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22 20:00:00| 人氣9,5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分別為何?哪個較嚴重?

 

通貨膨脹

指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狀態。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

前者影響此貨幣在使用國內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因為不同物價影響不同人,通貨膨脹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見兩種衡量指數為衡量帳面消費者物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衡量新出現的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的GDP平減指數。

供給面學說
供給面經濟學說假定通貨膨脹一定由資金供給過剩與資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對這兩個因素而言,資金數量純粹只是標的物。

歐洲於中世紀的黑死病流行期間所發生的通貨膨脹,可視為因資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貨膨脹可歸因於美國脫離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訂定的金本位後所產生的資金供給過剩。供給學派假定,資金供給與需求同時提高時,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新凱因斯主義(Neo-Keynesian
依新凱因斯主義,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Robert J. Gordon所說的"三角模型"之一部分:
需求拉動通膨 - 通貨膨脹發生於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曲線型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通膨 - 今稱「供給震盪型通貨膨脹」(supply shock inflation),發生於油價突然提高時。
固有型通貨膨脹(Built-in inflation - 因合理預期所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惡性循環。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應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慣性通貨膨脹」,甚至是「結構性通貨膨脹」。
這三型的通貨膨脹可隨時合併解釋現行的通貨膨脹率。然而,大多時前兩種型態的通貨膨脹(及其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會影響固有型通貨膨脹的大小:持續性的高(或低)通貨膨脹帶動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貨膨脹。

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或稱需求面)通貨膨脹說
需求帶動理論主要集中於貨幣供給:通貨膨脹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其潛在輸出)相關。這點在政府(可能於對外戰爭或內戰期間)印行超額的貨幣引起金融危機時特別鮮明,有時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使得物價飛漲(或達每月上漲一倍的程度)。
貨幣供給在程度溫和的通貨膨脹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爭議。貨幣主義經濟學家相信其具強力連結;相反地,凱因斯主義經濟學者強調總體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貨幣供給僅只是總體需求的決定性因素。

菲利普斯曲線之位移
因為供給震盪與通貨膨脹已成為經濟活動的固定因素,當代整體經濟使用「位移」過的菲利普斯曲線(以及物價穩定度與失業率之間的取捨平衡)來描述通貨膨脹。供給震盪意指1970年代的油價震盪,而固有型的通貨膨脹意指物價/薪資循環與通貨膨脹預期,表示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容忍通貨膨脹。因此,菲利普斯曲線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動通膨。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指整體物價水準下降,是一個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低於0(負的通貨膨脹率)時會發生通貨緊縮。請注意通貨緊縮與反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下降)不同。通貨膨脹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通貨緊縮會使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

通貨緊縮是指當市場上的貨幣減少,貨幣購買能力上升,於是人們傾向於儲存貨幣而非投資或消費,這導致物價下跌。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經濟衰退。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關系

區別在於

含義和本質不同: 通貨膨脹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表現不同: 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是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通貨緊縮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經濟成長乏力等現象。主要表現為物價低迷,大多數商品和勞務價格下跌。

成因不同: 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貨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 通貨緊縮的成因主要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長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形成買方市場及出口困難造成的。

危害性不同: 通貨膨脹直接使紙幣貶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沒有變化,生活水準就會下降,造成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混亂,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不過在一定時期內,適度的通貨膨脹又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通貨緊縮造成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居民生活有好處,但從長遠看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造成惡性的價格競爭,對經濟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不利。

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同時要采取控制貨幣供應量,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貨緊縮要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成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的消費政策,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

二者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二者都會使價格信號失真,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都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台長: meiody729
人氣(9,5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