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30 09:44:59| 人氣5,78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輕鬆講道理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趁著一月份的探親之旅,我在台灣購買了一些教養書籍,書籍的作者有洪蘭、蔡穎卿、獅子老師、汪培珽和紐約瘋媽Jenny等。上個月收到後,第一本花兩三天就啃讀完畢的就是紐約瘋媽的「媽媽不必當超人」。

以前買了許多的教養書,就一個初為人母的人來說,教育專家的見解當然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可是專家不會告訴你當了母親後面對教養上的困境會有怎樣的心情,而那些情緒是否正常等。所以自己在養育過程中除了用心貫徹對孩子講道理不體罰的原則外,還有偶爾存在情緒失控後的那份愧疚感。

因為你以為這些出書的媽媽或專家們在教養的路上都如聖人般擁有無盡的耐心、愛心和精力,甚少生氣、怒吼或情緒失控。

可是在閱讀「媽媽不必當超人」時,Jenny生動活潑的筆觸讓我忍不住想一口氣看完她的書。有些文字背後的景緻畫面讓我猶如身境其中而發出會心一笑;看到似曾相識的片段還會忍不住拍手叫好,甚至將某些描述我心境到淋漓盡致的段落一句句唸出來和老公分享。

比如她在裡頭說到:「剛辭職在家帶小孩的那段期間,經歷了一段非常難熬的適應期…每天被繁瑣的家務纏身,加上孩子的哭鬧,自我評價大減,信心也被銷毀了一大半,還不時會有種快瘋掉的感覺。」(p71)

也寫下「媽媽真的是一份世上最累、最難的工作。心情好的時候,這份工作可以讓自己得到最大的滿足感,但心情不好的時候呢?要怎麼看待一堆做不完的家事,一群講不聽的小孩,和一個不主動幫忙的老公?」(p139)

這些句子都很平易近人,真實紀錄著一個當了母親的女子所面臨的各種狀況和複雜心情,讓同樣身為人母者都能有所共鳴,心有戚戚焉。



最近正在看汪培珽的「管教啊,管教」,這個作者標榜只要你有耐心和不妥協的態度,每一個孩子都能好好說道理。如果孩子不講理,問題一定出在父母的教養態度。

書中她提到她的兩個孩子幾乎沒有發生過「明知故犯」的情況 (p36),從小到大也都沒有被他們夫妻打過 (p100)。她甚至寫下這樣一句話:「到底 – 孩子是因為很乖,沒有給父母打人的機會呢?還是因為孩子沒有被父母打過,所以變得越來越乖?在我的育兒邏輯裡,是後者。」(p101)

只有喬喬一個孩子的時候,看到這句話我的確會點頭如搗蒜的同意這邏輯,畢竟我個人一點也不贊同傳統權威式的「不打不成器」教育理念,所以在她近七年的成長歲月裡,挨打的次數可謂屈指可數。但是童童的出世推翻了許多專家這等的說辭,她讓我深深體會到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輕鬆講道理的。父母有時動手打孩子,絕對是情非得以。

在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嬰兒時期,童童就已經是個很會哭鬧的孩子。她認生、淺眠、挑人抱,而且不讓抱她的人坐下休息…這些讓住台灣期間的我非常疲累。我媽和兩個阿姨為了不讓她老纏著我,花了兩三天來測試不去抱她或只由她們抱的話她會哭多久。每一次,她都可以哭喊一個多小時,如果沒有去抱她,她也許可以持續哭下去。

記得剛從台灣回墨爾本時,晚餐時間請老公陪童讓我安心做飯。結果往往是從我離開視線開始她就對著老公猛哭,也不許老公接近她,哭到我煮完晚餐出現在她面前為止。晚上睡覺更堅持只由我陪伴,若由老公陪就一直哭到吐為止。不堪其擾的我們於是在搬家前決定先讓他和喬睡,而我就陪著童…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個多月後才慢慢改善。

去年七月份,我寫下「反省:不能耐煩的代價」這篇文,那時已警覺到自己「聞哭色變」的心態造成對童錯誤行為舉止的姑息。自那之後,我逐漸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聽從老公的建議,不再拘泥於「絕不動手」的原則。



童童是一個自主性很強的孩子,她要怎樣就得按她所要的去做。比如說去年有一次帶她去超市shopping,她手上的東西掉了,旁邊有位先生好心拿給她。我要她說謝謝,她不但沒說還臭臉丟回地上,這先生再撿起來給她,她嘴裡唸著「媽媽」又丟出去。我尷尬對那位先生道聲謝謝,並解釋女兒想要我幫她撿。

在家裡,常常童說她要找某個東西時,喬就熱心說出:「我知道」並準備拿給她;有時老公會答「妳要我陪妳去找還是幫妳拿?」但多半緊接著就是童童歇斯底里的嘶吼或哭鬧聲喊著「我不要,我要媽媽…」。

當下我會對喬說:「喬,謝謝妳。她說不要就算了。」然後再轉過頭對童說:「姊姊想幫妳妳應該說謝謝,然後好好的說 “我想要媽媽幫忙”,而不是尖叫。妳要記得,別人幫妳比較快,要我幫忙就要等我手上的工作告一段落。」

而她,往往會堅持等我洗完碗或是完成手邊工作直到我幫她找或撿東西為止。

就拿六天前來說吧!我們趁復活節假期要去拜訪以前的老鄰居,才啟程不久,童童手上的水瓶就掉到地上去了。喬好心想幫她撿只遭來童的咆哮和大哭大叫:「不要,我要媽媽…」

我於是提醒她:「不要姊姊幫忙就好好說妳希望由媽媽來撿,而不是哭或大喊大叫。媽媽坐在車的前面,要我幫忙必須等我們抵達目的地停車後才可以。」

接著在這近二十分鐘的行程裡,她一路哭嚎,直到我們抵達目的地,待我親手撿起她的水瓶後,大哭才轉為啜泣。

我尊重也試著對她講道理,一年來成效總是不大。為人父母若處在放鬆的狀態下,有很多時間可以和她斡旋和她耗,講道理絕對沒問題。可是如果趕著上班,急著出門或是還有一堆事情要忙的狀態下呢?有多少父母還能耐著性子等她哭飽後再和進行溝通說道理的過程呢?



是不是因為童這樣特別的個性,逼得讓向來堅持不威脅孩子的我開戒?

其實最主要是她已經滿兩歲,到了能夠表達自己的年紀。我希望即使因為無法完整說出自己的本意而覺得懊惱生氣,也都不該習慣用哭鬧來當手段達成目的。同時希望促使她學會若想要由其他人幫助她做某件事,至少也要能夠釋放善意對打算幫忙的人說出謝謝再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偶爾,童童很盧很番哭鬧半個小時以上的情況還是會發生。我多半在逼不得已下狠招前,會先試著溝通講道理。可是對於只要一鬧脾氣就把耳朵關起來的孩子來說,適度的體罰是可以讓她得到警惕並打開耳朵聆聽的。

比如之前有一次因為童說早餐很燙,老公想幫她弄涼而攪拌一下她碗裡的麥片粥,雖然她大喊不要時老公立即鬆手,但她已開始狂哭暴哭,無論我們如何問她原因勸她好好說她都不理,哭到我和老公都抓狂發飆。我警告她再不好好說就關她去廁所哭。履勸不聽的情況下我將她關進廁所兩分鐘,然後從外面對她說不亂哭我就開門。這時她從裡面抽咽著回答「好」,哭聲也明顯的小了。

另外,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教導童收拾玩具和書籍,甚至請喬帶頭示範。長久下來,發現她老是弄得到處亂七八糟卻只想依賴姊姊而沒有想學習的意願。於是某天,趁著垃圾桶只有紙屑,我看著滿地都是書和玩具的遊戲區,耳提面命後下了最後通牒,東西再不收好我就丟到垃圾桶。

一開始她老神在在不以為意,吃完晚飯後,我走進遊戲區直接將全部的書和玩具丟進垃圾桶裡。雖然我睜一眼閉一眼讓她姊姊陪她一起去把東西撿起來,但嚇阻作用產生,她開始有了收拾東西的概念。若是又有玩具和書沒收拾的狀況,我多半只要一句:「快去把東西收好」,童就會乖乖的去整理。對我而言,收得好壞是一回 事,重點是願意學習這件事,那麼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對孩子只能講道理,不能體罰或讓他們接受教訓嗎?在我眼裡,這完全取決於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



難道面對童我們只能使用這些不像愛的教育的方法嗎?當然不是。這些非常手段只有在非常時期才會使用。平常當然還是以好言相勸為主,面對她們委屈或不是無理取鬧的哭泣,我還是超喜歡給她們愛的抱抱和親親的。如果她們表現良好,我當然也不吝於給她們精神與實質的獎勵。即使面對嚴厲責備或處罰後,我仍會毫不遲疑的告訴她們我真的超愛她們。軟硬兼施和賞罰分明,讓兩個小朋友黏我可黏得緊呢!

將近一年調整腳步導正童童哭鬧打人甚至吐口水的行為都隨著她的成長而慢慢看到成果。在不要哭鬧,有事用說的這一塊也終於看到她小小的進步了。三天前約有兩次,童都在喬說了想幫她拿東西的話後大吼一聲,當我抬起頭來看她時,她愣一下後隨即放低聲調說:「謝謝姊姊,可是我想要媽媽幫忙。」

她說出這句話時讓我、老公和喬三個人都開心得歡呼齊手鼓掌,並對她說:「童,妳進步了耶。這樣用說的不亂吼叫真的很棒喔!」

老實說,汪培珽有許多教養觀點我是認同的,比如她說道「父母的權威,一定要行使,而且一定要被正確的使用 – 好好地跟孩子說明:不是每件事都能讓他如意的原因;每一件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背後,都有不可以做的正當理由存在。」(p116)

我承認,體罰絕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威脅利誘也都是教育中的下下策,說道理永遠都比打罵更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只是,在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輕鬆講道理的情況下,作父母的就該拿捏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傳遞他們「正確的訊息」。一旦孩子有進步好轉,體罰和威脅這兩帖猛藥,就該見好就收,丟進不被重視的小角落。

體罰,不該是情緒下的產物,也絕不是利用權威壓制自由思想的教育方式。威脅,不該是一時情緒隨口說說,而要說到做到。做這兩件事的前提是:你是否用心對孩子說過道理並嘗試和孩子溝通過呢?


寫於2011.4.30 10:59am Watsonia Home


P/S:

第一張照片拍於今年一月份台北美麗華摩天輪旁的旋轉木馬
第二張照片拍於今年一月台南娘家書房
第三張照片拍於今年二月初大馬檳城婆家
第四張照片拍於今年一月台北美麗華摩天輪上
第五張照片拍於今年二月年初一大馬大伯父家



台長: 夢的精靈
人氣(5,782) | 回應(2)|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兩寶貝成長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生日
此分類上一篇:漸入佳境

Justy
非常認同!!
專家的書本來就是拿來參考用的 合則用之 不合就當作沒看到吧 XD

童很棒喔 有進步耶!
不過我要非常讚美喬 她是一個很棒的姊姊^^
2011-05-01 01:36:32
版主回應
謝謝!喬也會有鬧脾氣的時候,對妹妹有時也開始反感了。所以我很小心...不過她整體來說是蠻乖的。

童雖然之前有進步,昨天卻在學校打人...必須再溝通。
2011-06-17 19:49:38
JoJoma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王培廷

http://tw.myblog.yahoo.com/crazy-mom媽媽不必當超人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我複製三個網站給妳,希望你那邊開得了才好...
我從以前就連結他們三位媽媽的部落格,看看別人,吸收別人的經驗,這樣我就更知道如何對付我家的小孩了...哈哈哈~~很好笑吧!!!

我覺得每個人的環境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不同,所以在教育上都要或加或減才行,絕不能照本宣科.

我家二個孩子,霈是老大,她實在很自動自發,對於自己份內的事,總想盡力做到最好..被派參加學校的任何比賽,她自己都找時間練習,等差不多再找我看看有沒有要修正的.對於我們的建議她都能接受..帶她真的很容易.

老二呢..在學校也是被老師誇獎的孩子,但就歸類半自動型的那類人了..在家裡也是跟我頻作對的孩子,他很有自己的主見,對於自己的想法很不願被改變,一但我堅持他非改不可,他會憤憤不平的說,我這次會改變不是心甘情願,是你用媽媽的身份逼我的...
事後,事實若是證明媽媽是對的,他會說...就算我錯了,我也心甘情願..

幾次後,我也隨緣了~~我仍會照常建議我的想法,但不強迫你接不接受了..你就自個兒看著辦吧~~索性乾脆當作沒這回事...連說都不說了
反而後來,他都會主動要我給建言..哈哈~

但生活上的規矩,若我告知3次,仍照犯,比如講話口氣差....我會打人喔!!!但這件事只會發生在弟弟身上,姐姐永遠做好自己的事...
弟弟對姐姐講話口氣常會忘了自己是誰,我先提醒,再犯,我愛心拍就飛過去了...
因為我覺得這生活規矩從小沒導正,會害了他,所以這部份我堅持打~~~~~讓你永遠記住.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談...
2011-05-03 10:14:13
版主回應
謝謝Jojoma的分享,我也把這三個網站做了連結,希望可以吸收更多有用的資訊。^^

看到你教兩個孩子的心得分享,我覺得給我很正面的鼓勵,至少這樣我知道我的方式不是錯的。因為童的個性真的很硬有時很難教,昨天還在學校打人,和老師聊了半小時。所以我也下了最後通牒,告訴她只要吐口水或打人我也一樣不客氣的教訓她。教育的路程很長很遠,以後還請多多給我建議喔!謝謝。
2011-06-17 19:48: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