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30 13:22:35| 人氣2,07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夫妻溝通,我的領悟 070430 / 5YR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兩週,有三個機緣,這三個機緣串成一條光的通路,
讓我領悟到,關於夫妻溝通的簡單法則。

第1,是在工作坊裡,1個學員例子,
第2,是在家族排列裡,老師的清晰洞見,
第3,是在個案工作裡,我給的堅定。

夫妻溝通的簡單法則,目前的領悟是這樣:
1. 一起看清,真實是什麼,要面對的現實又是什麼。 這裡沒有誰對誰錯,沒有誰優誰劣,所有社會層面的價值觀,在伴侶爭執時,要暫時被放到一旁。放到一旁的理由是:為了讓伴侶感受到平等與敬重,爭取關係存在的最重要關鍵。

2. 各自表達,並互相聆聽,彼此的觀點是什麼,在意的是什麼,脆弱處何在,限制又是什麼。

3.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實,給予敬意,接納與感激。

4. 對於自己的需求與期待,負起自己的責任,也敞開向伴侶表達。

5. 對於自己的孩子氣,讓自己過小(例如,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對方),或讓對方過小(例如,堅持要對方改變,用自己的意見代替尊重),這些讓夫妻關係不平等的習性,有覺知且負責,

6. 各自為過往、需求負責;接下來共同凝視的焦點是:【關係】。



*************



工作坊的例子:
一位擔心老公為家庭付出過多的老婆,這樣說:
「老公,我不希望你過渡為我們付出,因為我害怕孩子長大,或我先死去,你一個人會無法承受。」

我聆聽到這背後的愛,但卻知道,這表達無法讓老公受到尊重。
如同10多年前,我曾對前夫吶喊:
「我不要你只為我著想,我要你想想你真正要的什麼。」

這吶喊背後,忘記對【已經存在的真實】表達敬意,
若我有今日的智慧,我會這樣表達:
「我謝謝這麼多年,你完全為我著想,溫柔呵護,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像是珍貴的寶貝,捧在你手上。」
「而我更想要感受到真實的你,我想要,更認識你,聽見你的需求。」
「我害怕的是,你只是因為害怕失去我,而壓抑自己。」
「我害怕的是,當你在我面前不是真實的你,我也很難作真實的自己。」

當年,我的吶喊被聽見了,
我們的焦點,從一起凝視我到凝視他,(有意思吧!我們倆,不凝視關係的)
1年後,他表達:
「我這輩子第一次知道我要什麼,我要留在美國,我要與她在一起」
(那個”她”是他當時的外遇,現在的妻子。)

我的吶喊,被聽見了,卻因為表達的誤失,過程中彼此很受傷,
他沒有得到我的感激,帶著罪惡感離去;
我沒有誠實承認自己,也有離去的需求,也有在一起的害怕。

現在的智慧,讓我領悟到,親密關係裡,在我們想要新的東西,說不要舊東西的時候,缺乏對已經存在的真實表達敬意。
通常,這歷程是:
→有個舊的給予和收受(A),是關係裡已存在的。
→一方覺得不妥,因為害怕或觀點(C),於是不要舊的,想要新的(B)。
而一般人的表達習性,會是說:「我不要A,我要B。」

但我的領悟是:「謝謝你給我的A,我曾經很受用也很喜歡; 而我發現自己的C,所以我想要B。 B與A是不一樣的,這是為我們的關係著想。」

所以,在例子裡的表達,可以變成:
「老公,謝謝你一直為我們母子付出,這讓我覺得好幸福;
但我所學的知識告訴我,每個得學會愛自己,所以我害怕,以後孩子大了離開我們,或我先離開,你會失落一切,你會難以承擔;
因此,我想要現在的你,開始學習愛自己,照顧自己。
我會與你共同在一起,共同學習,在相互照顧與自我負責之間,如何平衡」



*****************



在上週,四天的家族排列裡,我的老師Svagido這樣說婚姻:

當兩人墜入情網,兩人就是凝視彼此,眼睛只有對方,
這是必須的,因為這時候有其他人進來,都是多餘的。
(在關係花園裡,這是浪漫期,一種共生的投射)

當關係久了,兩人的視野必須換了,最好是,兩人共同凝視同一個方向。
若依然保持相互凝視,眼睛只有對方,
那麼,這是衝突的關係,而不是熱戀關係了。
(在關係花園裡,這是權力爭奪期,嘗試將自我帶入關係,渴望改變對方符合自我期望的戰爭)

兩人一起凝視什麼了?
最自然的,就是小孩了。
若兩人沒有小孩,就要有共同的夢想或目標,一起創造一起成長的東西。

當夫妻有了小孩,排外的親密就自然消失,回不來了。
(關係花園說:浪漫愛消逝,直到各自完整,進入整合期,擁有真愛)

伴侶關係,是兩個成熟個體的關係,而不是期待被照顧的親子關係。
伴侶關係,兩個人大小一樣,給與收平衡,

伴侶關係,要如實地接受對方現在的樣子,不要期待對方為自己改變,
也永遠不要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
在關係裡,要接受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也接納對方就是這個樣子。

在關係裡,若對方有不合理的情緒或什麼的,不要認為那是針對自己而來,
那是對方原生家庭帶來的沈重負擔,那是他的,不是自己的。

在家庭關係裡,對配偶因為原生家庭的過去負擔,而無法存在於當下,
為了孩子,我們可以成熟地,允許對方離開,留在孩子身邊,這就是身為父母給孩子最堅定與有力量的愛。

當我們期待伴侶為自己改變,那是小孩子的想法,不是一個成熟個體的想法,
當我們害怕失去關係,想要改變自己,那也是孩子的想法,不是成熟的狀態。

一個可以與人真正親密的人,也是能安然承擔自身孤單的人。
親密,不是依附,不是彼此依賴,而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準備互相給予。

丈夫:我很高興我擁有妳需要的,我可以給妳。
丈夫:我也很高興接受,從妳那方,接受我沒有而妳可以給我的。
妻子:我很願意給你,我所擁有且正好是你需要的。
妻子:我很歡喜地接受,我所需要,而你能給我的。


*****************


在個案裡(徵求個案同意發表),
他說:我們分手了,我的女朋友要回來,我很猶豫。
他說:我一方面喜歡她的溫柔與陪伴,卻對於她的健康與工作不穩感到害怕,
他說:我害怕要一輩子承擔疾病與貧窮。
他說:她這次承諾了,會調養身體,會努力工作,所以我想試試看。
他說:但我心裡還是很猶豫。

我說:是的,她的健康可能不會好,她的工作還是會不穩定,你願意承擔嗎?
我說:你們的關係,若在這樣的承諾下復和,那就注定要失敗。
因為,這樣的關係,在一個不平等的立足點,
感覺好像,你好,她不好。

其實我聽到的,是你們倆互相獲得所需,
而你們倆,有各自要面對的學習。

若你們倆,是這樣承諾的,成功機率會高一些:

我聽見妳想回來,其實我也想要妳回來。
我很享受且喜歡,妳的溫柔細心與了解陪伴。

但我還是會害怕,承擔不了,妳長期的健康問題與經濟壓力,
這是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的焦慮,而不是妳的錯。

我很願意,給妳一個許諾,一個懷抱,可以擁抱妳。
我很樂意,接受妳的溫柔妳的陪伴與了解,
但我沒把握,對於內在無名的焦慮,我的低承受力,可以有多大的堅持,
妳說妳想要讓自己更健康,想要更穩定工作,
我看見妳的努力,我也願意相信妳,但我希望,這是妳為自己而作,而不是因為害怕失去我而改變自己。

若妳能更健康且有更穩定的收入,我會很放鬆且為妳高興。
若妳無法這樣,我知道那是妳從原生家庭帶來未完成的沈重,與我無關。

這是我現在的狀況,
我可以承諾,當下回我面臨妳的健康狀況帶給我的壓力,
我不會怪罪妳,也不會要妳為我改變,我會試著調適自己並承認自己的限度。
到時候,也許我還是會無法承擔而要離去,
這是我最真實的狀況。


********************


這是我的工作與學習反思與記錄。
這份記錄,寫下一些親密關係的具體看法。
寫得不完整,不動人,
還是貼上來了,給有感覺的人看。

台長: MaLi

上課月無法參加墨綠
但我去做了家族排列的個案

對你最後一段寫的個案的部分
是頗有同感

願意拿起自己的責任
不管明顯可見的此生習氣個性
或是家庭系統來的
可能連自己都沒有覺知

願意有一個開放空間是留給家庭系統來的責任
看到真實
面對並且接納
2007-04-30 14:09:57
版主回應
是的,就是這樣。
真是有力量的決定。
2007-05-01 09:16:15
Ellen
好真實
很受用
2007-05-01 10:02:13
小瓶子
很清楚的『對話練習』!受益良多

如同老師常說的
「你的、我的」問題分析..
搞清楚是誰的問題,好像是一件重要的事。
真好,又多習得一招。
好溫柔的對話!
2007-05-02 12:28:21
版主回應
招式好像得有功力才能實踐,
功力就是,願意成熟,信任自己。
2007-05-02 12:42:36
Jenni
家族排列裡說關於婚姻~頗有同感
個案再由老師重新分析的很清楚~
我需要願意信任自己~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需要多多覺察自己和對方的情緒~!
很深的課題~但值得學習!
2007-05-09 22:38: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