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6 01:11:57|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危險心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自2006.07.16 中國時報

2006.07.16  中國時報
傾聽年輕世代心靈
簡妙如

從上週開始,我和一些朋友開始每晚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公視八點檔的《危險心靈》。改編自侯文詠的原著小說、易智言導演,播出一週多以來,已經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

這部由國三生角度出發的戲劇,省思台灣歷經教改卻仍舊沈苛的教育制度,細緻刻劃青春期的困惑與憤怒。立體而不簡單二元對立的人物,句句扣人心弦的對白,清新的演員卻恰如其分的演技,尤其在美學上精心設計的畫面處理,刻意用DV寫實拍攝卻擁有高度美感,完全挑動情緒的配樂,可以說是公視近期從《45度C天空下》、《米可Go!》到《危險心靈》,這一連串雅俗共賞好戲中的代表作。



在擠爆的網友留言中,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這齣戲對每個人「危險心靈」撩撥。無止盡考試、補習、檢討、體罰,被丟在地上的考卷、在師長權威前的怯懦、失去尊嚴…被期待、被壓迫、被誤解、被放棄,被迫承擔的家庭問題、被放大扭曲的青春期叛逆…原來是絕大多數台灣學生在學生時代共有的創傷經驗。
有高中生說:「雖然我才剛脫離學測,但每看一集,我就忍不住地一直流淚…」。也有已經當媽媽的 五年級生說:「看危險心靈時,我就頭暈目眩起來,有種失憶症病人被喚醒記憶的感覺…」。更有網友直言:「現在入學改成多元了,待遇卻還是單元的,高中可以 排成一條線,大學可以排成一條線,現在連教授都要被SCI 、SSCI、 TSSCI的發表點數排成一條線」,直批這個歷經教改、思維卻仍嚴重單線、貧瘠的台灣教育體制。

大家都體會到這齣戲裡所要呈現的壓迫本質、人物張力與社會批判。不同的網友,也都從主角小傑、詹老師、家長、小傑的同學…看到台灣社會、教育體制以及自我的真實縮影。

對照起日前戲劇版的一則新聞:因為「新題材少、觀眾口味難捉摸」,為了降低風險,有幾部電視經典老戲〈還君明珠〉、〈又見一簾幽夢〉又要被瓊瑤、楊佩佩等製作公司砸重金重新開拍。我既為這些製作單位在商業壓力下無法掌握觀眾、無法有開創性感到遺憾(當然,這些劇似乎也很明顯地是著眼於更廣的大陸市場而非台灣市場)。同時,我也慶幸我們還有公視,以及未來可以期待、要求、與實驗的公共廣電集團。

這些老片重拍的團隊,是否能從《危險心靈》在小眾口碑中的廣受迴響獲得體認?在多頻道的時代,「大製作」與「經典 名劇」,不見得是吸引分眾觀眾的關鍵。而面對愈具影響力的年輕世代,他們的轉台與移情日劇、韓劇,也不是一個脫離社會現實,以靠大明星、大場景、大成本所 撐起來的八點檔可以挽回的。

我無意要商業電 視台,負起既要陶冶心靈、改變社會又要娛樂大家的重責大任。但是傾聽不同世代的「危險心靈」,吸納開創的構想,創作與時俱進、讓觀眾有共鳴、在美學形式有 新意的作品,從這些角度,公視已搶先挽救了台灣電視的枯竭創意,也贏得了年輕觀眾的尊敬。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以上是我從ㄧㄍ網站弄下來ㄉ文章...續(明天我會發表敢言ㄉ拉)
累ㄌ我ㄑ睡搞搞ㄌ.....掰掰!!!

台長: mˋ霖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