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進步,人們生活質素上升,亦製造出愈來愈多的垃圾,令香港堆填區現已接近飽和。因此,垃圾回收成為近年重要的課題。其中,發泡膠廢物更是堆填區「爆煲」的元兇之一!如何可以令廢膠變寶物,為地球出一分力呢?
香港的蔬菜批發商經常使用發泡膠箱承載貨品,以往他們會把使用過的發泡膠箱運返內地循環再用。然而今年第一季本港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令香港與中國內地的交通運輸受阻,導致不少發泡膠箱囤積在港,街市更首當其衝。本港唯一專門回收發泡膠的非牟利環保項目「迷失的寶藏」在這段期間發揮小宇宙,協助街市營運商處理發泡膠箱的回收及升級再造,又透過其網絡聯繫多間專門從事發泡膠的回收公司加入拯救發泡膠的行列,只為「救得一個得一個」,避免其落入堆填區破壞環境。
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資助、荃灣區青少年發展協會主辦及營運的非牟利項目「迷失的寶藏」,由80後李家銘(Andy)發起。Andy在英國修讀環境危機及廢物管理碩士課程,他眼見香港發泡膠問題嚴重,卻因為處理成本高昂,令香港發泡膠回收行業一直未見普及。於2015年,他決定撰寫發泡膠回收方案爭取政府資助,並成功獲批,從此走進香港絕無僅有的發泡膠回收行業。
廢膠經壓縮處理 免直接落入堆填區
發展六年多,「迷失的寶藏」現時在荃灣約2,000呎的廠房內設有兩台機器,團隊共12人,Andy卻仍未感滿足︰「條件所限,我們現時每日最多處理800至1,000公斤發泡膠,相對疫情前全港每日超過8萬公斤發泡膠送往堆填區,我們只是杯水車薪。」
「迷失的寶藏」主要協助處理工商業界、副食品市場、綠在區區、學校及社區機構送來的發泡膠。但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有街市營運商主動聯絡「迷失的寶藏」,希望能以較環保的方法處理街市檔販的發泡膠箱,避免直接落入堆填區浪費有用資源。從3月初起,有街市營運商每星期會安排兩次專車到旗下街市,把收集到的發泡膠箱運到「迷失的寶藏」位於荃灣的廠房作壓縮處理。
加工升級 出口用作工業原料
由於處理量有限,透過Andy轉介,有街市營運商亦從個別街市直接運送發泡膠箱到本港專門處理塑膠廢料的下游環保公司,包括在元朗、上水及屯門均設有廠房的建生發展香港有限公司。建生發展董事霍鏡超指出,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有街市營運商主動把發泡膠箱運送到其廠房升級再造,三個廠房的發泡膠處理量由以往平均每日約1,000公斤,大幅增至每日6,000公斤。他們馬上調配機器及增加人手專門處理發泡膠箱,把它們壓縮成發泡膠條後,再加工成為再生塑膠粒原材料;這些符合國際及國內市場認證的膠粒極具價值,可出口予製造廠用作製成電器外殼、配件、建材用的塑膠產品或防護包裝等。
街市即場壓縮膠盒 將有用資源升級再造
面對第五波疫情的龐大發泡膠處理量,Andy慨歎,即使其12人團隊全是「能文能武」的精英,但往往為花大量時間處理雜質而感到沮喪。「我們每日花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分類及撕掉發泡膠箱的膠紙,大大影響我們的生產力及處理量。」
Andy指出,只要每人能多行一步,都有助推動整個發泡膠回收產業鏈更為成熟。「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有街市營運商願意投資添置壓縮機器,在街市協助檔販即時壓縮發泡膠箱,這樣已即時解決空間存放及囤積問題,壓縮後更大大提升物流運輸成效,並有助促進循環經濟,吸引更多本地下游回收商願意接收發泡膠,用簡單直接的方法將發泡膠加工升級成有用及具價值的原材料。」
協助街市營運商引入發泡膠壓縮機的Avangard Innovative香港區負責人徐麗明(Dawn)博士,於4月中旬率領6人團隊,每天親自到不同街市現場培訓相關工作人員操作壓縮機。「疫情下,香港發泡膠囤積在港的問題嚴重,街市營運商以及在前線協助處理發泡膠箱的第三方清潔商,他們個個都勞心勞力,只希望盡量減輕發泡膠送往堆填區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並把有用的資源升級再造。在我心目中,他們每一個都是『無名英雄』。」
Dawn期望,有街市營運商踏出第一步加入回收發泡膠的行列,能夠在香港成為榜樣,吸引更多街市營運商及大型企業仿效,積極把發泡膠及其他廢物轉化成有用的資源,這樣才能真正為香港構建健康的回收生態圈,並為達至碳中和出一分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