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02 00:24:41| 人氣1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101精選全球財經新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庫存增加 銅價盤旋7500美元 LME銅市2年來首見現貨貼水〕

〔基金投資見風轉舵!不愛油銅 愛黃金〕

〔美財長可能再訪華 人民幣匯率勢如破竹 虎兕出柙 直叩7.87〕

〔道瓊4年多頭為二戰後第2長 噴出走勢敲響警鐘〕

《國際產業》鋅庫存較2005年6月減少82.7%,週二LME期鋅創歷史新高

《大陸經濟》里昂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創7個月來新低,連續第3個月下滑


圖:北海道小樽一角
〔庫存增加 銅價盤旋7500美元 LME銅市2年來首見現貨貼水〕

【鉅亨網/綜合外電報導‧11月1日】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銅市場昨(31)日出現較大變化,現貨銅價對3個月期銅價格2年多來首次出現期貨價 格低於現貨價格的情況,市場人士指出,銅市場出現現 貨貼水的情況,表示目前現貨市場供給相對寬鬆。

現貨市場寬鬆的基本面對銅價形成較大的壓力,近期在鉛、錫、鋅等金屬價格品種屢創新高時,銅價卻在 7500美元附近止步不前。五礦實達期貨分析師王曉丹指出,目前金屬市場炒 作的焦點都集中在現貨市場上,那些現貨吃緊、庫存不斷下降的金屬,如鉛、錫、鎳,不斷創下新高紀錄,相較之下,因庫存量不斷增加、現貨寬鬆,銅價的表現則相對較差。

浙江新華期貨分析師陳裡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從過去幾年的歷史來看,現貨升水狀況與 LME銅庫存 呈高度負相關,近期 LME銅庫存持續增加也是導致現貨 貼水的重要原因。王曉丹表示,銅價何時能走出目前疲軟局勢,還要 看供需狀況什麼時候變得再度吃緊,唯一可以期待的就 是出現勞資糾紛談判的可能。

現貨出現貼水到底對銅價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市場 看法不一,有業界人士認為現貨貼水僅是短暫現象,銅 價並不會因此出現大幅下跌走勢。TRILAND METALS中國區總經理嚴強指出,雖然 LME 庫存過去大幅增加,但相對於全球需求,這樣的庫存仍 非常低,市場仍警惕銅礦或銅工廠供給突然中斷可能帶 來的衝擊,因此大量拋空銅的情形短期內並不會出現。

嚴強表示,目前國際黃金價格持續看好,除銅以外 其他有色金屬也持續走高,如果這些品種能保持強勢將 支撐銅價向上。2004年1月以來,LME現貨銅對 3個月期銅開始出現 升水走勢,升水幅度不斷攀高,2005年 6月22日,現貨 升水創下此番牛市行情新高 285美元,之後,現貨升水 呈震盪下跌態勢,昨日現貨升水情勢終於被現貨貼水取 代,出現現貨貼水3美元。

現貨升水高低反映現貨市場供需緊張程度,升水越 高表示現貨越緊張,今(2006)年6月以來,LME現貨升水 跌破 100美元後就持續走低,這反映國際銅市場供需關 係正在發生改變,由供不應求逐漸轉向供需平衡,現貨 出現貼水,顯示國際銅市場短期內處於供給相對寬鬆的 情形。

〔基金投資見風轉舵!不愛油銅 愛黃金〕

【鉅亨網/綜合外電報導‧11月1日】 國際油價急跌至58美元,銅價也因庫存上升而下跌 ,這也引發商品基金急欲尋求更好的投資市場,此時具 有高度避險能力的黃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而基金獲 利後的轉投資則大舉投入玉米、小麥、大豆等農產品市 場。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 (COMEX)的近月期金周一攀上 7 周來的高點,也讓基金視之為買入訊號,而美國第 3 季的經濟表現差於預期,也讓市場認為暫時沒有升息機 會,因此在美元走跌的情況下,金價則被預估為有極大 回升空間。

分析師表示,美國的利率政策將導致美元疲弱,而 能源成本的上升也讓黃金更添避險價值,因此有多數分 析師仍看好黃金未來走勢。部分市場人士也認為,在投資者撤離油市後,黃金 將會大幅上漲。

〔美財長可能再訪華 人民幣匯率勢如破竹 虎兕出柙 直叩7.87〕

【鉅亨網/綜合外電報導‧11月1日】 人民幣匯率近來勢如破竹,自7.90、7.89、7.88關 口一路過關斬將,今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更來到歷史新 高的7.8720,詢價市場開盤甚至創下7.8718,也是匯改 來的新高,今日收盤則自高點拉回報7.8734,昨日收盤 報7.8800。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曾在9月時,在9天內以跳躍速度 連續衝破7.94、7.93、7.92、7.91和7.90關卡,最後又 進入盤旋調整期,直到上周人民幣才又重新進入活躍走 勢。由於上周美國第 3季 GDP成長只有1.6%,普遍低於 預期,也讓國際外匯市場美元走勢一路疲弱,更因此拉 出人民幣新一波的升勢。

再加上前期長線調整累積了一定的反彈需求,另外 美國財政部長 Henry Paulson計畫於12月再度訪華,還 有美國國會轄內的美中經濟與安全檢討委員會要求人民 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都成了此次推升人民幣匯率的主 因。

市場預計,美聯準 (Fed)上周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將使美國進入逐漸增強的降息預期,也讓美元可能再跌 ,而人民幣後勢則更看漲。分析師則表示,人民幣短期內雖有回調可能,但以 中長期看來,升值趨勢則不會改變。

〔道瓊4年多頭為二戰後第2長 噴出走勢敲響警鐘〕

【鉅亨網/綜合外電.10月31日】 如果歷史走勢和企業獲利預估有參考價值的話,將 道瓊指數推升過 12000點的 4年多頭行情可能已接近尾 聲。研究公司 Ned Davis Research Inc.指出,自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含這波,美股總共出現18次 多頭市場,平均每次維持 781天。這波多頭自2002年10 月 9日的低點起漲,至今已達1478天,較平均時間多出 89%。

而且據Thomson Financial預估,近幾年S&P 500成 份股合計每年獲利都成長 10%以上的榮景也可能在2007 年劃下句點。紐約JP Morgan全球證券分析師Abhijit Chakrabortti表示:「市場過於樂觀,毫無戒心。當獲 利成長開始減緩,我們認為會指數會吐回部份漲幅。」 他認為 S&P 500指數年底前會下跌7.1%。

根據Ned Davis Research定義,道瓊多頭市場必須 要上漲13%以上,為期超過155天,或者在50天勁揚30% ;空頭市場反之亦然。最長的多頭市場從1990年10月走到1998年 7月,總 共走了2836天,因俄羅斯貨幣貶值和避險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倒閉才宣告結束。

道瓊和 S&P 500指數自在 6月13日低點以來已上漲 了13%,S&P 500則在當天跌到2006年最低。 Ned Davis 將這波漲勢形容為「噴出」,這常出現在多頭市場的最 後階段。自1901年以來,21次最後「噴出」的平均漲幅為 14% ,通常持續 3-4個月,而且有些明顯的特性:如上 漲與下跌家數的比率、無法創新高、或過度樂觀。這波 行情也出現類似情況,但不同處在於創下新高。

Thomson Financial 和Birinyi Associates統計的 數據也捎來企業獲利的警訊。Thomson估計,S&P 500成 份股2007年第 1季獲利成長8.4%,結束連續14季至少 2 位數的成長-為1950年來最久。企業財測數字似乎呼應此一看法。資金管理和研究 公司 Birinyi指出, S&P 500公司公佈的第 4季財測只 有8%調高預估值,為2005年初以來最低。

Stock Trader's Almanac主編Jeffrey Hirsch表示 :「我不確定多頭市場的時間長短是否會影響目前的走 勢,但在多空消息紛雜之現在,利多似乎佔上風,這將 有助市場持續挺進。」他指出,通膨數據溫和,讓聯準 會(Fed)不再繼續升息,對股市也有利。

看空者如 JP Morgan分析師Chakrabortti先前也曾 低估了市場的潛力。他在年初預估S&P 500會下跌近10% ,但今年至今則上漲了 10%。不過,Ned Davis的資料顯示,Fed連續升息的效應 可能還未反映的企業獲利上。自1929年以來的13個往例 中, Fed升息後 6個月, S&P 500企業平均獲利成長降 至8.9%,1年後降至4.6%。

美國第 3季經濟成長率僅1.6%,創 3年新低。美國 9 月新屋售價中間值也下跌9.7%,為1970年以來最大減 幅。Ned Davis 的Clissold表示:「市場走空並不必然 是經濟衰退所造成,有時經濟成長減緩,伴隨企業獲利 成長滑落,也會讓市場轉空。」




《國際產業》鋅庫存較2005年6月減少82.7%,週二LME期鋅創歷史新高

【時報外電綜合報導】由於鋅庫存量持續減少,週二LME3個月期鋅盤中大漲120美元,觸及每公噸4290美元,漲幅達2.9%,尾盤小幅回落,以4220美元作收,創歷史新高價位。分析師表示,由於LME鋅庫存量持續減少,加上美元走勢疲弱,帶動鋅價飆升。今年2月中LME期鋅價格仍在2100美元左右,8個月內價格已飆漲超過一倍。

週二LME現貨鋅價大漲55美元,以4248美元作收,漲幅達1.3%;LME鋅庫存量則減少1325公噸,至10萬7625公噸,較2005年6月中的62萬公噸減少82.7%。

《大陸經濟》里昂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創7個月來新低,連續第3個月下滑

【時報台北報導】里昂證券公布10月份里昂證券中國採購經理指數(CLSA China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為52.1,是連續第三個月下滑,並創下七個月以來最低點,里昂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韋卓思(Jim Walker) 表示,出口訂單近兩個月來大幅下降,已開始全面拖低訂單指數,預期隨著美國明年經濟大幅放緩,下滑趨勢將更為明顯。

里昂證券表示,以分項指數來看,PMI指數成長速度放緩,顯示新訂單擴張減慢至7個月新低,這也舒緩了業者的產能壓力,因此10月份的工作積壓指數首次下跌,成品庫存指數也連降至3個月新低,儘管跌幅不大,但卻是8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韋卓思指出,中國製造業的經營焦點已從成本急升轉移到增長前景的層面,這在出口市場特別明顯。但流入資金正在削弱政府冷卻貨幣過熱的調控力度,相信更多的緊縮措施即將推出,目的為控制銀行借貸和整體的貨幣流通額。他預估中國製造業在未來數月將面臨2006年最嚴峻的經營環境,將盯緊訂單積壓的情況,並根據新訂單量等各項指數,以及政府施行的調控措施來評估中國製造業的放緩情況。

台長: 功課中的歐貓
人氣(1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歐貓用電腦揀ㄟ財聞 |
此分類下一篇:1107精選全球財經新聞
此分類上一篇:1128精選全球財經新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