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9 16:09:31 | 人氣1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來小舖的可愛過客用食物建立"代鈎"



小舖開店,吸引了關心消費環保,支持在地農產品的大小朋友們。
幾位遠方來的年輕人,從整理空塑膠袋、掃地到下廚傳統料理
這單純又簡單的念頭,其實蘊含著對土地的愛和文化的傳承
我們需要用好的食物,產生緊密的"代鈎"
謝謝你們的造訪! ㄚ君,宜娟,和土城的HOKI
以下為這群年輕朋友們給我們的文字回饋:
不僅僅是草仔粿
    星期四是友善小舖的共同廚房時間,上星期在大宅院友善市集幫忙,得知今天小舖準備以客家草仔粿和芋頭ㄍㄧㄠ作為共食的主餐時,我和宜娟這兩位少年便自告奮勇的報名參加,希望藉此學習快要失傳的古早味米製食品。
   草仔粿是以前中元普渡或清明掃墓時最常出現的食品,由於草仔粿的米漿團製作較費時,所以前一天晚上碧芬則先將糯米與秈稻10號米以五比三的比例混合,再用果汁機將其打成漿,最後歷乾成漿團。因為今天製作的是客家式的草    仔粿,因此我們選用艾草作為天然色素的來源,一般閩南人多選用刺殼(鼠麴草),但不管用哪一種植物葉製成的草仔粿,都會有淡淡的青草香,我們將艾草燙熟切碎加入米漿團之後,真正好玩的「揉漿團」才正要開始。為了讓漿團有彈性,以即使艾草的顏色可以均勻分布,我和宜娟將雙手的萬能發揮到淋漓盡致,搓、捏、揉、攪、擀,過程中因米漿團水分太少顯得有些碎散,好在瓊芬神來一筆建議我們利用剩下的牛奶取代水,果然為草仔粿增添了幾分香氣。
   米漿團差不多之後,接下來就是為草仔粿塑型,擅長傳統食製品的游老師(小舖的主廚之一),教我們捏製「豬籠」造型的草仔粿,其形狀有點像特大顆的蔬菜水餃,不過不同的是草仔粿的內餡為菜哺。游老師說現在她已經很少做這些古早味米製品,不是因為製作方式費工費時,而是現代人越來越不食用這些東西,聽到游老師這番話,我深深感受到飲食斷層無形卻潛移默化的在不同世代間蔓延。
   我們將捏好的草仔粿底部抹少許的油放到蒸籠的香蕉葉上,等待草仔粿出爐的時間,我們將碧芬做好的芋粿漿糰捏成芋粿ㄍㄧㄠ,因為芋頭籤絲較粗,所以芋頭粿的表皮與形狀不一,故稱之為ㄍㄧㄠ。熱騰騰的粿出爐了,因為是純手工的所以每一個粿都是獨一無二,看著碗裡面躺平的芋粿ㄍㄧㄠ,我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這份感動除了來自剛剛辛苦的付出之外,還多了傳承的成就。
===========================================================

我是HuKy,那個突然到訪的黑衣騎士 :)
 
春耕的稻浪在台東已經非常茁壯。希望你們一切順心。
 
待會要從池上去知本了,準備前往屏東。我在池上的日誌其一,跟你們分享。請幫我問候碧芬姐、瓊分姐、淑惠姐及氧化鐵大哥。
 
2011.4.21 THU 天氣笑咪咪
 
池上最美的旅行方式是走路。開車進不去,摩托車太吵,腳踏車太快,步行剛剛好。走進池上,小心!會遇上綠色大爆炸。你得先有蜻蜓般360度的眼睛才能貪心地把綠色稻浪一網打盡。我的表現有點像現代陶花源記,『不太自在』台灣還能這麼美麗。對我來說,走進這裡,就像應許之地、佛國的聖境。心,自在寧靜。
 
大坡池旁的草地是一整片魔床墊,踩下去會輕輕彈起。密訣是,光著腳ㄚ子與她相戀。注意,踩下去時記得說一聲:我愛妳。
 
PS. 這篇日誌是在農田旁,大樹下,落葉堆上所寫下來的。寫作期間除了徐徐涼風,斑駁樹影,綠色稻浪,三隻雁鴨,無數的蝴蝶,兩隻小紅蜘蛛,四隻豔麗的蟲子,外加不知道是蟲、是蛙、還是鳥的奏鳴曲,然後一個我。我猜就算坐到傍晚這美景也都是我一個人獨享。
 
PS的PS. 寫到一半一隻小瓢蟲空降到我的S鍵上,像是在提醒我這裡可是她的地盤….
 
我們當然需要便利的生活與工具(至少我是啦XD),但我們不能過度去要。
 
不愛美景的不要來,不聽音樂的不要來,不近自然的不要來,不耐安靜的更是千萬不要來。最好,通通不要來,我也怕你帶著貪婪的心,帶走我的陶花源。
 
Best regards,
HuKy
==========================================================
嘉義
2011.4.29 FRI 天喔喔
 

嘉義,地理課本上的嘉南平原,想像著一路上該是一望無際的綠色稻浪。

 

破壞,都在一念之間:貪。不一定是政客或財團,其實各式各樣的破壞情節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而沒人察覺。雲林口湖的養殖漁民為了多賺點錢超抽地下水,導致附近農田下陷,最後海水倒灌;果農菜農為了都市人愛買『漂亮的果菜』,從育苗到收成都不得不噴藥,收成多了點,樣子漂亮些。貪方便愛用免洗餐具和塑膠袋,於是生意人不得不提供;垃圾太多又找不到地方埋,乾脆丟到海裡某郎栽(沒人知道)

 

是該大罵政客和財團,因為有權勢的人往往會更貪。台東阿朗壹古道是台灣最後一段未開發的海岸,公路局卻在環評未過之下就動工開發台26線拚觀光。只是我們伸長食指指責對方的過錯時,別忘了也同時想想四指背後的自己,還像不像小時候那麼純真可愛?

 

在大林慈濟醫院偶然看到生態攝影師陳柏洲的個展,心裡面不是憤恨難平的激昂,而是帶著淡淡的感傷。我想若是每個人每天都多一點點的無私之愛,那地球人應該就不用太擔心2012的末世預言吧。

 

在咖啡店裡讀了一篇文章談犯錯:犯錯的秘訣首先要願意犯錯。爸媽小時候處罰是告誡我們別再犯錯;學校教我們要降低犯錯的機率才會成功;公司扣薪水因為我們不小心犯了錯。

 

『願意犯錯』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是一個崇拜成功的世界,從出生到老都將會有人不斷阻止我們犯錯。臉皮薄的我們更會因為犯錯而懷疑自己失去競爭力。為什麼?犯錯是loser, 犯錯會被笑,犯錯會被罵,犯錯是不被多數人接受的主流價值觀。你敢跨出這一步嗎?跟你的上司說從犯錯中學到的經驗實在太寶貴;跟自己和別人說經營公司失敗原來學更多。

 

跟我一起大聲覆誦:我願意犯錯,你也應該鼓勵我犯錯。
 
Best regards,
HuKy

台長: 阿月
人氣(1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無法辨識 |
此分類下一篇:春季小舖好康報 4/26
此分類上一篇:精彩人生的美僑阿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