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6 12:00:54| 人氣3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看黃埔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十年前的中國,是一個內戰頻仍,外患不絕的時代.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失去了一個可以平衡各方勢力的領導者,因此中國呈現南北分治的局面,北方的北洋政府與南方的護法政府一方面互別苗頭,另一方面也暗自合作.

在軍閥割據的北方,皖、直、奉三大勢力彼此制衡,而自稱正義一方的南方也不惶多讓,桂系的陸榮廷與滇系的唐繼堯則是時而合作,時而對抗.唯一不同的是,政軍分離的護法政府,空有政治名號而無軍事實力,因此只能倚靠粵、滇、桂三省軍閥來維持自己苟安的局面.

正因為中國各省軍閥互不相讓,全中國幾乎成為各省獨立運作的局面,因此有識之士便主張『聯省自治』,以『省憲』代替約法,藉由數省的合作自治,進而成為類似美國的聯邦式政體,其中主張最力的實力派代表人物便是當時的廣東省長陳炯明.然而中國數千年來的專制集權思想,影響所及,就連當時受西方民主思想最深,同時也最倚賴陳炯明的孫文也無法接受這種形同分治的統一架構,兩人也因此而漸行漸遠.孫陳的翻臉,無疑證明了中國專制集權思想的牢不可破,同時也讓毫無軍事實力的孫文從理想主義走向了現實主義,黃埔軍校因此而成立,孫文也因此從反軍閥,成為了軍閥的同路人.

眾所皆知,黃埔軍校的首任校長是蔣介石,而黃埔軍校也成為了蔣介石的政治資本,憑藉著黃埔軍校,一個藉藉無名的『瑞元無賴』,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委員;一個連日本士官學校都沒讀上的見習生,一躍而成為軍校校長.正因為如此,蔣介石對於黃埔軍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而黃埔軍人也的確夠爭氣,幫蔣介石打走了陳炯明,讓南方護法政府正式在廣東站穩了腳步,同時也讓護法政府開始有資本與桂、滇軍頭談判合作,進而北伐,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於焉成立.

正因為蔣介石對於黃埔軍人的特殊感情,加上中國專制集權的思想作祟,蔣介石對於非黃埔的軍人充滿了不信任,所以黃埔出身的嫡系軍團往往是裝備最新,戰力最強,最受蔣介石所倚重,反觀非嫡系的軍團,如李宗仁、白崇禧部,則是裝備零散的雜牌軍.然而嫡系與非嫡系的戰功卻與裝備的優良成反比,主要原因在於蔣介石過於愛護這批嫡系子弟兵,往往不肯放手讓軍團將領指揮作戰,在指揮作戰上處處制肘.抗戰後的嫡系軍團在徐蚌會戰中一敗塗地,當時最精良的黃維、黃伯韜等部全數殲滅,國民政府自此欲振乏力.

經過國共內戰後的國民政府軍,已經沒有所謂的嫡系與非嫡系之分了,所有的非嫡系部隊幾乎全數被共軍收編,民國三十九年黃埔軍校隨即在高雄鳳山復校後,轉進來台的黃埔軍人幾乎已經成為國軍的代名詞,仍然受到蔣介石的倚重,成為維護台海安全的主力.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炮戰,雖然說共軍對於收台行動並不積極,但是若非這群外省老芋頭在金門前線拼死作戰,台澎安全勢必也是岌岌可危.

今年是黃埔軍校八十年校慶,然而部份民進黨人士嘲笑黃埔精神只剩黃埔大內褲的時候,似乎也忘記了他所嘲笑的不只是黃埔軍人,同時也嘲笑了整個維護台灣安全的國軍.當民進黨責備國軍不支持民進黨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反躬自省一下,自己是否對於這些軍人有足夠的尊重?

或許來台的黃埔軍人士大戰過後的殘兵敗將,但是這群殘兵敗將所延續的黃埔精神仍是維護台灣安全的信念,這群軍人對於三軍統帥忘生效死,並不僅僅是因為總統為三軍統帥的憲法條文,而是基於軍人對國家的尊重與愛護.作為一個民選的執政黨,單單憑藉著數百萬張選票,是無法說服軍人為你拋頭顱灑熱血.孟子曾對齊宣王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民進黨這般的辱蔑黃埔精神,當有一天需要國軍忘生效死的時候,不是靠那些政治正確,或是擁有血統證明書就能升官的馬屁將領去前線衝鋒陷陣,最終還是要靠那些穿著黃埔大內褲的軍校將領.沒有了他們,就算擁有刀槍不入的鮪魚肚,又能擋的了什麼呢?

台長: 風塵驕子
人氣(3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