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防雷線------------------------------------------------------------------------------------------------------------------------------------------------------------------------------------------------------------------------------------------------------------------------
(一如官方臉書所示,以前是不會出現對岸旗幟的,故在這裡是強調當時的背景,但70年代應該不是這句口號了)
(電影雖在泰國拍攝,但在招牌上還是盡力改變)
<心得>
這部電影以臺灣的民主運動、人士的真實故事改編,分別以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案、白色恐怖,並以江南案改編來貫穿整個故事,以劇情來說,強調台灣人們追求民主與獨立的意識相當強烈,故加強威權、高壓來強調政府的立場,而飛彈說也是近年議題加進電影的台詞,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稍顯雜燴過度,雖以多事件改編來強調電影傳達之理念,但角色的故事性卻大打折扣,也因如此,電影整體雖為之震撼,卻難以動容,加上電影因成本與政治考量,大都在泰國拍攝,不免在畫面上和舊時台灣景象有所差異(也許對外國人來說,亞洲人與景大都一個樣XD)。電影中在兩蔣的照片上,老蔣的照片不會使用戰時拍攝的版本來掛。也是稍顯瑕疵之處。
在電影整體上,實則有好有壞之處,畢竟立場之明顯,對於外國人來說,有如上了堂歷史課(看過爛番茄的評論確是如此XD,且電影不時穿插歷史畫面),電影的年代設定在1983年左右,還沒戒嚴解除,剛才也說過,電影在史事改編上相當充足,但在解嚴及政府當時立場的描述,有些不太足,在電影結尾僅以文字告知,然而因這些事件重創政府形象、政府開始解嚴的立場上,實則描述太少,那麼電影中角色追求民主與獨立的過程的真正價值,就顯得難以銜接,結尾之弱有些可惜。
再者,電影中許多改編的劇情,時空點太過錯亂的雜燴,表現上不免普通,若電影在事件上減少一些,多一些考據、立場的表述與給觀眾思考的空間,相信電影會更有意義,而不是電影上單純易被冠上統與獨的電影如此淺薄與單純。而電影的正面價值,就是告訴觀影者,臺灣曾經也歷經黑暗與苦痛的戒嚴與民主打壓。而那樣的悲劇是需要確切省思、不能遺忘的。
(電影中以國旗增加時代感)
(牆上照片如心得所示XD)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