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31 15:13:51| 人氣3,617|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關係裡長大 061031 / 4yr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週五演講開場前,在停車場與展”吵架”(註1)
我們很久沒有這樣吵,後來我做了決定:
「如果我的受傷,是因為自己對關係投入過多,那麼,我減少投入好了。」
我丟了這個句子,揚長離去,走入演講會場。

週六,我們分開各自忙了一天,沒有說太多話,也沒啥接觸。
週日,我們有機會同在一個工作坊。

我表達了:「當我說了那句話,親密關係就真的斷了。」
我與他之間,只剩下:
(1) 孩子的爸與媽之合作關係,
(2) 研討心理學之伙伴關係

親密消失了,我無法看他也不想看他;
清晨醒來試著觸碰他的身體,心卻是痛的;
甚至,我無法與之共食。 (喝同一杯咖啡)

在工作坊休息期間,我們有些對話:
我:「沒想到說了那句話,威力強大,自己也始料未及」
展:「妳知道減少投入,就是收回愛的意思嗎?」
我:「是啊,我就是要收回愛呀!」
我:「可是,一旦要收回愛,心整個封閉起來,我的心已經痛了兩天。」
展:「妳說了那句話,我很傷心。」
我:「如果我知道你會傷心,也許就捨不得收回愛。」
我:「那真是巫婆般的詛咒」
展:「那是任性小女孩的賭氣」
我:「我的巫婆本來就是超級嬰兒發展出來的」
展:「妳就這樣真的收回了」
我:「是啊,吃飯時,我停止幫你拿碗拿筷; 出門時我自行離去」
展:「我也真的覺得好像跟妳斷掉一樣」

這對話,還沒有到交流與親密的程度,我們像是分手的成人,理性交談著,
我們之間有一種歲月歷練出來,非常穩固的聯繫與默契,是相互了解的兩個人。

***************************

但機緣卻是,這個週三,我們要聯手到輔大演講,
講題就是「從爭吵到親密」
這是第一次有人同時邀請我們倆人講親密議題,當時很興奮地答應了。

週一,我們無法如往常一樣約會,
我們相約咖啡店,彼此很清楚:「如果沒將關係搞定,週三大概會很尷尬吧!」


***************************


花了1個半小時,面對面眼對眼,
專心負責敞開自己的心,真心敞開聆聽對方。
我們的親密關係,在我的心裡,慢慢回來了。

記得一開始,我只點了肉桂蘋果捲的點心,
他為”我們”點了一杯”卡布吉諾”。(平常,他只喝義式濃縮)

充滿肉桂奶香的卡布端上來了,
展先專心喝一口(他是咖啡鑑賞者,堅持只喝前幾口)
我盯著他沒刮鬍子的嘴唇,親密喝著奶泡,心裡忽然感到,”噁”
(心裡想:這杯咖啡我無法喝了),然後自己一陣傷心。

不如往常的多話,我無言,因為收回愛,心好沈默。
展應我要求,先開始說話,他專心說了這兩天的狀態,也沈默了。

(怎麼辦?)我心裡問自己。
多年的溝通紀律,我提議,「我們來用關係花園的溝通模式好了。」(註2)
於是,我坦露與分享,當場的心思:
「當我看著你的鬍子和嘴唇,碰到咖啡,我覺得噁,知道,我無法喝這杯咖啡了。 於是我傷心」
「我的詮釋和意圖是:『這是個長著毛的男人,我不要和他太靠近。』」
「我想要保護自己,所以,這杯咖啡我真的不喝了。」

展表現出他的紳士風範和同步的溫柔:
「『長毛的男人』,是,我最近是長毛的男人,我接納自己這個部分。」
「妳說妳…..」他專注像鏡子一樣,回應我。
「那妳若想喝飲料,記得替自己點。」這是他的紳士風範。
「當我很忙,覺得外在有太多事情需要我,我就會使用自己的身體,而不照顧它。 所以,我整個人很邋遢,像是浴室如果只使用而不照顧,就會充滿污垢一樣。 這是妳不喜歡的。」
「但我承認,我這個年紀,我會把成就放在前面,若因此而身體付出代價,這是我選擇的。」
「我不會改的,除非我知道,身體的損耗,會影響我工作的效能」
(好個不妥協自己的親密原則)

我也先用鏡子式的反映聆聽,確認我聽懂他的話。
我補充自己的內在:「我就是不想要再照顧這樣的你了。」
「當我越照顧你,我自己越累而不甘心。 我無法讓自己陷入不平衡,所以我只好撤回愛。」
「因為我發現,我不會帶著愛,來做照顧你的事情」
「我不要照顧你,因為我不要增強,你可以只追求成就,而不負責照顧自己。」
「除非你開始照顧自己,當你照顧自己一分,我也會照顧你一分。」
………………………..

同時,他也表達了與我相處的挫折,
當他盡心盡力在晚上把時間給家庭,給家務給孩子,
而我卻經常,因自己過高的標準,挑東嫌西的。
我承認也同意自己的影響,也感受到他的挫折與無奈。
這正是我投注在家庭的付出之餘,所產生的陰影。
在心裡凝視自己內在那個完美與高效率的歐巴桑,對自己嘆氣無奈。

我們有了初步的共識,
他願意試著用不影響工作的小事情,花精神照顧自己的營養和飲食,
我在心裡許諾,找到創意的方式,調整兩人做家事的習慣,以及為自己的完美需求負責。

神秘地,展的臉,因為心思能量回到內在,以力量真實表達,臉變清秀而透亮,
我說:「現在,你的毛減少了…..減少到,讓我可以親近。」

展說:「現在我想抱抱妳,就在這裡。」他調皮地眨眨眼。
我卻害羞,堅持:「不行,不要在這裡,而且你要抽一張愛情占卜卡」

對這爭議,我們無共識,付錢離開。
離開咖啡店,在風裡,我問他:「現在,你已經不想擁抱我了,是嗎?」
「對。」這就是他,多像我認識的他。

接下來,我得去接孩子,並帶樹兒去吃他愛吃的旋轉壽司。
我答應獨自照顧小孩,好留時間給他,獨處與工作。
後來展意外出現,讓樹兒好興奮快樂。

***********************

開車前,我自己抽一張愛情占卜卡,得到的是:「分手」!!
書上說:「如果妳抽到這張,那表示,分開的時候到了。 這是最好的選擇,不要掙扎」
書上說:「這也有可能是特質上的分離,不一定是實質的分離。」

我開著車,心裡覺得可怕,可怕的卡片,以及可怕的「分手」
(其實我翻到的是英文,”Break up” 我還假裝英文不好,不肯相信是這意思)

***********************

那是昨天的事了。

夜裡,我作夢:
夢裡:
我參觀樹兒學校的運動會,孩子們在賽跑,
樹兒的小身體拼命往前跑,超越好多人,
但前方,就是有個女孩,很強的,一直跑第一,將所有後來者遠遠地甩在後頭。

後來,我遺失了孩子,幼稚園的老師,帶著孩子不知跑到哪裡去。
為了找孩子,我路過一大片紫色的草地,好美好美,是個天主堂。
天主堂裡有一群各色人種組成的義工團隊,充滿愛的為孩子歌唱。
夢裡,那歌聲充滿愛,一種世界和平一體的感動。
夢裡,我許諾,我也要成為,散播愛的一員。
眼睛的右方,我看到了孩子;眼睛的左方,我想著天主堂。

我如此詮釋自己的夢境:
那個,一直跑前方的女孩,是我;
那個,發憤追逐的小男孩是展。
在專業的路上,我一直強悍地快速往前衝; 他一直發憤地拼命追趕。
而他,追求成就,正是他30歲壯年的人生議題。
對此,我只能支持,沒有異議。

只是,我再也不想要成為他的母親,
我們之間的原型對應,一直有個《哀怨母親》與《受壓迫小男孩》的關係,
這份關係,遺失了,散失了,不會再回來了。
母親與小孩,分手了。

******************

我們之間,有些初認識之時遺留的糾結,
因為我們是從師生關係轉為戀人關係,
所以他對我過於尊敬,而我過於自我中心。

這樣的能量,到現在用兩種面貌呈現:
〈溫柔照顧者〉與〈愉快的被照顧者〉
〈自覺疲憊而抱怨的女人〉與〈被譴責而產生叛逆與逃脫需求的男人〉
當我說,男孩與母親分手了。
意思是,我將在關係裡,同時收回,
〈無意識就給照顧〉與〈無意識就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的能量。

前者,在我這裡,就是在他不在時,會自動回憶起他昨日的疲憊,臭臉….
會不由得去想,而做些什麼,煮些什麼,改變什麼。
這樣做,也許是個體貼的太太很棒的反應。
但我卻有份期待,期待他會因此而變得健康愉快。
我想,我能給照顧,能煮好東西,但不能把自己的付出和他必須變得健康愉快,立刻劃上等號。
重點是,當他沒有隔日變得有精神和愉快,我就會挫折而揶揄他。
這樣的歷程,與父親壯年就忽然去世有關,我心裡懷著失去老公的恐懼,而給照顧。
這裡,我用TFT(註3),內疚性創傷的情緒,來消散我的能量。
(展每日睡前疲憊挺直躺在床上,總讓我聯想父親在加護病房直挺挺的樣子)

後者,在我這裡,存在一種焦慮和煩躁,類似強迫行為般的自動化。
當我回家,看到廚房或衣物區,先前的工作者遺留的混亂痕跡,我就會心裡煩躁,然後想要,讓他變成一個,有整體概念的整理家務者。 而不是只做其中最主要的項目而不收尾的人。
我用TFT,強迫行為的方式,消散自己在那種情境煩躁的自動化思想。

將兩種能量消散之後,我唱著祝福的吟唱給自己,看見一個畫面:
電影〈嘰哩咕與女巫〉裡,嘰哩咕在女巫的一吻後迅速長大成壯碩的男人
以及背景裡非洲生機盎然的森林,奇花異樹,迅速成長的畫面。

以後會是什麼關係,我不確定。
我想像的,是:〈給照顧時,是出於發自內心的放鬆,被恐懼抓住時,回到自己〉。
我想像的,是:〈像成人一般,理性地討論,共享空間的家務默契。〉

******************

觀照我們倆的親密聯繫,回來了。
當消散這兩股深厚的黑色大繩索之後,剩下綠色樹藤般的連結。

******************

記得昨夜半夜,睡著睡著,發覺自己的手會尋找他的手。
當雙手觸碰時,心是溫暖而放鬆的。

未來,值得期待。

*********************

==========================================

註1:
基本上,吵了多年,默契良好,
我們之間沒有一般人辨識得出來的吵架形式。
甚至音量持平,聲調也平穩,但心裡的感受,真的是吵架。

底下歸納出多年從爭吵到親密的一些回饋:

吵架與親密的衡量標準,大致如下:
吵架 ← ﹡→ 親密
表達受傷,對方無法聆聽 ← ﹡→ 表達受傷,對方能同理,感同身受
各自闡述,沒有交集 ← ﹡→ 一方闡述,另一方會跟隨,角色交換
有許多強烈表達與解釋 ← ﹡→ 有許多真誠的揭露與理解
雙方的故事版本有差異 ← ﹡→ 雙方的說法,能有一整合版本
眼神無法凝視 ← ﹡→ 眼睛可以相互看穿
表情是冷而線條僵硬 ← ﹡→ 表情柔軟有溫度
心是冷、有刺或痛 ← ﹡→ 心溫暖而敞開
疏離或隔閡 ← ﹡→ 有聯繫,可以同在
對開玩笑嚴肅排斥 ← ﹡→ 可以開玩笑,有遊戲成分
將軟弱包在硬殼裡 ← ﹡→ 軟弱外露,內層的心平靜而堅定
身體觸碰會帶來心的刺痛 ← ﹡→ 身體觸碰,會帶來溶解和流動
煩躁、困惑、冷漠 ← ﹡→ 安穩、平靜、溫暖
受傷、憤怒、無助 ← ﹡→ 安全、溫柔、堅定、愉快
主要意圖: ”贏過對方”與”保護自己” ← ﹡→ ”了解對方”與”敞開自己”
自己的傷與苦,企圖要對方負責 ← ﹡→ 願意敞開自問:我能調整什麼
談論焦點:有時岔題,有時針鋒相對 ← ﹡→ 集中在關係裡對方重視的焦點

===========================================

註2:溝通模式,是〈關係花園〉一書的溝通方式,摘述如下:
底下列出溝通的5個要素,也就是溝通時,認真負責表達自己的內心。
另一方,也專心聆聽,而後回應。

《背景》(脈絡)過去的經驗。
進入新情境時帶著的過去背景。 背景是可以轉換的。

《知覺》(五官)看、聽、嚐、嗅、觸摸
形狀、顏色、質地、氣味、聲音。 純中性的刺激,不具意義。
只有經過大腦的解釋才會賦予意義。
卻是與深層內在,以象徵形式聯繫的關鍵管道。
「我看見-----」,「我聞到-----」,「我嚐到----」「我聽到----」,「我摸到-----」

《解釋》(賦予意義)我的信念:思考、假設、解讀、想像、幻想、判斷、猜測
無關對錯,是一個人了解訊息的方式。
關係裡,需要的是核對與澄清。
沒有對錯,只有「意見相同」或「意見不同」
函容不同的解釋,需要的是好奇,與進一步學習的開放。
「我相信----」,「我想-----」,「我假設----」,「我詮釋-----」,「我想像-----」
「我判斷----」,「猜測-----」,「我猜想-----」「我認為-----」

《感受》(身體的經驗):內在血流和能量的變動之經驗的整體。
正向感受:血管的擴張,伴隨溫暖和舒適的感覺
意味著自己選擇的評價,配合背景與解釋,為正的。
負向感受:血管收縮,有緊張、不安的感覺,想要避開對方
意味著自己選擇的評價,配合背景與解釋,為負的。
感受無法真實反映對方的價值,反映的是內在的主觀狀態。
「我覺得-----」,「我感受-----」,「我感覺-----」

《意圖》:我喜歡做什麼,打算做什麼,想要做什麼,將會做什麼
用意志把感受化為行動的過程。
每一個『知覺─解釋─感受』的綜合體,都可能發展成想如何行動的意圖。
但人還有自由抑制和選擇,可以選擇不同的行動。
「我打算-----」,「我想要-----」,「我將會去-----」

《行動》:我喜歡做的事
清楚自己的知覺、解釋、感受和意圖,就容易付諸行動。
可以執行此決定,別人也容易了解我的決定。
此為為自己負責的能力,內在力量會不斷增長。
「我做了-----」

==========================================

註3:
TFT,思維場療法,參考,《敲醒心靈的能量》/心靈工坊出版,一書

台長: MaLi

麗瑾
理書...
這篇文章很棒!
因為有相似的經驗(特別是理性的吵架模式下的心痛感受),
因此很容易透過你的文字,
回想自己在愛情中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謝謝你。:)
2006-10-31 20:08:13
版主回應
麗瑾:

謝謝你,好真心的支持。
看得懂,是因為生命與生命之間,有了聯繫。

我快要找到書寫的精神了,
是與生命呼應,
因為,心很敞開。
2006-11-02 15:49:09
哈克
三十一日的夜晚
幾乎看完這一整篇

幾度深呼吸

有點多懂了一些
似乎,在理書的生命裡,是要如此細緻,才有完整的走過

走著烏龜之路的哈克敬上
好羨慕你,可以這樣走著你的路
2006-10-31 22:35:27
版主回應
哈克:

我們好久不見了,
還真是想念。

聽你說,懂我要如此細緻才有完整的走過。
我又懂自己更多,
我說的是,非要如此細緻,才....

原來,我心裡有個超刁鑽的任性小孩耶~
原來,最難搞的人是自己,就住在裡面。
我習慣與如此難搞的人相處,
個案的抗拒也就從來不是重點了。

哈!
即使留言,都能感受到你的存在
,深情而帶著對生命的敬重。
2006-11-02 15:52:41
簿子
給妳一個笑臉 :)
讓妳放~輕~鬆~
2006-11-01 15:33:56
版主回應
簿子

我很認真,但很輕鬆喔!
我們家,與孩子們玩鬧時的笑,可是超誇張的。

祝你
有很多哈哈大笑的能量
2006-11-02 15:54:07
女工
我是在10/13聽過理書的講座,當時就覺得收穫很多。看了這篇,心裡很感動,因為自己也曾有和愛人冷戰的經驗,當中的心路歷程與理書的心情很像,謝謝你分享了你的對應方式。我是為了他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把煩惱帶到床上來而難過,那幾天我一直在想,雖然我不會這樣,但我要接受他的情感,而不是否定;更重要地是,給他獨處時間,整理自我。後來他也會表達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們就和好了。
2006-11-02 12:23:43
版主回應
我接受他的情感,而不是否定。
給他獨處的時間,整理自我。

是啊,女性在感情之路的自由,這是核心的。
2006-11-02 15:55:35
鳳家
理書:
我好像可以在文詞中發覺,感受那拒絕是沉悶的壓在心口之上。

看到文章好像身置其中,感到有些害怕,害怕心愛的人離自己而去。
感受到了好多好多的屬於自己的哀傷。
發現自己花了許多無謂的控制想將我的男朋友留在身邊,卻是用各種的照顧
將他推的更遠。

而現在只能告訴自己,
離開他就離開了,
從朋友的關係開始,也從朋友的關係結束。

感謝他使我所經驗到的一切,由抽象變具體;
感謝他使我更加認識自己,
感謝他使我有很棒的成長經驗。

感謝他讓我懂得愛的語言。
是他讓我感受到你文章中,些微
非語言的訊息;而
再一次感動,
彷若;再一次與他相戀。

很謝謝理書你願意分享,使我
似乎
更貼近自己。
2006-11-03 04:23:48
版主回應
謝謝
2006-11-03 13:15:26
Jenni
當我在看這篇文章時,心情感覺很沉重,自己也曾走過相同的路,感謝你的分享!讓我學習到如何將遊走在自己身上的情緒更能用思維去分辨,更願意去面對逃避的自己!
對於”關係花園卡”自己已試驗過~真的很準!還有一股驚奇的詭異感~每當我抽到卡片時!
感謝妳準備的課程及個人新聞台及推薦的各類媒體資料!
讓我能和自己的另一半沉浸其中!
2006-11-03 13:12:29
版主回應
真好。
真好。
謝謝你讓我知道。
2006-11-03 13:16:38
Rae
謝謝妳
讓我看到夫妻爭執的本質
雖然我也遇到過相似的問題
卻無法找到正確適合的方法
達到彼此在心中的平衡
可我卻在妳這裡找到了

願上帝祝福妳
2006-11-07 21:49:10
版主回應
謝謝
2006-11-09 15:26:34
flower
「如果我的受傷,是因為自己對關係投入過多,那麼,我減少投入好了。」
...我常常想這句話 從未說出口 也是因為自己做不到 你的文章寫的真好 真高興自己發現了一個好地方 只是目前/現在尚未有心思及心情吸收 :(
2006-12-02 01:29:08
版主回應
每天活著
有每天能面對的”份量”
面對,是份勇氣,也是份力量
2006-12-11 16:08:35
展老師的學生
關係花園ㄧ書,著著實實地影響了我,每每翻開關係花園的書頁,就像進入充滿聖靈的天堂,心裡有許多機哩咕嚕地聲音要急著表達出來,[怎麼可能?有這種關係。][屁啦!有這種人這種關係的話,應該不是ㄧ般人,是如聖人般超脫地瘋子。]

可是展老師、理書老師,我往往卻又再下一秒想著如果能有這樣的人ㄧ起成長有多好,寫到這裡時,忍不住哭起來,覺得昨晚的對話,讓自己受了好大的委曲,我想試著用關係花園的方式進行溝通,卻被對方打槍,ㄧ場衝突裡,我先是坦承自己的恐懼、脆弱,然後得到ㄧ句你太沒自信,談話中,我試著告訴對方我當下的感受,像是我現在覺得胸悶、想哭,對方告訴我有什麼好哭的,不准哭...

當下我請他接受我現在的情緒,[這不是不好的,我需要表達,給我ㄧ點時間,但是如果你覺得我哭會讓你有罪惡感或是其他感受,也請你告訴我,但是請不要叫我不要哭,好嗎?]

他的回應是,[女人只會用哭的,哭哭哭是能怎樣,ㄖ子會比較好過嗎?這樣誰跟你談得下去,不用講了啦!妳就是這樣,不能溝通,我們差這麼多歲,我比妳年紀大,了解的ㄧ定比妳多,看妳這樣真的很幼稚,妳沒辦法認同我講的話,那就分開好了。是妳嫁給我,不是我嫁給妳。妳不聽我的,還能聽誰的。我已經很好了,別人的先生還會讓老婆出去讀書嗎?妳永遠都是不知足,什麼事情妳都覺得不滿,妳是希望我早死嗎?,永遠給我找問題。我辛辛苦苦為了整個家付出,我這樣忙,妳還要找我麻煩,有什麼好談的,就沒什麼事,講來講去還不是要我愛妳、你愛我的,我就跟妳說過我沒有不愛,這樣不就好了。哪裡還有那麼多要求啊。]

以上是ㄧ小部份的對話。
我的心被砍到一種支離破碎的地步,但是因為心冷到一種境界,所以被砍也不太痛。

我暫時放棄維持關係,放棄自己在這種環境中的存在。心裡想,或許當個藝妓,還有小費可以拿。關係花園裡開不出花,只有一堆雜草和爛泥。
2006-12-09 09:52:37
版主回應
你的留言
讓我思考更清晰,有份地圖
也許這一週,會有空寫出來,
幫自己做個整理。

我們的演講有十場,
專心在關係花園只有2~3場
前面,講「自我關係」或「鑽石途徑」
是打底子用的。

中間,還講了,家族星座排列,
為的是看見更大的地圖。

後面,講力量與能量,
是更根本的東西。

慢慢來,慢下腳步,
你現在感受到的感受,
是自己的詮釋造成的喔!
2006-12-11 16:11:09
M
在還無法調整兩人的關係時
可以先退回朋友的階段嗎?
照顧與被照顧,雖然是個體設想的,未必真實
但是,尤其是遠距離時
不能確定、不能掌握的感覺,令人疲憊
甚至會厭惡自己不要要求對方的心態
所以,能不能先回到原點?
能不能先解除愛情,先回到朋友,甚至是師生關係?
2008-12-25 21:12:58
版主回應
人心,很幽微複雜。
無法奢望一個,沒有複雜或投射的愛情。

除非,兩人都在修行中。
都有覺知,與放下,的訓練。
2008-12-26 16:15: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