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3 15:54:25| 人氣3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媽和勞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認識這個攤子,使我大大改變對老人和工作的想法。

剛開始注意到她的時候,我很驚訝個子小小又有一點點駝背的她一個人顧攤子,覺得她好辛苦。我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勇氣去她攤子吃東西,有次朋友來永和時,邀請她一起去。

 

後來知道,經營這個攤子的阿媽是八十幾歲,受過日本教育,她會說台語和中文之外,還可以說發音標準的日文。她在那裡擺攤已經三十七年了。中午我經過她攤子那裡,她已經在那裡工作,有時候夜晚十一點多經過那裡,她還在顧攤子。她在外面工作的時間超久。每次經過那裡,通常都有客人,比較少看到她孤單單地等待客人,也常常看到鄰居跟她聊天。她的客人、跟她聊天的人有各種年齡層、男女都有。她記憶力很好,看到我就用日文對我說話。我每次跟她對話就會開心起來。

 

有一次,我和另外一個朋友經過那裡,我問他對那位阿媽有什麼想法,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可憐」。

 

我想,如果我不認識她的話,或許,我也對「在外面擺攤的老人」的想像大概跟他一樣,「可憐」、「同情」吧。不過常常看到她工作的樣子,我現在的感覺「佩服」遠勝過「同情」了。她會說三種語言(我只會兩種),每天長時間工作但不給客人看到疲憊的樣子,各種階層的男女老少她都可以應付(我的應付能力很低),想要親近她的人不少(我一天會講話的人比貓少)。

 

認識她之後,我常常思考,到底什麼樣的生活對老人來說比較「幸福」。不管是日本或台灣,「幸福的老人生活」的想像應該有共同點,比如說,到了某個年齡就可以退休,那時候房貸已經還清了,剩下的人生可以領退休金,在豪宅悠閒的生活、到處旅遊等等。不過,我在日本或台灣會看到每天躲在家裡,沒有朋友,也沒有想嘗試的事情的老人,他們怕丟臉或怕花錢等各種理由,不肯出門,就孤立在自己的房子裡。

 

我越來越不清楚,到底「老了之後不用出去/不用工作」對老人來說好不好。我知道每一個人的狀況很不一樣,這種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我也不需要簡單地結論。但是,那位擺攤的阿媽給我的衝擊很大,她不斷地提醒我繼續觀察、思考老人和公共空間的關係,以及老人和工作的關係等問題。

 

 

台長: 雪子
人氣(3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台北、新北】公共空間 |
此分類下一篇:市民第一
此分類上一篇:阿媽和安全感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