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具屍體》,一本以屍體為主題的書籍,它既不是醫學用的也不是殯葬業用的書籍時,能敘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呢?綜合一下我自己的心得,簡單的說作者想告訴讀者該如何去面對屍體,而且她可能就在書名告訴我們了-不過是具屍體。
可能有人會以為這樣豈不是太失禮了,太過於輕蔑了,「它」可能是我們認識過的人啊。(請注意我用「它」)作者引了一個她親身的體驗,當她面對她母親的屍體時,她說:「母親從未是具屍體,沒有人是。」其實就像是,這輛車曾經是她的,現在她走了。不在車裡了。這具屍體曾經是她的,現在她走了。不在這裡了。
當然,這是僅僅是「面對屍體」的態度而已。一旦非得對屍體「動手」時該怎麼辦呢?於是作者從醫學中心的實驗室開始,從外科醫生開始,到殯葬業者、到所有和屍體有關的行業。而雖然重點是在被處理的屍體,但作者更在意的卻是這些特殊從業人員的感受,到底是怎麼去突破心裡的障礙的呢?
書中有些章節讀起來像是歌德式小說般不可思議,卻是活生生的發生過,如《科學怪人》般的情節讓人難以置信,其實是非常前衛而難以見容於當代的實驗。還有討論像都會傳說般遺體器官移植的後遺症(有兩個靈魂?)。順便還讓讀者知道所謂的「遺體捐作科學用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謂的科學用途包括:前往田納西的人體農場安享晚年、成為教學用標本、測試汽車的撞擊實驗、彈道射擊測驗或者成為醫學院學生練習的對象等。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還特地為食人習俗特闢一章,雖然篇名沒有特別指明中國,不過內容大部分是中國食人的習俗,大概真的是太出名了,而且淵源流長,不信去翻中國古代的藥書,或是史籍上真是隨處可見。最後幾章談到的是遺體的處理方法,除了土葬、火葬和水葬,還有脫水處理法和環保葬法,或者也可以選擇變成「人體奧妙」的演出人員之一。
於是集歌德式小說、都會傳說、醫學歷史、科學新知和獵奇傳聞於一書,作者以一手和二手的資料,旁徵博引地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更實地親身造訪各地,夾述夾議,而用幽默的筆觸,從屍體的腐化到各種處理法講的鉅細靡遺,當然這樣的書,讀起來很有趣,但實在是說的上非常舒服,不過不管一開始是被書腰聳動的廣告吸引,或是抱著獵奇的惡趣味,我想大概都不是作者的本意。面對死亡和面對屍體時,活著的人心裡的想法,才是我們(作者和讀者)該關心的。間接的也提供了一個有別於傳統華人社會(尤其是台灣),面對死亡時的另一個看法--對於死者來說,就像作者說的「死亡跟坐上一艘郵輪恐怕相差無幾。大部分的時間你都躺在那兒。腦袋裡什麼事也不想。沒什麼新鮮事,也沒人指望你成就些什麼。」一個更為達觀的看法。
寫到這邊,我突然這麼想,死亡,從來都是生物必須面對的一刻,但只有人類會去思考死亡所代表的意義,只有人類會在「那一刻」根本尚未來臨之前,就開始害怕「那一刻」來臨之時。因此在大部分的人類社會中死亡是一種禁忌,死亡帶來屍體,屍體就是死亡,於是做為和死亡關係最密切的「副產品」-屍體-也成了禁忌之一。對於一般人來說,和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盡可能的避而不談,也不太有可能變成茶餘飯後的話題。
不過很奇怪的倒是,打著屍體越多越好,最好是血流成河,對待屍體的手段越多樣化,越殘忍越好,卻成了某些書籍和恐怖電影的最大招牌,甚至網路上很多不堪入目的死亡照片、影片,卻還廣為流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會不會和傳播媒體的發達不無關係呢(?)。死亡綜藝化,死亡商品化,真實的死亡和虛擬的死亡界線逐漸模糊,而死亡的意義也漸漸的開始崩解。這個時候,死亡的意義,只不過是遙控器上的一顆按鈕。
這是不是表示人類已經快要擺脫視死亡(屍體)為禁忌的糾纏了呢?而為了科學的進步和人類的福祉,道德和倫理將是可以被犧牲的、無所謂的。第十章提到「人類現有的是機械化、但依舊原始的文明,一旦進化到更高度的文明時,」墨西哥畫家里維拉(Diego Rivera)認為「食人的習俗將被認可。因為人類將拋開所有的迷信和非理性的禁忌。」
這是全書中,讓我感到最恐怖、不寒而慄的一句話。
(2004.12.29)
========================================================================
《不過是具屍體》
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作者:瑪莉‧羅曲
譯者:林君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單色印刷 / 平裝 / 272頁 / 直排
ISBN:9571342246
出版地:台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