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5 11:47:38| 人氣8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樂生】和全生園 兩篇【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希望樂生療養院的居民能夠得到社會與專業最大的尊重(畢恆達)

畢恆達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未刊槁,寫於2004/12/27

回顧中西方的都市計畫史,使用疾病(disease)的隱喻以及衛生(hygiene)的論述經常可見。事實上,隱藏在這種環境疾病或衛生論述的背後,實則是一種社會衛生(social hygiene)的論述,它反映了對於社會失序(social disorder)的恐懼,然後利用都市更新的方式來驅逐所謂非我族類的居民或少數族裔。其實這些地區並不如想像中的失序、道德瓦解、行為偏差,它只是呈現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而且如果不處理經濟、階級與社會偏見的問題,僅是建築環境的更新,也無法「改善」他們的生活處境。

一九五○、六○年代的美國,在開闢馬路與都市更新的旗幟下,用推土機一舉剷平許多住宅,摧毀既有緊密的鄰里街道生活。表面上都市的市容似乎得到美化,但是社會也為此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許多環境心理學的研究(如Fried, 1963)指出,這些經由都市更新而被迫遷移的居民,其心理所受到的傷害就像是失去一個最親密的家人一樣。

住宅絕不只是一個空空的殼子,搬家也不是將物品從一個盒子放到另一個盒子裡。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熟悉的生活地點,能夠遮風避雨、每天醒來可以看到熟悉的空間、繼續做昨日所未完成的事、有一個緊密的社會支持、一個熟悉的散步與購物的路線。這些熟悉、連續的生活空間,讓人的生命可以繼續向前。因此一個安置計畫,必須考量居民是否可以繼續維持生計、小孩可以到同一個學校上學和熟識的同學玩耍、和熟識的鄰居互相安慰,以保有生活的連續性。這關係著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對於處在經濟、年齡與行動能力弱勢的人更是如此。

許多研究顯示連續性是人與家所具有的一項很重要的品質。而連續性若遭到阻礙會導致傷心、孤獨或想家,因而損害身心健康。許多證據顯示人們無論是自願或被迫遷移都嘗試維持其連續性。複製家裡裝飾的方式、以及保留舊家具、照片或裝飾品以喚起回憶,是人們維持連續性最常使用的方式。

遷移,尤其是被迫遷移,對於老人的傷害尤其嚴重。老人對於一個長期生活的地點有著深刻的情感,連結其個人以及社會關係成長的歷史,再則由於身體狀況的衰退,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過外有許多研究發現,將老人強制遷移,會造成比一般老人較差的身心健康,以及較高的死亡率。而對照同樣搬到老人安養院的老人而言,住進不准攜帶個人家具與物品,或不能順自己意思重新裝潢新環境的老人,同樣其後來的健康情形較差,死亡率較高。

人權鬥士柏楊在最近受訪時講到,人的生命價值是最尊貴無價的。他雖然作為歷史學家,但是寧可不要史記,也不希望歷史上的司馬遷受到宮刑。我們也希望樂生療養院的居民能夠得到社會與專業最大的尊重。
※文章來源: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article_id=3846540

※這三張圖片我昨天在樂生院拍的
東京多摩全生園見學記 by 高雄醫學院 尚儒

我的全生園經驗,要從早稻田開始,到東京的第一天,就先來到了名所,早稻田,在拜會平山郁夫基金會volunteer centre之後,正巧她們有一連串關於漢生病的seminar還有活動,活動主負責人西尾老師因為上課關係沒時間案內我他把我交給一群年輕人,她們正在辦一個叫做 橋 的 寫真展(攝影展)

在早稻田平山郁夫國際自願援助社團的攝影展理認識的一群年輕人,其中一位高橋史慶,教育部四年生,那天陪我整個看完寫真展(攝影展) ,高橋聽說我要自己去全生園,他自願擔任我的導覽員,於是隔天一早,我和另一位早大的台灣留學生 Nikkie,一起踏入全生園…

高橋已經來過全生園數次,跟院民也有接觸過,他社團到中國廣東省痲瘋村援助工作至少五次,她們是全都自費參加,每學期努力打工賺錢,兩個禮拜間去給那裡的病友蓋廁所,修路,做義工,她們影片中,看到人間溫暖不會因為語言隔閡還阻礙,真正立派的日本年輕人。

當我問到他去的原因,他回以一個超大陽光笑容
淺淺的回答說:因為快樂


就這麼簡單,可是能做到的人有幾個呢? (自慚..)

以前就聽說過很多日本學生的海外熱情,是我到現場了解之後,認識這些人,真正打從心理佩服這些日本學生。

從東京中心到多磨,不遠大概坐車半個小時就到了,以療養所的位置來說,是相當容易到的,西武新宿線久米川駅下車換乘西武bus往清瀬方向在全生園前下車就可以,其實叫全生園前bus stop有好幾個,我們是在資料館前下車
我想高橋應該是想讓我知道全生園的歷史,才出此決定,しかし

可惜工事中…

全生園的房屋大多已經翻修,看的出來都是近代的和洋式建築,後來有機會進到幾位歐寄桑的部屋,房間不是很大的和式建築,但是住一個人我覺得剛剛好,
裡面地板都是舖たたみ,後面有個人的小廚房還有一間廁所,沒有浴室 但是在園區裡有看見大浴場,猜測他們還是習慣公共浴場(我也很喜歡!) ,雖然部屋部大 但每間部屋外面都有相當大小的にわ(庭園) ,讓阿公阿媽們惹花捻草,我們故意跟正在種花的歐寄桑搭訕才混熟的,他一聽說我們是台灣人,好開心阿!

因為他小時後跟很多台灣人住在一起過,話匣子就打開了 (達陣成功) ,其實建築物的部分站整個全生園並不大,從資料館旁邊小路走進去,兩旁是大概兩個人可以合抱的櫻花樹,高橋一開始就先問我們,知道為什麼這裡的櫻花樹特別粗,
樹枝特別張牙五爪,原來他不說我還真不知道,日本的櫻花 就是每年賞櫻的那種,平時都是有人在照顧,讓她們長的直直的,瘦瘦的,等到開花時候,各各像美女一樣,全生園裡的患者,哪有能力如此,於是我們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自然的櫻花樹林,就像森林一樣的地方,途中,我們可以任意穿越過一整片樹林,一個人影也沒有,感覺很像會有どどろ會出現的地方,結果後來就在歐寄桑的庭園或是房子外面看到どどろ的塑像,宮崎駿監督本人也來過 ,關係跟院民還很好呢!!

他的作品裡據說有漢生患者的腳色出現,就是取材這裡的人物故事與場景,全生園裡還有一間宮崎駿出錢維護的どどろ房屋(山吹舍) ,大変でしょう

在全生園裡我們走一二百公尺大概就會遇到一個紀念碑或牌的東西,例如,紀念過去的漢生患者因為不能回家,他們常常站在有一個因為挖井而堆成的土丘,望著故鄉,叫做「望鄉台」 還有過去養豬養雞的舍的遺址,也有紀念碑和牌子解釋說明當時勞動的情形,此外, 與樂生院相似的建築物,例如, 納骨塔, 是給死在全生園卻無法回故鄉埋葬的院民,高橋輕輕敲了靈前的小鍾 咚...

「是告訴他們我們來拜訪嗎??」 Nikkie問,同時我也這麼想

「不是的,是請他們的靈在鐘聲中安息」高橋回答

繼續走著我們來到了院區中的病院,高橋本人也沒有進去過,我們因為沒有事先予約,表明身分之後,是外科局長來帶我們「見學」(參觀) ,病院外表並不起眼 不如台灣醫院來的氣派,樓層也不高,我看是不會超過兩樓,病院入口雖不起眼 但是走道很寬敞,外科局長表示:這間病院因為是在全生園裡面,所以只照顧園區的住民,其實在日本已經不用患者來稱呼以治癒的漢生病人,他們都叫做「回歸者かいうくしゃ 」就是從漢生院禁錮回歸社會的意思,(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說法,一方面尊重他們不是漢生患者的事實,一方面也可以教育大眾,消除對傳染病的疑慮)。

目前日本療養院的病院都是這樣,每年少於十位新增患者,大多在沖繩接受治療 也接受巴西來的患者,所以他們主要是處理一些老人病和一般感冒及復健治療。

參觀過內科病房,我們來到身心科的ward,寬敞的大廳裡十幾位歐寄歐巴醬正在做身心語言復健,看起來有幾個人在吃午餐 驚鴻一瞥之中 我看見一位歐巴桑的手,跟林卻阿媽一樣,一模一樣的方式 當綁在手上湯匙落入碗裡那一剎那 兩行暖暖的同感淚流過我的臉頰,很快我回神到我們與外科長的對話,我必須認真才能聽懂他的案內,畢竟機會難得阿!!

外科的工作內容大概是以傷口照護為主,過去常做的截肢已經很少很少幾乎沒有(我想是照顧良好的關係吧) ,走著走著經過復健科的輔具室(就是做義肢的)還有運動治療室,也看到回歸者正在復健的情形,真正住院的也只有嚴重患者,
醫師的部分,有兼職,也有正職的,不過好像兼職的醫師為多(還要在確認)
畢竟人數不是很多,大部分人不是住在園區,就是回家跟家人住,目前約有250位患者,家人好像不能住進來,問到關於之後這間病院的經營 她們說隨著院民的凋零有可能會關閉,不過將來的事,還不知道。

因為速度很快我常常來不及拍照,有些可惜,大體上我覺得這是一間很實際的醫院,雖然外觀並不起眼,但是對於回歸者或是患者是很友善的空間,儘管全生園裡的花草已經多到不能再多,病院外圍還是種滿花草,有幾間大面落地窗設計以及某一些走道上方天窗設計,對陽光的進入,也是相當容易的,是一個友善而且實際的病院。

離開病院,走著走著看見一群人在打野球,全生園裡有野球場,我大為驚喜想說他們的回歸者還可以打野球,走進才發現不是(我有時候還真佩服自己的想像空間),我們坐在場邊觀站一會兒,
如果不是院民或是院方的人,外人也可以使用這空間嗎?
那些是附近社區的人,高橋說,也就是只要有申請就可以進來使用,
我認為是很不錯的措施,可以促進外界的人對於她們的認識,把全生園當作是大家的綠色公共空間,市民運動休閒養生的好去處,這是一個不錯idea,

後面還有遇到一個神奇的阿伯,先要我幫忙找他叔叔的國小,要我去讀那一段歷史,他叔叔日本時代在台灣教原住民,是一位高雄州國小校長,然後開始電我古文,還送給我們一人一本「菜根譚」加上他作的國畫手帕,那段插曲實在太神奇,到現在我還不敢相信。我也趁機參觀他的住所,偷偷幫他的有沖屁屁馬桶照相了,不過,這種廁所也是意料中的事拉!

雖然說全生園的房子很新很乾淨很整齊,外面有拿著Nikon相機的回歸者阿伯在拍花草,可是我覺得樂生院的才真有歷史的味道,難怪日人的紀念排上都寫「隱匿的史跡」可見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失去很多,由此可見樂生院有多珍貴。從全生園的廣佈綠地和政府對她們的照顧,讓人家覺得很窩心,讓人想到人權森林的名詞,人權森林我在台灣聽過數百遍,但是在這裡所謂全生園人權森林的構想,我才真正看見,而且他們真的放一塊牌子寫著:將全生園變成人權森林的構想,如此看來,即使全生園已經做到現在這樣,日本人也還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人家有13間可以成為,我們的僅有那一間如果保不住將來一定會後悔的,さあ、皆さん頑張ろう。

尚儒 高雄 06.06.28

東京多摩全生園

院舍

小學生參觀多摩全生園

備註

全生園簡介

全生園是明治40年舊癩予防法制定後的基礎之下建立,明治42年為連合府県立療養所(公立療養所第一区府県立全生病院),收容関東1府6県:東京府・神奈川県・千葉県・茨城県・埼玉県・群馬県・栃 木県以及新潟県・愛知県・静岡県・山梨県・長野県的廣大範圍之內患者,同年10 月18日開始收容病人,當時叫做全生病院,先在這個名稱已不用。即使當時以全生病院為名,應該是醫療救濟為對象,然而,實際上是目的性地將流浪在社會漢生患者,從社會隔離收容的根絕的計畫。
1941年移交厚生省後才改名為国立療養所多磨全生園。

原文
当園は明治40年(1907年)に 制定された旧法である「癩予防法」に基づき、 明治42年(1909年)9月28日関東1府6県:東京府・神奈川県・千葉県・茨城県・埼玉県・群馬県・栃 木県および新潟県・愛知県・静岡県・山梨県・長野県の広範囲をカバーする連合府県立療養所として、公立療養所第一区府県立全生病院として発足し、同年10 月18日からハンセン病患者の入所受入れが開始されました。創立当時はぜんせいびょういんと呼ばれていました。この呼び方が今でも残っています。
 当時は病院とは名ばかりで医療の対象どころか社会救済の対象にもならず、浮浪徘徊をつづける「浮浪らい」と呼ばれていたハンセン病患者を社会から隔離収容し根絶を図るのが、主目的であったと聞いています。
 昭和16年(1941年)当時の内務省の中にあった厚生省に移管され、これにともない名称も国立療養所多磨全生園となり、現在に至っております。

※文章來源:
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article_id=4052058

台長: 雪子
人氣(8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新北】樂生 |
此分類下一篇:看見˙樂生˙出走【樂生】
此分類上一篇:宮崎駿和漢生病療養院【樂生】

雪子
補充:

這裡有照片 幫助妳/你更了解日本全生園的情形!

日本國立漢生病療養所走訪日記
http://medforlosheng.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21.html
2007-04-02 00:05:55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