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6 21:51:44 | 人氣1,04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沙鹿探查遷善社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個禮拜到沙鹿探查,主要是要拍攝一些鄉土教學資源的照片。 

那天找了很多地方,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主要目標之一)的就是遷善社祠,是當地平埔族人的祠堂。
藏在小巷道裡,並不是那麼容易找。 




走進小巷道後,會看到一間小廟「普善寺」。
這裡很令人感慨的是,普善寺的一樓雖然擺放著遷善社祖先的牌位,但二樓則供奉著漢人常見的神明。
而整個祭祀的方法,也似乎是以漢人的形式。

繞進去,在小廟的後面可以看到存放先人們遺骨的墳墓。
這個祠堂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當時Papora族人的習慣是,當有人去世時,會就地埋葬在居住處,活人則另外再找地方住。
所以,當後來街道重新規劃時,便在平埔族人曾居住的聚落地點挖出許多遺骨,當時便將這些遺骨集中起來,蓋了這個「遷善社祠」。

來說說遷善社的故事好了。(我一直覺得這是蠻慘烈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中部地區曾有一個大肚番王國,是一個跨部落的大王國,而當時在沙轆社的拍瀑拉(Papora)族人也是其中之一。
也是因為曾有一個王國,中部地區的平埔族人對外來政權的抗爭也特別激烈,從荷西、明鄭,一直到清代。 

最可怕的一次應該是明鄭時期,鄭成功部下劉國軒與沙轆社的平埔族人發生過戰爭,當時竟將整個沙轆社屠殺至剩下六個躲起來的族人! 

在這次近乎滅族的戰爭後,沙轆社的Papora族人又慢慢回復,直到清代,漢族人愈來愈多,彼此之間的衝突也愈來愈多。 

或許是因為受欺侮久了,在清代大甲西社曾號令中部地區各部落一起反抗,沙轆社當然也是其中之一。(當時漢人竟然還有將協助官府的平埔族人殺害,假裝報戰功的事,這也使得參與的部落更多)

當時平埔族人們一度曾包圍住彰化縣城,遺憾的是,最後的結果仍是另一次近乎滅族的戰爭。
而沙轆社也被清政府改名叫「遷善社」,這以「改過遷善」來取名的名字,如今想來似乎帶有另一種的諷刺。
不過,這些戰爭都沒有漢人們的蠶食鯨吞來得更厲害。
在漢人們的不斷移入,平埔族人們要不就是通婚,要不就是被同化,或者遷徙到更遠的地方。

我記得幾本書上面寫的都是,沙鹿地區的Papora族人幾乎都跟著這次中部大遷徙,搬移到埔里去了,只留下這裡曾經存在過的「番婆橋」(這次去探查,當地老先生告訴我這已經被蓋起來做成機車停車場),而「番婆井」也頂多只知道大概的位置(變成放金爐的地方了)。

但雖然如此,再看到小廟裡的族人牌位時,前面還點了香,也有祭祀品,應當也有著定期的祭祀活動吧我想。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年沙轆社Papora族人的血脈,似乎還隱身在這漢人的聚落、小巷道中,悄悄地繼續延續下去。

沙鹿還有一些很有歷史意義的地方,例如這間保安宮,明明是閩南人在拜的,裡頭的主神卻是客家人的三山國王。
這背後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據說三山國王還曾和土地公換廟。
但這可以看出來的,是客家人曾在這居住過所留下來的遺跡吧!

很多的東西、歷史其實都藏身在這些小巷道間,等著被人發現,或者隨著時間消逝不見。
或許,當我們不斷假愛台灣之名行政治鬥爭之時的同時,或許可以多去注意這些小巷道裡的歷史吧!

台長: 風聆
人氣(1,04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旅遊與生活雜記 |
此分類下一篇:淡水行
此分類上一篇:那天看到一個很感傷的畫面

rex
Pls visit my blog ...

拍瀑拉族後裔 回沙鹿尋根...





http://tw.myblog.yahoo.com/rexxchen/article?mid=4025&prev=-1&next=4022



thks...
2008-02-17 09:13:42
hexentw
現在原沙鹿社拍瀑拉族後裔

部分仍住在沙鹿

有成立"祭祀公業遷善南北社"(同興宮)來維繫

當地的沙鹿社原住民

目前已經完全漢化

當然拍瀑拉後裔大多在埔里.....
2008-02-24 16:28:01
魯卡斯
請問普善寺 的正確地址

我想去看看
2009-10-06 19:53:53
版主回應
沙鹿鎮落泉里新生街的巷道內

是一條很小的巷子,勇敢地走進去就對了!
2009-10-06 22:54: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