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25 19:20:50| 人氣2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筆記(3-1)心齋之「物」,比朱、王客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節標題:二:淮南格物說與安身論】

 

.王心齋學術特色如下

1著述不多

2系統論述弱

3語錄中,論學之語少

4依以上特點,在有限材料下推演心齋思想

 

.宋明儒學中,《大學》的特色如下:

1朱子通過《大學》作〈格物補傳〉

2陽明通過《大學》作〈大學問〉,致知解為致良知

3心齋通過《大學》提出「淮南格物說」,獨創「安身論」。

 

.《明儒學案》,心齋的「淮南格物說」:「物有本末之物,身與天下國家一物也」。

 

.《明儒學案》,心齋的「安身論」:「欲齊治平,在於安身」。

 

.唐君毅評論如下:

1「朱子、陽明之釋《大學》,其共同之致誤之原,在物事二者之不分」。

2「身與天下國家,整個合為一物,雖與吾人前人所論不盡合;然其以天下國家身為物,亦格物之物之所指,則固的然而無疑,同於吾人之說」。

3「以異於朱子、陽明之以物為事者也」。

 

.岑氏認為,

1朱、王皆把「物」解為「事」,是「物」「事」不分。

2朱子另作補傳、陽明致知解為致良知,是通過《大學》發揮自己思想

3心齋的「淮南格物說」,顯然是比較客觀的。

 

.按:古本〈大學〉,「物」也是解為「事」。

 

.按:〈大學〉本義,早已不存在。何者較為客觀很難說。

 

 

台長: 張雅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