07 15:54: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