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9 13:45:06| 人氣4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追悼CONTAX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Krocera於2005年4月12日通告,正式宣佈:於1975年重生的相機品牌CONTAX,將於2005年9月,也就是剛好滿卅年的當天,停止所有出貨作業,而當年以Zeiss Ikon為名,後來使用「Contax」作機身,Carl Zeiss鏡片創設的相機公司,1974年由日本人重新經營的「CONTAX」,也「真正」(我是這麼想啦)走入歷史。

換來換去,生意總是作不好
日本人最喜愛的相機品牌首推Leica以及Contax(這樣說怪怪的,Contax是Zeiss所創,Zeiss過去從未推出過機身,到底他們愛的是那個?)。Leica要爛不爛,最後淪為集團所有,之前的堅持,固然可圈可點,但是不表示他們的作法是正確的,更何況他們養了一群「Leica幫」到處胡作非為。而在許多人眼中,Leica拍出來的相片已經成為「Standard」(相片哪來的標準?),許多惡形惡狀,令人髮指。而且,說實話,那樣的小規模生產,應該不能算相機業,而是瑞士的手錶業之類的吧?話扯遠了。
日本人喜愛Leica應該是世界公認,喜愛Carl Zeiss光學也是有歷史淵源,進入日本文化的時間早於Leica多年(日俄戰爭時,乃木將軍手上拿的是Carl Zeiss的望遠鏡)。二次戰後,他們有了更多製造相機的經驗,並且「天外飛來一筆」,成為世界最大的相機製造國;有了財富及經驗,再加上機會之神的逼近,他們企圖擁有更多。剛好,在德國經營不下去的Contax公司決定廢業(誰贏得了日本相機業?),Zeiss Ikon公司的相機鏡片部門也即將停止生產,京都的京瓷(Kyocera)企業(當時他們旗下有Yashica相機),花了一年時間與德國人洽談,最終決定以CONTAX機身搭配Carl Zeiss鏡片的方式,進行「復活」事業。1975年,新生CONTAX,在德國FOTOKINA大展,推出RTS相機,以及多顆由德國Carl Zeiss生產的鏡頭;比這更重要的是,CONTAX自己也研發了「Made in Japan」的Carl Zeiss鏡頭,並且採用了新開發的「T*」鍍膜,讓畫質表現出奇地好。由於,日本廠有能力可以生產,工資比較高,產量又少的Carl Zeiss集團,也就逐漸釋出自己的技術,讓日本廠自行研發、自行生產相機產品,但是所有產品都必須交給Carl Zeiss光學把關及認證。

MF系統要怎麼贏過別人
這卅年的時間,CONTAX塑造了非常好的典型。包括「售後服務」、「最高CP值」、「堅持最高品質」、「堅持Made in Japan」等等:比起日本品牌,CONTAX的鏡頭還是比較貴,尤其是他們90%的相機採手動形式,也就是沒有自動對焦,用起來多少有一點不方便。但是他們堅持最高品質與Made in Japan,讓使用者感到窩心,讓人覺得多花一點錢,犧牲一點方便性,其實也可以達到享受攝影的樂趣(註1)。CONTAX寧願少賺一點錢,也要和使用者維持最好的關係。這也就是為何會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看不慣Leica「扮豬吃老虎」,「把消費者當凱子」,而使用CONTAX。比較貴的產品如何稱為「最高C/P值」呢?理由很簡單,第一個,他們堅持(你看,又是堅持)使用最好的玻璃,不計較成本,開發最好的鏡頭,畫面表現讓你「不需要花Leica的錢,即可享受不輸Leica的成果」。以筆者為例,我從Nikon轉戰CONTAX之後,第一時間即可感受到這些產品的品質:Nikon已經算是日本最誠實的公司,但是CONTAX顯然更誠實,摸摸鏡頭,轉動對焦環,按下快門……,比較過的人,都會很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用「把玩」的心情來看,這些產品也是不輸Leica的(看看價錢,便宜一半以上)。

「堅持」未必成功,或許還會落得一無所有,CONTAX是最好的借鏡
怎麼說呢?目前,大家都往數位靠攏,只要可以獲利,刺激消費者花錢的產品就是對的,日本所有的廠商都來分一杯羹,連不是這一行的,都想來搶一個位置,賺一筆。要賺錢,必須不堅持品質,只要炫;要賺錢,只要往大陸開工廠,不計後果。以最低的代價,換得最高的利潤;三天兩頭換新機種,但是實際上只有外殼或規格變了。如果,你看過傳統相機拍攝的畫質,再比較一下數位相機的結果,應該就會知道兩者在成像品質的差異。
CONTAX難道不懂得一起「潦下去」嗎?也不是沒有,其實他們到最後都還在做數位相機,不過,是Kyocera部門的,也就是說Kyocera設計、製造數位相機,然後鏡片改成Carl Zeiss,商標改成CONTAX,成為兩個商品。這種作法很不負責任,但是不作不行,因為那真的是「趨勢」,就連Leica都懂得這樣做(傻瓜、數位都是請Panasonic代工製造),CONTAX不作行嗎?這是一股不小的影響力,很多人買了Leica的數位相機,就120%認定那就是「真Leica」,拍下來的畫面是最高等級,看著Monitor沾沾自喜。早期的Minilux用家也是這樣想!不過,CONTAX畢竟沒有Leica那麼崇高化,因此它的數位相機並未能在該圈子內闖出一點名氣,甚至於還落得比Kodak更糟的二手行情,這是誰的錯?當然是消費者自己造成的。

CONTAX用家,下一步你怎麼準備
「堅持」的CONTAX,最終落得一無所有,對相機沒有概念的人,可能永遠不知道什麼Carl Zeiss、Contax;懂得相機的人,心裡只有Leica,CONTAX倒個N次,也不痛不養;使用Leica的人,有涵養者,感到痛心,無涵養者,親痛仇快;使用CONTAX的人,心裡怎麼想?身為CONTAX的忠實用家(我擁有他家的單眼相機、RF相機以及傻瓜相機),我完全知道接下來要怎麼辦?當然,還有10年的保固時間,我根本不需要想太多,10年之後,地球都不知道還存不存在,現在的未雨綢繆實在是庸人自擾。不過我會想:全部出清,換Zeiss Ikon的產品,還是投靠Leica陣營……,還是,買Hasselbland。既然,我都這樣意志不堅定,其他CONTAX用家會怎麼作,已經不需要多說了。

對,還有10年的時間
10年?這是怎麼一回事?一向講求最高服務的CONTAX(日本人已經很重視服務,CONTAX還是第一名中的第一名,註2),為了維持所有CONTAX用家的權益,所有售後服務將維持不變,並且未來的十年之間,依然可以將相機送回原廠保養、維修,零配件則在許可的範圍內,給予最大的支援。唉~都已經到最後一口氣了,還在為顧客想,何況零件的倉管尚需要一筆錢,已經被拖垮的Kyocera,還要繼續一筆額外的支出……;換另一個角度想,這才是負責任的公司,也就是日本人的經營精神,這真是百年事業啊!(作良心事業,倒閉比創業更難)也因此,CONTAX用家,如果你真有心攝影,這10年的時間,正是最有價值的10年。拿著你手上的CONTAX,遊遍世界各地,好好規劃接下來的攝影生活,讓你的CONTAX走完最漂亮的一程。當你的小孩稍有一點年紀(例如我女兒那時10歲),打開防潮箱,問道:「『把拔』,這是什麼?」第一個反應或許是「啊,不要動,那是我的古董。」或者,心平氣和地告訴她:「相機!」怎麼長得和現在的產品不一樣呢?
「寶貝,那才是真正的相機!它們陪伴我走過一段最輝煌的青年時期!」

來吧!讓我們為CONTAX-Carl Zeiss醉一回!

(註1:人,真的不能「寵」,不然會養成消費者看功能買產品的壞習慣,沒有自動對焦的相機,接受度非常低,表示你必須自己來。CONTAX的相機幾乎都採用「中央重點」測光,比較接近肉眼的感光效果,但是少了科技感,很多新用家不習慣。腦子越不用,越容易生鏽,如果你練就一點攝影技巧,遇到疑難雜症,還可以自己排除,這正是拍照的另一種樂趣。)
(註2:我曾經將CONTAX相機送回京都原廠維修,因為台灣買不到這個產品,只為了換一個對焦框,所以花了400多元郵資處理。原廠在收到物件後,先FAX資料給你,報告結果,你要簽字他們才會維修。我沒把資料看清楚就簽名了,結果第三天下午,他們將相機以快捷送來給我,上面還付了一張對帳單,似乎要我付錢。當下我有點生氣,因為只是換一個塑膠框,卻花了日幣16000元。但是當我冷靜,仔細地看完資料後,才發現根本是誤會一場,因為所有服務「免費」。單子上記載:對焦框的價錢XXX,服務費:XXX,以及寄送費用XXX,但是後面還附上一句:全部免費,理由是第一次換不用錢,相機也作了額外的維護動作,他們將相機拆了,進行保養。寄送費用是他們承擔……,這種公司難怪會收起來。)

台長: 日暮熟睡男
人氣(4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gitano
CONTAX 也是因此才令人又愛又恨啊

為 CONTAX 舉杯!
2007-04-24 18:45: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