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4 17:15:28| 人氣4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吾道門『氣』之初步與道功修煉之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吾道門『氣』之初步與道功修煉之關係

  世人對於『氣』之觀感與作用分之不明,於道修真理所識、所知不足,所以自然在一般修者之心目中見解、侷限於身內以意運行,其作為得於日久,成為習慣虛耗之取,亦逐漸體態老化而至虛弱,更甚者、有因血氣耗化之巨傷及臟腑,便是瞬間猝死,一生中、毫無自省發現其中相互影響之順序,是在身心強壯之時、無從發覺,但在歲月與病痛當下而成為摧殘生命之過程,發現自己瞬間體力消逝、方曉眾多情況無能為力之時,仍然誆騙大眾對自己功法要有堅定信心,其可惡之處、以美言之誤導大眾、錯判道修以為與一般氣功同宗,竟將之錯誤觀念與功法擴大宣揚深植人心,實在害人誤己不淺。

  今之論述『氣』之初步,無期望矯正世人之學者誤導,只以匡正與吾有緣之門下學者,能得知所識而可比較分辨清楚,將余所知、以文字述說呈現,這非是難事,又依吾之前在網路上保守撰文之內容、稍有託出一些重點,享以眾人在此為之不同評比、為之參酌,然、一般世人所言氣之觀點,這時不再贅述。
   吾門道修以『氣』之論行取初步,必先得以血舒展通順為主,其動作為之「血氣」通暢而活脈絡之機,並依力之用而為「氣力」得舒其筋骨、達皮肉與骨髓並聯之效益,其中牽連週身營養為其血展、動力之源,謂之:『週身內外循環』。又言能筋脈骨髓強行發揮作用之後,亦須明其如何得養護血氣之功,所以煉氣之法,除有靜功為基之外,其動功更是重要,這兩者所修,皆須依教授之明者方可對身體有真正效益,可達至強身健體,祛病解傷效能、延年益壽無限。
  上述之為,得以心理變化於氣血循環之時,常示之表象為無心思在「行氣」之運作,其是心意有些後繼無力之感,同時意識不能專注之為,此謂心思所帶動之情緒能是氣之運作鬆懈,即便使氣之不達、力之不出,又云:「有氣無力」。此時便是需要休息以養,即是以養氣之功而運,如不知將之內感之氣收斂者,即是耗氣血之始也,這是為之數種傷氣敗血狀況作用之其一也。
  再者、明生理結構為之,曲展體身內外有感之存,順勢呼應其體動作用,得以筋骨動作之運作之內注,為其作動之中取以何作為之用為目的,其健強之目的,便是在於其主要強化何者功能為之基礎,非是胡亂作動,其氣力能生、又行得養固之宜,以有感之明而為氣行之知,內觀之象,存內感之明,得以持之,此為之內氣之感,行之血脈,行之筋骨,此有感動作之知,即是專注,便是養氣之時,待失之無感之時,再續行之前所為,此又是以紀載之思而定,謂氣行之出,無意之專而無為之為、無所不為,內氣自清而純厚,為吾道門初步氣功,亦是修煉道功之觀念、自行習學分析之能力開始。
  先得取氣力之效力為之主要目的,其氣力自生自助,血氣依時同引入內感併發,謂之體力自生,其健體之目的已達,身無衰敗之象,是以將來得應對之時、能提出效益之狀為名,而非取習無其必要作動之存,謂之無效力之運動、恐有引發不同之傷病自出,先得其能用者,保障自我人身安全之同時、亦可解救他人症狀之機,為得自救而助人之能,謂養「德」也。
  今此只能說個大概而已,內亦保留真傳,不得在此公開說明、見諒。

道修炁功係神經。氣血壯大是為先。
再行生理結構運。得有武功健身體。
明取心理變化通。天地之間必往返。
宇宙牽出真元質。身感辨識道劍體。
生理心理皆電質。神經細胞互牽連。
雖言氣功分凡聖。介是一念知源頭。


東岐聖主
姜祖雅 2013-10-14
於仙宗
崑崙道苑

台長: 仙宗崑崙道苑 唯一官網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