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3 13:25:30|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準的好萊塢----談十月的天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好萊塢在勵志影片上竟也如此精準地操作。於背景安排上先做一上天入地之對比。在煤山這一小鎮,若不是因能打美式足球而外出念大學去(侯麥的哥哥吉姆便是此一例證),便是入地下礦坑挖煤去(煤山鎮的打多數男子),鮮有例外。其實這兩者多半還是取決於力量,身體的強壯及結實。但,他們的腦袋呢?

只有當蘇聯的衛星史普尼劃過美國的天空時,男主角侯麥有了不同的想法,他想上天去,藉著火箭,能使用腦袋,不靠蠻力,與入地挖煤迥異的理想對比。

當夢想萌發,他找上了最無人緣的怪腳昆丁,與其他二位好友共同組成火箭小組。從炸壞家中的籬笆開始,一路到奪得全國科展首獎。這一路起伏的過程,支持與阻撓的力量,毅力與困難的鬥爭,構成了這最典型的青年勵志影片。

這部電影裡有許多精彩的對比,但我不曉得這是偶然還是故意,我們一組一組來看看:

一、兩個兒子的對比----吉姆與侯麥:
一開場,侯麥在球場上的弱不禁風與校隊的哥哥吉姆便是一組鮮明的對比。哥哥的優秀也給了侯麥偌大的壓力。當父親高興於吉姆獲得了大學的獎學金時,他也認為侯麥可以繼承自己成為優秀的礦工領導者。但他終究看不到侯麥的潛力可不止這樣,侯麥可是美國未來傑出的太空人才。

二、兩個教育者的對比----臺校長與賴老師:
很奇怪的是這部影片設計校長為反教育者,而賴老師是鼓勵他們發揮才華的最大力量。好像這樣的安排,臺校長與賴老師之間才能拉扯出一股張力來。但從我們的觀點來看,似乎是百思不得其解,那個傢伙怎能成為一校之長。

三、兩個女生的對比----桃樂西與華倫黛:
桃樂西原是侯麥喜歡的女生,而華倫黛則是喜歡侯麥的女生。剛開始是桃樂西高高在上,侯麥痴心想望。但影片逐漸製造出桃樂西只是憑著美色去依附每個有可能帶他離開這小鎮的男生先是橄欖球隊長,後是保送大學的吉姆,最後也向侯麥示好。而華倫黛卻是默默喜歡侯麥的女生,也是侯麥的數個支持者之一。在最後,侯麥選擇華倫黛也符合這影片腳踏實地的調性,並非是好高騖遠地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四、兩個偶像的對比----馮布朗與父親:
對侯麥而言,馮布朗是他志業上的偶像,他想像馮布朗一樣,投身於火箭的發展之中,投身太空事業裡。但父親才是他真正的偶像,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是一股永不服輸的毅力,也是這股力量帶領著整個小隊邁向成功。真可謂天助自助者也。

五、兩個地區的對比----煤山與威曲:
煤山之於威曲,是小鎮對大城市。當煤山的侯麥可以擊敗威曲的代表時,也是侯麥將要邁出石破天驚的一大步時。
這影片中還有許多可貴的小片段。可看出美國人的幽默與包容----譬如說父親對好友羅里的保護,並在羅里最脆弱最沒尊嚴的時候,提到對其父親的尊敬以建立羅里的自信。侯麥雖知道昆丁住在破舊的貧民區中,但仍可幽默地化解昆丁的尷尬,給予好友最溫暖的包容。博先生對侯麥他們迎面而來的危險火箭卻能以好像回到戰場一樣的興奮來化解,並鼓勵他們不斷地創造研究。因為太多的鼓勵取代指責與譏笑,這個小組可以擁有更多前進的力量。

本片對於節奏的掌握亦相當精準,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可以看出好萊塢對電影的拍攝是經過多麼精準的設計。但相同的,此一設計便是太清楚觀眾何在,也正因如此,反而少了許多導演的個人風格。因為看見觀眾要什麼,所以片中也有許多芭樂的情節安排,譬如說他們正搬著鐵路公司熱情贊助的鐵軌時,忽然駛來了一列火車;又或者是科展時,火箭噴射嘴卻不翼而飛;還有最後那一場答謝觀眾的發射演出,都是相當精準的構圖。

好萊塢太簡單地構成,是其優點所在,也是缺點,一體兩面。

台長: 風的顏色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