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6 06:35:06| 人氣5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正生事件」看民主社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一:14/6的諮詢會上,梅窩居民一度情緒激動。圖片來自《明報》,拍攝者為尹錦恩。

        試想像一下,明天曾特首在回應「正生書院事件」時說(仿照這個片段):「民主走到極端的時候,情況會好似梅窩居民那樣,政府就不能夠有效管治。從梅窩居民反對正生書院遷入一事中可見,香港人還未具備實行民主的條件。為了打造和諧社會、平衡各界利益,我宣佈政改方案諮詢再推遲半年。」當然,曾蔭權再怎麼愛9up,他不會也不敢說出這一番話,即使他心裡可能這樣想。我其實希望他 這樣說,那麼今年七一必定人頭湧湧。

        這兩天「正生書院搬遷風波」成為城中熱話。梅窩昨天舉行諮詢大會,逾二百名梅窩居民到場抗議正生書院遷入梅窩空置校舍。當正生書院自我介紹的時候,居民報以熱烈噓聲,多次打斷講者發言(詳情可見新聞片段)。不少網民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紛紛指責梅窩居民毫無風度、自私自利、盲目無知、充滿歧視思想......(下刪一百字) 官員包括唐英年、李少光紛紛開腔呼籲居民要包容,變相將責任推給居民。不知道這種畫面是否曾特首心中的所謂「民主走到極端的時候」﹖

「正生事件」可否公投解決﹖

        再試想像,政府在昨天的諮詢大會上讓居民進行公投,表決是否支持正生書院遷入梅窩。我估計,方案會以大比數被否決。坐在沙發上冷眼看著這局面的普羅香港市民,相信不會同意這個結果吧﹖這樣說,難道香港民智未開,真的不適合民主制度﹖當然不是了。

        如果換了是全港公投,結果很可能會變成大比數同意正生書院遷入梅窩。咦﹖那麼哪一種結果才算是民主﹖前一種還是後一種﹖如果說梅窩居民的利益不應由少數官員決定,那麼由全港市民決定又是否公平﹖沙田區的居民有無資格決定梅窩居民應該享有多少間學校﹖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很荒謬,提醒你一下,在功能組別的畸形 制度下,漁農界代表可以投票否決我們的醫療政策、醫學界代表也可以投票決定我們的運輸政策,現實情況其實更荒謬。當然,我們可以說,正生書院為青少年戒毒,給他們一個更生機會,牽涉到全港人的利益,所以全港公投也可以成立。

        現時的情況似乎是地方利益與全港利益之間的衝突。兩邊的訴求都很清晰。正生書院急需新校舍,而梅窩居民又想爭取原區增設中學,不想將南約區中學的舊校舍讓給正生。姑勿論梅窩居民的理據是否成立,他們的心情我們應該要諒解。畢竟現在並非二分式的誰對誰錯問題,即使正生成功遷入,日後也要長期與當地居民相處。我們不能單純地以為只要拍板決定了,問題就能一勞永逸地得到解決。

誰是始作俑者﹖

        經過傳媒的報道,輿論多指責梅窩居民自私。各大討論區上議論紛紛,Facebook上的「支持正生書院於梅窩建校」群組更有逾萬人加入。我同意梅窩居民很自私,不過與其指責他們自私,不如想想到底是誰造成現在這種對立的局面。矛頭應該指向梅窩居民嗎﹖還是應該指向更要為事件負責任的政府官員﹖

        地方利益與全港利益之間的衝突所在多有,比如沒多少人喜歡政府在他家附近興建堆填區或監獄(先旨聲明,並非要將正生書院比喻為這兩種東西,個人非常支持正生建在我家樓下)。遇到這種情況,成熟的民主政府會小心處理,先作大規模而為期不短的諮詢,讓居民充份了解興建的需要及利弊。相對地,通常也會為該區居民作出一定程度的補償,畢竟他們為整體社會分擔了一些義務。政府就該做好這種協調的工作。如果沒有足夠的資訊,公投也就無從說起。只有經過了解後,用包容和理性的態度去投票,才算是貫徹民主精神。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很 多梅窩居民對正生書院存在誤解。居民大會上,有人說不想梅窩「變為一個販毒吸毒的小鎮」(3:53),甚至有人質問:「若梅窩設置戒毒學校,樓價下跌,誰負責任?」這種言論不但反映他們並不了解正生書院,還暴露了政府之前根本沒有嘗試去化解當中的誤會。

        其實正生書院並非今年才提出要新校舍,政府也知道學校附近有山泥傾瀉的危險。梅窩居民也並非今年才提出要將南約區中學校舍改作其他教學用途,以解決該區學童跨區上學問題。政府官員不知道嗎﹖他們其實是一直都知道的。然而他們之前有為正生書院和梅窩居民做過什麼﹖有嘗試協調兩者嗎﹖有嘗試向梅窩居民解釋正生 書院的運作嗎﹖有否諮詢過梅窩居民﹖都沒有。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我是梅窩居民,縱使我支持正生書院遷入,也一定會不滿政府漠視民意、事前欠缺有誠意的諮詢。

一方不包容、一方卸責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當曾特首、唐英年、李少光依次走出來勸居民要「包容」的同時,他們有否想過,居民的「不包容」,正由「不了解」而來﹖而他們的「不了解」,又正由政府的「不尊重」而來﹖政府不尊重民意,卻單方面叫市民包容,不肯承擔責任,更任由昨日的諮詢大會出現對立場面,讓輿論指向梅窩居民。除了卸責,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

        其實事件並非沒有雙贏局面。民主社會講求要懂得發聲、爭取自己的權利,同時也需要包容及接納別人。梅窩居民向我們展示了前者,我希望政府要做好協調角色,別要隔岸觀火,讓他們同時了解到後者的重要。另外,區內學生跨區上學的問題也不應忽視。

延伸閱讀:

一、tommyjonk〈正生演義〉
二、johncoal〈續正生演義〉
三、hystericireul〈自私〉

台長: 曹墉=倫爺
人氣(5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事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建議一個統計七一遊行數字的方法〉
此分類上一篇:〈測試你的政治立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