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29 23:21:00| 人氣1,4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深入了解齒顎矯正 擁有更好的治療品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牙齒是一個人的門面,無論是微笑、說話,都佔有很大的形象分數,整齊美觀的齒列也使人較有自信。而就功能而言,牙齒為進食功能第一道關卡,充分而良好的咀嚼功能,才能使身體的消化系統(胃、腸)能分解食物中的各種養份,以供應人體所需。然而牙齒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無法事先幫忙排列整齊,而必須透過齒顎矯正的治療把零亂的牙齒變成整齊,改善患者不良的咬合狀況、移動牙齒到適合的位置,使咬合力量平均分配,咀嚼及發音功能正常,並能使患者進而擁有健康的牙周組織,也使顳顎關節減少傷害。

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馮懷珍表示,台灣自從施行全民健保制度以來,政府補助一般牙齒疾病的治療,像是一年二次免費洗牙、齲齒的治療(不包括相關的假牙製作)等,使得國人定期檢查牙齒的比率大增,從臨床的觀察也發現國人尋求齒顎矯正治療的人數有明顯增加。以往較常見到學齡年童及青少年進行齒顎矯正治療,但最近幾年,成年人進行齒顎矯正的人數也有上升。過去民眾多半認為,年少時才能進行齒顎矯正,而且愈早愈好,但年長後就不能進行矯正。其實齒顎矯正的早或晚,要看牙齒的狀況而定。早期矯正的優點在於能較早解決或阻斷發育中的異常咬合、降低拔牙治療的需求、縮短永久齒列的治療時間,同時也讓患者及早免除因齒列問題而產生的心理障礙。但是並非所有的個案都適合早期矯正,例如有些因顎骨發育不良造成的異常咬合,就必須等待顎骨生長停止之後,才能進行齒顎矯正工作,否則將會造成再次矯正的問題,使得病患多承受治療之苦。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所認定的牙齒異常咬合(mal occlusion)類型,有:齒列擁擠、齒列縫隙、犬齒外突、上下齒列外暴、上下顎骨外突、上下顎前齒錯咬(戽斗)、後牙錯咬(反咬)、開咬、深咬、上下齒列中線偏移、上下顎骨的生長過度或不足、齒列弓過窄或太寬或歪斜、牙齒傾斜或異位生長天生缺齒或多生牙、乳牙的早期破壞或喪失、唇顎裂、外傷性的牙齒動搖等等。而針對異常咬合所進行齒顎矯正的種類方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牙科部主任鄭信忠指出,齒顎矯正的的方式依病例的不同,分為單純的齒列矯正、功能性的齒顎矯正及正顎手術的齒顎矯正三種。一般較為常見的齒顎矯正治療為單純的齒列矯正及功能性的齒顎矯正二種,單純的齒列矯正,指的是咬合異常並未影響牙齒咀嚼功能,可以視情況以拔除或配帶矯正器,使牙齒排列成為正常美觀的U型,這類的矯正時程是最短的。而功能性的齒顎矯正,則是牙齒的異常咬合對於口腔健康、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所必須進行的醫療行為。此外,正顎手術是因為病患的牙齒異常咬合情況包含多種因子,無法僅以矯正器來完成治療,必須以外科手術方式,從上顎骨或下顎骨處進行切割及釘合,再佐以術前術後的矯正療程,像是複雜、嚴重的暴牙和東方人常見的戽斗所造成的齒列問題,就必須進行正顎手術才能使牙齒排列整齊。

齒顎矯正時病患可能面對的問題有很多,例如因裝置矯正器清潔工作不完全,而導致齲齒(蛀牙)、牙周病、或因牙齒脫鈣造成牙齒表面的白斑;也或者是矯正治療中,有時顳顎關節會產生疼痛、或導致耳鳴、頭痛等問題,以及因每次矯正器的調整,而導致短暫的不舒服和疼痛或被矯正器刺傷到口腔黏膜…等情形。醫學上以疼痛產生的時間分為:立即疼痛反應及延遲疼痛。立即疼痛就是指突然大力壓在牙齒上所產生之痛覺;延遲疼痛則是指用一輕微或重的力量在牙齒上數小時後所產生的疼痛,通常是由於牙周韌帶痛覺過敏所產生,例如在重新調整矯正器過後所產生的疼痛。日本的Yamasaki 研究發現:矯正疼痛在施力後三小時開始發生,一到兩天後到達高峰,持續的時間從六小時到七天都有。

一名在台北牙醫診所接受矯正的蔡姓病患表示:「每次去看過醫生之後,我幾乎有三天都不能好好的吃東西,因為牙齒實在是太痛了,所以就只好吃一些很軟的食物,像是稀飯和肉鬆或者是蛋糕之類的。而且,矯正器上常常會留著菜餷,要是來不及清理,給人看到很尷尬。」;另一名劉姓病患則說道:「因為戴矯正器,使我的上下嘴唇都外翻,一方面難看,一方面嘴唇常會因為外翻出來的組織比較細緻,常會乾燥疼痛。還有,矯正器常會刮傷我的口腔壁,使得口腔壁東一個傷口、西一個傷口,很難過。但如果擦上醫師給的軟蠟,軟蠟又會和口水結合在一起,整個嘴巴都黏黏的,噁心死了」。

而即使經過矯正治療後的牙齒,在摒除不當的外力(如撞擊)的影響下,未來仍有改變位置的可能。這和病患的生長條件及是否充分配合使用維持器有關。有些病患因為早期進行齒顎矯正的緣故,使得仍處於生長期的顎骨,在矯正治療完成之後,再度產生位移。一般而言,齒顎矯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生長情形,如年齡、骨骼發育、顱骨分析等,來判定是否適宜進行矯正。以在林口長庚接受過正顎手術,年齡二十八歲之吳姓病患的情形來看,雖然早已過了一般人的顎骨生長期,但經檢查後發現,在二十五歲時,其顎骨仍有活躍的細胞增生現象,所以吳姓患者一直等到二十七歲,確定顎骨生長停止後才能進行齒顎矯正,術前矯正一年後,才進行正顎手術。林口長庚醫院矯正科醫師陳慧玲表示,如果吳姓病患在顎骨未停止生長時進行矯正,可能會延長術前矯正,也有可能造成顏面的不協調,使正顎手術的複雜性升高。此外,齒顎矯正完成,矯正器拆除之後,仍需依醫師囑咐,使用一段時間的維持器。

維持器的作用是讓牙齒周圍的齒根膜、骨骼與肌肉等適應新環境而加以固定。矯正後已經改變位置和環境的牙齒具有恢復原狀的力量,這種力量在取下矯正器後的三、四個月內最強,所以如果沒有依醫囑使用維持器,原本調整好的齒列便會再度移動。一般齒顎矯正患者持續的佩戴維持器的期間,通常是前面治療時間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但如前述進行正顎手術的吳姓病患,則需要更長時間,以防止位移。

在進行齒顎矯正前,除了要評估病患的上下顎骨和齒列排列的情形之外,還要看原來牙齒的狀況,例如有沒有齲齒(蛀牙)、缺牙、牙周病、牙髓的健康與否、會不會對托架或其他矯正裝置中的某些成份過敏等。因為在使用矯正器矯正齒列時,需要依靠原有的牙齒協助施力進行矯正,尤其是臼齒。因為臼齒必須套上金屬環套,而環套外側有管子,是用來將矯正使用的鐵絲穿入管子的洞子中,以固定牙齒及矯正器。所以,如果臼齒有蛀牙就必須在矯正前先處理,以免牙齒因蛀牙而無法受力或蛀得更加嚴重;牙髓受損的要先做根管治療(俗稱的抽神經)、牙周病應先治療、缺牙則應考量齒槽空間的保存或關閉。而對托架或其他矯正裝置中的某些成份有過敏現象者,應改變治療方式,或須終止矯正治療,甚至接受藥物治療其過敏症狀。更重要的是如果患者有全身性疾病者,如骨骼病變、血液性或內分泌性疾病,應在矯正治療前,即告知齒顎矯正醫師,以了解是否適合接受矯正治療。

或許有些民眾不必經由什麼特別的醫學報導,由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體察發現,父母的齒列好、牙齒好,子女的齒列及牙齒好似也會比較好。子女的體質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是醫學上早已証實的,鈣質好壞可以由遺傳及共同生活飲食習慣得到驗証,但齒顎異常和遺傳基因密碼間的相互關係,在目前的醫學上仍未能有完整而絕對的資料支持,只能說「可能的相關性高」。例如前述接受正顎手術的吳姓病患是屬於下顎前突及前齒倒咬的異常咬合情形,俗稱為戽斗。病患的倒咬情形嚴重影響進食,許多食物僅能依靠臼齒咀嚼。病患的父母都沒有異常咬合及戽斗的情形,但三位母舅中之二舅有相同情形,再向上追溯,二舅亦是承襲母舅的戽斗特徵。吳姓病患的主治醫師陳慧玲表示,無法直接論斷病患齒顎的異常絕對是遺傳,但由家族病史來推估,則具有相當的可能性。

在台灣齒顎矯正治療有日漸普及的趨勢,探究原因後發現,除了必然的醫療因素之外,人們對於顏面美觀的要求增加也是重要的原因。丹麥學者Helm的研究顯示,牙齒外觀,特別是異常咬合,對身體形象及自我概念會造成負面影響,而人們的自我概念是來自於自己所感知到他人的評價。所以,牙齒的外觀會對人們的心理及對應的社會關係產生影響。例如一名上門牙前突的孩童,可能就會被其他孩子笑為「大暴牙」而心生自卑、悶悶不樂。但是相對於原本齒顎異常的心理因素,進行矯正的期間,因為矯正器也會對顏面外觀造成改變,而導致另一重的心理壓力。例如金屬製的矯正器(俗稱牙箍),也容易使矯正者被譏為「大鋼牙」、「醜八怪」之類的惡言。新光醫院王淑瑤醫師針對進行齒顎矯正病患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有54.2%病患曾經因為牙齒不好看而被嘲笑,而有54.7%的病患表示曾經因為牙齒不好看而感到自卑或無自信。可見得矯正病患因牙齒而產生負面情緒或負面的人際互動的狀況經常發生,而有高達91.7%的病患認為齒顎矯正結果良好,可以讓人更有自信。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加肯定齒顎矯正的治療價值,顯示女性具有較高的治療動機。

那麼無論是針對齒顎異常的功能性改善或是自信的重建,到底該準備多少錢才能還我一個健康的齒列及美好的形象?依據個別病患的齒顎異常程度及其他必須進行的牙科治療,有不同的費用組合;教學醫院和牙科診所的收費標準也有差異。一般而言,可分為診斷費、裝置製作費用和其他牙科治療費用。就台灣的健保給付而言,齒顎矯正的治療因為其中的一個原因為「美觀」,所以在疾病的認列下,屬於美容醫療,相關項目健保不予給付(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三十九條:「下列項目之費用不在本保險給付範圍:…、三、藥癮治療、美容外科手術、非外傷治療性齒列矯正、預防性手術、人工協助生殖技術、變性手術…」)。即使是因異常咬合而導致牙齒咀嚼功能不良,影響飲食及消化系統的患者而言,也無法認定為「純醫療行為」,而給予醫療給付。所以如果要進行齒顎矯正的民眾,要有全額自付醫療費用的心理準備及經濟資源。

以吳姓病患為例,由於齒顎異常的狀況需要以外科的正顎手術治療,此類手術一般牙科診所無法執行,所以病患選擇了教學醫院就醫。醫療費用是以療程的方式計算。矯正醫師評估吳姓病患的齒列情形,就其矯正的方式,預估矯正總費用約需九萬元,此費用包含病患從就醫到完成矯正(無論時程多長)的所有相關檢查費用(如全口/單顆/側顱X光),但不含就診的門診費用。病患手術及住院費用為十萬零五千元,其他因病患齲齒眾多,所需進行的假牙及牙套製作費用亦約為九萬元,但如齲齒治療、根管治療、牙周維護等,因為屬於健保給付範圍,所以只支付健保規定的門診及部份負擔費用。吳姓病患在齒顎矯正上自費部份約為二十八萬五千元。但若扣除一般矯正病患無須的正顎手術及可能的假牙製作,矯正費用則約須自費九萬元。不過,這僅是以吳姓病患所需的矯正情形而開具的費用,不一定等同所有矯正病患。

上述從醫療面、心理面及醫療成本面,介紹了齒顎矯正,期待讓民眾對齒顎矯正有更多的認識。一般在評估異常咬合的矯正治療時,大多從醫學面出發,但因為矯正治療的時間長、治療方式特殊、病患尋求治療的原因和期望各有不同,所以在訂定矯正計劃時也應該考慮社會心理因素,例如尋求治療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齒列、外觀的改變還是症狀的改善?民眾在決定要進行治療時,除了要慎選醫師之外,還應該主動積極地和醫師討論矯正的客觀治療結果,做好長期抗戰的醫療準備,才能達到矯正治療提高咀嚼效能、促進口腔及周圍組織的健康保健、發音正常、美觀及自信的容顏的四大目標,讓醫病之間得到較好的配合度和治療滿意度。

台長: meet5711438
人氣(1,4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