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31 15:52:29| 人氣3,17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及感想:一定要都更嗎 老台北記憶消失了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引用:2010.12.20 聯合報

       初冬午后,被四周高矗大樓包圍、大隱隱於市的城中市場,人潮散布在擁擠逼仄的巷弄中,連棟三層樓、曾是詩人周夢蝶擺舊書攤的騎樓下,如今是如繁花盛開的連排成衣攤,不絕於耳的叫賣聲,展現出傳統市集慣有的生猛,拾階走上二樓明星咖啡廳,遇見了時光不走的「老台北」。

明星咖啡廳 原貌快不見

 

       超過一甲子的明星咖啡館,「封存」了無數台北人的歲月記憶,儼然已成台北文化地標。不過,曾歇業十五年、五年前重新點燈開業的明星咖啡廳,也捲入了台北市這一波洶湧的「都更浪潮」中,一旦都更啟動,迄立在此六十餘年的明星也得「跳槽」,暫時搬到附近營業,等都更完成後再回到原址「武昌街一段七號」。緊鄰台北車站的武昌街一段與重慶南路一段間的街廓,由於地段「誘人」,已被民間建商相中為都更標的,打算興建為地上廿七層、地下四層的豪宅。位在武昌街一段十一號的老店「排骨大王」,已被建商高價買走,於十月底歇業。隔鄰的明星咖啡廳創辦人簡錦錐已簽下都更同意書,不過,從美國返台接手經營的女兒簡靜惠卻極力反對,掀起家庭革命。

 

       「台北一定要做都更嗎?」冬陽穿過明星咖啡廳的木造窗櫺,打在簡靜惠略顯激動的臉上。她說,原本武昌街一段這一排的街廓有廿七個地主,現在被一一收購只剩十一個地主,她望著對街被香煙繚繞幾乎不見屋頂的城隍廟說,明星咖啡廳就是在這樣獨特氛圍的土地中長出來的花,「you can't replace(取代)it!」雖然建商承諾日後會再搬回原址,但她很懷疑:到時住進豪宅的「明星」,還是「明星」嗎?

 

只管換幾坪 心中只想錢

 

       簡靜惠說,現在大家只討論「一坪可以換幾坪、一坪值多少錢?」但有誰關心台北的歷史與記憶會不會一起被「都更」掉了?她說,台北要找高樓大廈,可以到信義區,但要找明星,就要到武昌街,但現在都更卻像要把台北全部變成信義區,「那是一個多麼乏味的城市啊!」

「我女兒說她要去台北市政府抗議!」八十高齡的簡錦錐說,剛開始他很猶豫,但是附近地主不斷來遊說,「我壓力很大,不要擋人財路啊!」他後來也想,明星這一排老房子也舊了、沒有電梯,很多老客人根本爬不上來,他自己年紀也大了,如果改建後有了電梯,明星可提供客人更舒適的環境,他考慮一個月後,點了頭。

 

        簡錦錐與簡靜惠父女的家庭革命,其實就是台北人面對都更的縮影。台北市推動都更,公家、民間一頭熱,但是卻少有人關注到都更背後的文化層面,台北人的集體記憶與歷史軌跡,會不會就此淹沒在都更浪潮中?

 

城市沒記憶 文化也沒了

 

      「失去記憶的城市很可怕!」師大地理系助理教授洪致文說,都市更新、再生是必要的過程,但都市更新與新的都市計畫是不同的,都更是在既有城市的脈絡下,以人民為本位,兼顧歷史層面、住民權益下進行更新,在都更的過程中,城市的集體記憶要被保留,而不是將整個記憶都摧毀。更令他不安是,現在北市府用了許多容積移轉獎勵來大改造,但以人口、交通規畫來做為布局的都市計畫,在這種毫無限制、缺乏上位計畫的容積移轉、獎勵下,會導致整個城市「失控」。

 

老街老房子 一一被輾平

 

       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無殼蝸牛政策研究員張維修也有相同的觀察。他說,現在的都更談的都只是建築物的改建,政府大力鼓勵都更,但建商往往只願意進行精華區的都更,大量資本的投入,只會造成台北房價愈來愈高,更多的人買不起房子。

他說,一個城市的特色在於歷史的記憶、味道的記憶,但現在台北市推動的都更鼓勵封閉式的社區,有大樓管理員、門禁、向上發展的大樓、獨立的開放空間,使得台北傳統街面的連續面被打斷,同時也取消了騎樓這種反映南方氣候的建築型式;他更批評,台北市推動都更的過程中,該是扮演維護城市記憶、文化風貌角色的台北市文化局卻彷彿被徹底「隱形」,任憑都更巨輪輾過老街、老房、老台北。

 

牆新但樹小 這就是台北?

 

        一個看不到文化,也不在意集體記憶的都更,最後的結果,會不會把台北從此變成一個「樹小、牆新、畫不古」的城市?


 後記發想:

       

      「星咖啡館不只是一間普通的咖啡館而已,在台灣現代文壇上諸多具有份量的文人作家們,諸如白先勇、陳若曦、王禎和、黃春明及王文興等,當年都曾在「明星」裡闊談著文學風騷並引領了幾十年的藝文潮流。尤其不能忘了詩人周夢蝶,當年在「明星」前街廊下擺著文學性刊物的販賣攤位,那早已成為了台灣文學界裡一處永恆不滅的暈黃街景,更註記在文學的脈絡記憶裡,於台灣詩壇境況發展史留下了深刻的人文微光。至今「明星」前騎樓下的位置彷彿還可令人想像著周老的身影,彷彿有一首詩還在那裡,從數十年前直寫到現在而未曾歇息。

        但「明星」似乎真的擋不住歷史(或是政策至上)的擺弄了,都更臨即,一把雙面刃就要對城市下刀,一邊將翻新出城市風貌,另一邊卻也斲喪著城市的舊有記憶。「失去記憶的城市很可怕!」這句話到底上位政客何時才能真正明瞭?城市不是只有高大、新潮與壯觀就好,維繫城市居民感情的不是一味地破壞與創造新的建築體,對於舊有建築的再利用與指標象徵的存留亦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就像今日歐洲的許多國家與日本的京都等,為什麼令許多遊客嚮往而不疲?那些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建築是關鍵之一,老建築刻劃著斑斑的歷史記憶與滄桑風華,他們的父母或老師可以帶著孩子直接走進那些老房子,就在那歷史發生的現場,指著說哪個位置曾經誰在那作畫、或寫下了至今難以磨滅的作品,這難道不是比課堂上更好的教育嗎?

        而我們的國民在早就被政府及媒體的資訊餵養馴化了,報章媒體整天強調著哪裡又哪裡蓋了「豪宅」,彷彿這是國力展現的勢況、也好似這是一種偉大市政下的表現。但真是如此嗎?看看台北的「信義區」與台中的「七期」,那裡有著偉哉壯哉的豪宅建築群,但那裡卻也是失去都市生命力的地區,每次我經過台中的七期,都有種進入高級鬼城的感覺(若你正好身居其中,請原諒我是對那建築氛圍的形容),因為我在那裡除了看到一些零星的門口守衛外,看不到住民們生息其中的活力感,建築的確看來都相當高級,但也有種城市深深的冷漠感。而那一棟棟標榜著一坪幾十萬或上百萬的「豪宅」,讓人囚籠於高大的四方體裡,不知是人住進建築還是建築關住了人。這些讓許多百姓莫名欣羨的「巨大碑狀物」,若進步的城市都要有這一種圖騰來展示,那人在其中可能是最悲哀的動物吧!

        「明星咖啡館」真的不只是一間咖啡館而已,我不知道都更後的「明星」還會不會是記憶中的「明星」,但難免一些老味道會失去,至少我找不到周夢蝶擺攤的位置了,那種以往獨特氛圍下的咖啡香可能也會變質,那問我都更後進入豪宅裡的「明星」還會不會去?我相信我至少會去一次,但不會是一種沈浸與感受,而應該只剩下追憶與一種慨嘆下的憑弔。


站內延伸閱讀:

武昌街一段七號-明星咖啡屋及明星西點麵包廠

 

台長: 三十斤

紅袖藏雲
都更要讓人記憶脫殼
毀掉承襲的建築文化
然後
肥了財團
鄰居老死不相往來
讓有錢的更有錢而已
2011-01-03 14:36:04
版主回應
這讓我想到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裡
三位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中
政府大概關心比例最重的還是產業吧!
類似的思考想法下,被都更犧牲的文化記憶也不算什麼了!
2011-01-03 15:07:13
印地安阿呆
一直想去明星說,雖然不曉得是不是一定會都更成,但我還是趕快去好了
2011-02-22 14:12:39
版主回應
都更未知,明星目前還在,去品嚐一杯人文的咖啡香吧!
2011-03-01 14:30:44
ㄚ頭
終於去了明星!是去尋億追味~更是像是去朝聖!很開心追尋的過程裡有一個你相陪喔!
2011-03-01 14:01:39
版主回應
共同留了一段記憶在老明星了,日後的回憶並不孤單......
2011-03-01 14:41: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