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8 16:57:19| 人氣1,318|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鐵灰色的「為愛朗讀」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來源:網路

十五歲的德國少年麥可,因著放學途中的一場雨中病倒,與三十六歲的漢娜意外邂逅,兩人發展出相差二十一歲的肉體關係。她要求他朗讀文學作品,來做為情慾的前戲,交往持續一個夏天,就在漢娜的不告而別下,嘎然終結。多年後,身為法學系學生的麥可在旁聽二次大戰納粹戰犯的審案裡,赫然發現昔日情人的身影,也慢慢瞭解漢娜之所以神秘的原因,和埋藏於心底的秘密。原來她是納粹黨衛軍的警衛,猶太大屠殺的幫手,雖不識字,對文學卻有求知的渴望和喜好,常以美食相待,且要求將死的猶太人朗讀文學著作給自己聽。但是她也因為忠於職守,對陷於火海中的猶太民族見死不救,而因此被判終生監禁。麥可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錄了許多朗讀的錄音帶給她,受到愛情的感召和驅策,在獄中她靠著自學,漸漸也能夠閱讀和書寫。

 

年齡相差二十一歲的少男與熟女,一個是懵懂單純、熱情坦白,一個則是孤單寂寞、神秘成熟。藉由朗讀過程的心靈交流,和肉體上的澎湃激情,兩人因著奇異的緣分,一拍即合,又因為命運的安排,而尷尬重逢。對於漢娜身為文盲,卻因保護自尊,而必須承載的歷史共業,麥可身為具有律師專業的知識份子,也同時在輿論人道的良心譴責,替舊愛保守秘密的私人情誼,和真相必須被釐清的律法公義裡,交織愛恨的三方為難。

 

前半段的兩人交往,比較算是一種類母子戀的糾葛奇緣,他們藉由淋浴,朗讀,然後交歡,從慾望延伸到心靈上的扶持互助,漸漸築起一種以性為基調的感情。而後半段漢娜被判刑入獄,麥可將一冊冊文學名著朗讀筆記成錄音帶,二十年內不間斷地寄到獄中給她的動作,也許是難以忘懷當時付出的情感,也許是救贖自己隱瞞真相的儀式,總之,漢娜也因著這些錄音帶,獲得了心靈的平靜,甚至激起學習認字的動機,到足以書寫表達的地步。麥可為愛朗讀,漢娜因愛閱讀,這時他們的感情層次,已經轉變成抑鬱難解、痛苦中濃情含雜的深邃之愛。

 

對於歷史的錯誤、人道關懷,和國家認同的選擇和衝突,所謂的真相和正義,在事不關己時,自可以說的乾淨清楚理直氣壯,但牽涉到情感立場,對與錯的標準,便是難以界定的灰色地帶。感情從來都沒有辦法黑白分明,是非簡單。凱特溫絲蕾從三十六歲演到將近七十,看她詮釋這種高難度演技,確實是精彩的享受,但這麼壓抑這麼錯綜複雜的愛情,和最後冰冷鐵灰的結局,卻讓人心情沈重。「一切都結束了」,但仇恨、愛情以及那些難以釋懷的怨懟心結,是否也能隨著漢娜的死,而就此結束呢?

 

男主角麥可在十五歲就初嚐情慾滋味,超齡戀愛的結果是,不但起居思想都失去了年紀裡應有的青澀,與同輩之間也有某些程度的隔閡,加上內心隱藏著說不出口的秘密,導致個性孤僻隱晦,與異性的交往有溝通的隔閡,與家人的關係也很淡漠疏離。初戀影響了他的一生,也讓他付出很大的代價,早熟只是縮短了成長的時間,讓人提早體會到成人世界的複雜。其實不需要急著長大,當還沒有成熟到足以承擔可能的衝擊和壓力,事後引發的負面影響,會遠勝過當時滿足的好奇。什麼樣的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感覺才是符合設計,呵。

 

台長: 瑪曲
人氣(1,318) | 回應(8)| 推薦 (4)| 收藏 (0)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戲劇觀後感 |
此分類下一篇:以暴治暴的「即刻救援」
此分類上一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專業的精彩

葉狼
超齡戀愛
有時候真的很辛苦
因為真的不自然
男小女大 男大女小
都一樣
能順利長久在一起的 真是強!
像me之前的感情也是因為
年齡差很大 溝通上及
跟其它朋友的一起互動上
唉...一言難以道盡....
所以最後分了.
超齡戀愛 有時真的很不容易...
2009-04-08 21:10:24
版主回應
年紀差很多的話,如果是在熟齡的時候還好,但在還未成年還算青澀的年紀,影響就很大了。先不提持續的發展,光這個男主角的一生,就因為這段感情而變得怪裡怪氣,影響很大。

我猜,如果是三十歲以後的超齡戀愛,成功率可能會比較高。^^
2009-04-09 00:56:03
烈清
有想說要看這一部片
但是也沒那麼多時間
想必應該是一部不錯的劇情片~
2009-04-09 04:44:54
版主回應
這是部愛恨交織,情感糾結的電影。

有歷史對錯,職業道德,公私利益,不倫愛情,和贖罪償還等等複雜的情緒在裡面,難怪片商要以裸露的情慾戲作賣點啦,可以理解,哈。
2009-04-09 11:36:29
讀.冊.人
這部電影以「朗讀」當片名,似乎是第一次讓「閱讀」這個字眼能躍上電影。片中凱特溫絲蕾飾演的漢娜,於戰爭期間,為謀職去應徵納粹黨衛軍的警衛職務,後來卻成為猶太大屠殺的幫手。她不識字,卻也知道文字足以撫慰她充滿罪惡的心靈,在集中營時,就常送上好食美酒給即將被送上死亡之路的猶太人,只要求他們為她朗讀一本文學著作。戰後,她躲避身分,當了電車收票員,與十六歲少男發展一段夏日戀情,其間亦要求少男不斷朗讀文學作品給她聽。於是電影中不斷聽到荷馬的《奧德賽》、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契訶夫的《牽狗的女人》等作品的詞句,充滿文學韻味。漢娜日後被判終身監禁,那後來成為律師的男孩,二十年間不斷寄朗讀文學作品的錄音帶給她,帶給她獄中心靈的平靜,她也藉著聽錄音帶對照借來的書本,學會了閱讀和書寫。
2009-04-09 19:10:14
版主回應
很好的心得分享。:)
2009-04-10 16:02:58
SKY
看來是滿有深度的片子
但不知會不會深奧到讓人想睡的程度
2009-04-10 20:10:30
版主回應
不會讓人想睡,只是情感很重很沈悶,還夾帶歷史情結,年紀太小的小朋友可能比較無法體會而已。
2009-04-11 13:14:45
不想有名字
有太多片子要看

沒有那麼多時間
怎麼辦?
2009-04-10 22:22:51
版主回應
挑著看,或慢慢看,總會看完的。
2009-04-11 13:15:36
綠寶寶
:) 如果妳是上帝 我希望妳能設計我走進那女主角的世界裡 ~感恩
2009-04-21 09:59:18
版主回應
她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在彌補之前犯的道德錯誤。在獄中她也悟得一件事:再多的贖罪都無法彌補逝者已逝的事實。

一如最後她的問句:一切都結束了嗎?確定這個之後,她也安心的無憾的結束生命,畫上一切的句點。
2009-04-21 14:13:07
綠寶寶
嗨~今早來留言 左思右想 整理了一下思緒 在走進來

我對妳的回應與對話有另一種看法和想法

在戒嚴 醬缸 道統的教條下 我們對唯美 情感都中規中矩 並在完美主義下規範自己或規範他人(思維)

劇中的男主角怪裡怪氣 他可侵犯到他人 或以悲天憫人 愛己所愛 真實呈現 做自己的主人

片商是否已裸露做賣點~另一部(色戒)鍾麗緹主演
我看了只有感動 我常想情慾原本就是真實人生的一大部分 是面對 是放下 是接納 是逃避 是可以深入探討的

創作或原著 越接近人性 越接近真實 可看性越高

我曾在 部落格裡真實的描訴 阿姐的情人 姑姑的情人
這些人都還活著 這些真實的情慾人生或情感 確確的在家庭 社會發生中 許多的留言 不外是亂倫 惡搞 噁心 這類留言 一律被我的滑鼠吞噬 :)

其實我只想真實的去表達那份真實 那份悲悽的苦戀
無常的命運 帶給許多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人的生命異常的脆弱 下一秒如何 沒有人知道 老天爺會告訴我們答案嗎?

我疼惜劇中的男女主角 我站在他們這一邊
我把祝福置入他們的靈體

我在友蚋快5年了 每當霧起時 我喜歡拿著酒杯 讓霧將我包裹著 臉上沾滿露水 讓凍 清醒我的魂

讓自己在情感中有無限的可能~

希望這段的分享 能讓你愉悅.
2009-04-21 14:26:02
版主回應
我其實不太瞭解你的意思,是指我的末段觀後感,對這兩人的戀情有偏頗的成見嗎?我其實是希望對情慾好奇的年輕男女,在行動之前,在有能力處理承擔責任之前,多想一想可能的後果再說。

我覺得男主角因為隱瞞這個秘密,讓他後來的男女交友關係,甚至親友間的互動,都顯得隔閡重重,那是因為他有一個心結未解,又無法為他人道的緣故。這一切都因為他對女主角的愛,愧疚,矛盾和掙扎等等的複雜情序糾結一起的關係。

他們之間的愛,壓抑又複雜,但卻以悲劇收場。我以為情感還是必須有選擇性的,既然做了選擇,就必須承擔一切可能的發生。無所謂對錯,只是命運將會伴隨選擇而有所不同。

然而,可以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這是我的看法。:)
2009-04-21 14:50:44
綠寶寶
在一次走進來:)
我其實是希望 妳(希望)對情慾好奇的年輕男女.在行動之前.在有能力處理承擔責任之前.多想想可能的後過再說.

如果他們能處理 真圓滿

但世上少了這段浪漫悲泣的故事ㄟ

如果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我願當他爸爸 讓他發生

如果當媽媽的話 會很擔心啦

悲劇也是美學的一環

我很欣賞妳這句話:無所謂對錯

然而.可以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這是我的看法.:)

這句話:給我一點點時間.我在好好想想:)

我先喝紅酒去囉~
2009-04-21 15:15:00
版主回應
ㄟ,滿二十歲或十八歲以後,再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發生比較好啦。至於之前,父母只能負起輔導的責任,教育和培養觀念,讓他有足夠的自我約束力,避免犯法就好。XD

很多狀況是沒有退路,或是被命運選擇,所以我說可以選擇是一種幸福,選對則是另一種幸福。至於對錯的標準,則由當事人決定。:)
2009-04-21 22:20: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