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5 20:42:24| 人氣7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NT:舞台版和電影版(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長一開始只是好奇這齣戲裡一半的角色都得愛滋病(剛好是圖上方那一排)的音樂劇不曉得在演什麼,
直到某些因緣際會,
我變成一個查遍歌詞中所有單字──基本上都是毒品名稱、
同時看完舞台版和電影版的超級大粉絲,
而且全部歌曲都會唱,
KTV什麼時候推出這種歌?請通知我!


《RENT》的主要故事由馬克和羅傑兩位室友展開
馬克是一位以攝影機寫日記的錄像狂人,夢想著將來能靠拍片維生。
羅傑是個過氣的搖滾樂團主唱,好不容易戒了毒,但苦無創作靈感。
咪咪(舞台版由莫文蔚飾演)是住在樓下的鋼管辣妹。
房東為了驅逐這群窮光蛋而故意把電源切斷,
咪咪上樓借燭光而和羅傑相識,進而譜出戀曲。
馬克的前女友莫琳轉性愛上女律師瓊安,但是和馬克仍有來往。
好友科林在來和他們會合的路上遭到搶劫,被變性人安琪拯救,一群人遂結為死黨。

房東班尼實際上原本也是他們的室友之一
但是自從娶了可以減少二十年奮鬥的有錢老婆以後,變得非常市儈,
以譏諷這群落魄藝術家為樂。



《RENT》是劇作家 Jonathan Larson 根據十九世紀浦契尼的歌劇《波西米亞人》改編而成,
而《波西米亞人》的架構則來自於亨利穆格的小說《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剪影》。
在藝術上的定義,「波西米亞文化」是指十九世紀巴黎拉丁區一群藝術家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
後來這個詞便廣泛地被應用在藝術圈,形容生活不受常規拘束的藝術創作者。
《RENT》的故事開端和《波西米亞人》一樣,但是登場人物比較多,而且加入更多符合當代潮流的素材,例如同性戀、毒品、愛滋、變性人……等
這些議題在十九世紀是前所未聞的


和舞台劇比起來,電影是個非常白話的版本
即便是對故事內容沒概念的人,看電影也一定會懂
劇場版本因為把所有的場景濃縮在同一座舞台上表演
要釐清時空背景其實難度頗高。
其次就是歌詞唱得非常快,
這點我真的要感謝淡紫色奉勸我先把歌詞聽熟。
由於我去看舞台劇之前,已經清楚整個故事架構,所以只要專心看表演就好了,
否則字幕一長串閃過去,別說演員的表情看不到,連要看清楚字幕並在腦中加以消化都是很奢侈的要求!


雖然演的是同一齣戲,但是舞台劇的版本和電影版還是有一點出入。
由於電影是保護級,有兩個橋段不得不刪;
一段是多P的性愛場面,這場戲在舞台上是以舞蹈的方式演出;
另外就是毒販在街頭叫賣毒品的部份──我查毒品名稱查得那麼辛苦,當然馬上發現電影把這一段 delete掉了!!
電影多出來的,則是莫琳和瓊安的同志婚禮
舞台版本唱那段歌曲時沒有辦法換場景,
但是在電影可以用豐富的場景取勝的情況下,當然要善加利用這項優勢。


在舞台版本裡,百分之九十五的對白都以有節奏的吟唱方式呈現,歌唱就等於語言
不過電影裡,對白就跟平常講話一樣,所以節奏進行得比較快。












台長: 天婦羅
人氣(7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