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4 15:23:37|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登上人生高峰的最後一堂課 (下) (陳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能醫治的病痛,是霍金學術成就的動力! 英國的物理天文學家霍金在理論宇宙學上的成就,讓他被喻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天才。不過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在二十一歲〈一九六三年〉那年,罹患了運動神經元症,被醫生宣判只有二年可活。 不過他活超過了二年,而且繼續回到他的研究,他得忍受的是殘障帶來的不便。一個朋友到霍金家做客,目睹已經不能走路的霍金,用手臂勾住樓梯扶手,把自己拖上位在二樓的房間,這段正常人只要花一分鐘的路程,霍金費了十五分鐘。 對於自己身體的障礙,霍金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他最常回憶他如何做出黑洞研究的第一個突破,「我的殘障使得這個〈指上床〉過程相當緩慢,所以我有充裕的時間。突然間我意識到……」一九七四年發表的輻射黑洞文章,就是從緩慢上床過程中產生的。 霍金在他自己主編的《時間簡史續編》中提到,當初在出院後他做了一個被處死刑的夢。「我忽然意識到,如果我被緩刑的話還有許多事情值得做。」他得病的體驗是:當一個人面臨早逝的可能,就會體驗到活下去是值得的。「當一個人的希望減少到零時,他就會真正重視所擁有的一切。」他在一次又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都是這麼說。 磨難的確是一種資產,而且不僅是無形的資產,甚且可以帶來有形的資產。 在美國,根據紐約的Lally School at Rensselaer Polytechinc Institute in Troy的一項調查,逆境智商〈AQ,adversity quotient〉高的人,也就是受挫能力高的人,其收入高於AQ低的三○%。主要是他們能很快從過去曾遭受過的挫折回復,進而以正面態度面對工作。 《奇葩與怪傑》〈Greeks and geezers : how era , values , and defining moments leaders〉一書研究美國老、少兩代的領袖特質,也歸納出:透過不斷的挑戰、適應及學習的過程,一個人才能學會如何面對下一次挑戰。不同世代的老少領袖雖然特質不同,卻有一樣共同點:至少都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磨練。有人能從磨練中萃取智慧,有人則在類似的經驗中受傷屈服,成功領導者和普通人的差別就在這裡。 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指出,過去企業找人愛用名校畢業,以及在大公司待過的人。但現在他們認為太順遂的人,到了企業後如果遇到挑戰時,可能無法面對。企業在乎的是這人有沒有失敗的經驗,而且在失敗的歷程中,有學到東西的人。 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從兩年前開始,對於選才標準,除了著重 IQ〈智商〉、EQ〈情緒智商〉,也開始要求新人必須具有AQ〈逆境智商,adversity quotient〉。也就是針對個人魄力、毅力、耐力及正面積極心態的要求。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吳智筠指出,台積電員工的IQ是無庸置疑的。但對於長時間的工作、以及面臨問題時,是否具備毅力,對台積電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關研發的工作是需要突破,不能中途放棄。因此員工在遇到困難時,重要的是員工必須要能有正面想法,而不是一直抱怨。 今年,台積電發展出一份一百三十八題的問卷,測試出應徵者人格特質。這套選才模式企圖將 IQ、EQ、AQ三項能力以評量的方式達到量化,為台積電找到志同道合的員工。 至於美國SBC〈Southern Bell Communication 南方電信公司〉針對公司三種不同類型的員工研究也發現,包括業務員、秘書、工程師,雖然角色各自不同,但是人生有過逆境經驗的人,平均業務表現比其他員工高出一六六%、一五○%與一○六%。 當然,沒有人喜歡面對一項從天而降的大磨難,但換個角度看,面對逆境的能力,也可以練習的。像是美國AT&T的銷售員工,參加逆境商數訓練一年後,隔年銷售績效呈現雙倍成長。 提出「逆境商數」概念的保羅.史托茲〈Paul G. Stoltz〉認為面對挫折的能力是可以透過練習而增強的。 首先,你是否經常在逆境出現時,就立刻放棄?當問題發生時,你是否會老是認為那是別人的錯?問題發生時,你是否老是抱怨,卻又一副你也無能為力的樣子?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挑戰時你的反應時,你的腦子對於察覺事情的方式就已經開始改變了。 然後,為你所面臨的問題下一個定義,再從你覺得可以對事情有所改進的一個小地方去做,那將會增加你心中對於事情的控制感。 ‧腦性痲痹的孩子,是讓洪銀樹企業茁壯的菩薩! 建準電機董事長洪銀樹在他創立建準的那一年,老天爺給了他一個試煉的機會。家中的老么聖泰誕生了,夫妻倆喜獲麟兒的快樂只有三天,醫生告訴洪銀樹,因為嚴重的黃疸造成孩子腦性痲痺。 孩子體質脆弱,讓夫妻倆照顧起來格外辛苦,一直到六歲時收到小學通知書時,連坐都不會坐的孩子,怎麼上小學?這一紙通知書代表著聖泰已經到了走出家庭保護的年紀,這時候夫妻倆開始想到小孩的未來。 洪銀樹想,他不可能照顧這孩子一輩子、抱他一輩子,認清這件事情,洪銀樹夫妻倆一起面對,成立了聖淵啟仁中心,於是開始對聖泰進行復健,並且為有同樣問題的孩子進行復健。當中心成立時其他家庭也將孩子送來,洪銀樹說,他看到大概有五○%的家庭都已經破裂了,另外有二○%也處於破裂邊緣的狀態。 經歷了老天爺透過孩子給的這個磨難,他體驗出「好事多磨」的哲學。「因為是好事所以才要多付出一點。」夫妻倆把聖泰的誕生當做是菩薩降臨到洪家。 「好事多磨」如此樂觀的信念,也延伸到洪銀樹的發明工作。曾經有客戶要一個能持續運轉十年、又沒有噪音的風扇,為此洪銀樹做了三十個樣品裝在家中頂樓測試的磁浮風扇。 剛開始有人質疑,他的公司可能連十年的壽命都沒有。不過經過九年多的實驗,他將馬達風扇的生產引到新的領域;也印證了,任何時間都不晚,如果不做,永遠都沒有結果。如今,他的兒子洪聖泰也已經是技術學院的學生。 ‧無法挑選的磨難,其實是儲蓄人生的挫折存摺! 台大心理系教授吳英璋認為,經驗過這種把磨難轉化成意義過程的人,在往後面對其他不可預期的挑戰時,就比較能夠冷靜的去處理問題,因為他們可以更快將事情定位,不會一直迷失在苦難當中,找不到出路。教授生命教育的彰化師範大學教授吳有能也指出,能夠通過磨難的人,通常也會成為「自控力強」的人,對問題自覺有能力處理,當他覺得他可以控制情況時,即使挑戰很大、帶來的痛苦也大,但內在忍受的力量是可以提升的。 吳有能指出,醫學上已經證明有高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人,身體的復原力相對提高。另外一種特質就是,通過磨難的人都能勇於「接受挑戰」,將危機視為轉機,這樣就能將困難磨難化成積極的壓力。 磨難不可求,挫折卻是人生中難免的,只是你做好準備了嗎?下一次挑戰來臨時,你是措手不及?掉頭就走?還是正面迎擊?先別忙著逃避或抵擋,換個角度看,在挫折中,你可能也正在累積人生的財富。 Addition: 提昇自己的『 逆境商數 』 近來在企業管理領域出現了個新名詞:AQ(Adversity Quotient),明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AQ(逆境商數)是我們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根據AQ專家保羅‧史托茲博士的研究,一個人AQ愈高,愈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相反的,AQ低的人,則會感到沮喪、迷失,處處抱怨,逃避挑戰,缺乏創意,而往往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終究一事無成。 AQ不但與我們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更是一個人是否快樂的重要關鍵。尤其在大環 境不景氣的當下,不論是在職或待業,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都會提高,因此練就一身回應逆境的好本領,就愈顯重要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昇自己的AQ呢? (1)凡事不抱怨,只解決問題:碰到不如意的情況,AQ低的人會怪東怪西,都是別人的錯,害自己不能如願,抱怨過後,心情往往更加沮喪,而問題依舊無解。AQ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所以減少抱怨的時間,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 (2)先看優點,再看缺點:當挫折發生時,如果第一個念頭是:「完了,這下沒救了。」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AQ高手的做法是,遇到狀況,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換句話說,在挫折中找優勢,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例如,突然失業當然錯愕,但想一想,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還有資遣費,於是 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自怨自哀解決不了問題,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才是高AQ的精彩表現。 (3)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看待挫敗,AQ高手清楚知道,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就像李安,大學沒考上,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現在想想,還真「幸虧」當時沒考上大學,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因此只要保持樂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回顧時的「幸虧」。 讓我們一起提昇自己的逆境商數,如此一來,工作上的卓越成就,一定指日可待。

台長: mindonly
人氣(1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