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05 10:04:38| 人氣7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聆聽 050805/3yr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旅行前幫樹兒買了給他玩水用的塑膠拖鞋。
在礁溪的溫泉飯店裡,
下樓泡湯前,我跟樹兒說:「換上新的拖鞋,不怕水喔!」
樹兒堅持穿他的舊拖鞋(愛穿舊鞋舊衣是這孩子從小的癖好)
「樹兒,你的冰淇淋拖鞋是皮的,怕水。」
孩子依舊堅持「我穿這雙就好。」
他堅持了幾回,
我看見他直挺挺的站在門邊的堅持樣;
忽然說:「樹,你是不是覺得你長大了,什麼都懂了,都可以自己決定,不用聽媽媽說話了?」
孩子很大幅度用力的點頭,眼睛裡有了閃亮的神采。(這一瞬間,展也用的閃亮眼睛看著我)
於是我說:「那這樣吧! 你自己決定,媽媽只是讓你知道,皮的拖鞋泡了水很難乾喔!」
孩子自己動了,「我要穿這雙」雙腳套上了新的海灘拖鞋,三人輕鬆地下樓去。

********************
聆聽,讓與人互動的生活裡,變得流動而接觸,少了許多對峙與衝突。
********************

現在回憶起與樹兒的互動,在他滿3歲以後,最常用的居然要用到”勸說”。
真是有趣,孩子只是長大一丁點兒,有了自己小小的意見,就已經要動到”勸說”﹍﹍看來親子協商這條路,這幾個月只是個序曲而已。

於是我提醒自己,聆聽、聆聽、聆聽﹍﹍
把聆聽擺在最前頭,當作溝通的先鋒部隊吧!
聆聽或正式稱為【積極聆聽】,是一種帶著同理心的反應方式,以反映出溝通者當下的思緒感受以及各種內在訊息為主。
這不是我們平日說話的習慣,平日說話以”自己的表達”為主,而聆聽的反應則以”觸碰對方”為主要焦點。 (表達在親職溝通裡也非常重要,留後待述)
平日說話相較於聆聽可能是這樣的:
孩子:「我不要吃飯了。」父母:「可是你才吃了半碗,再吃幾口吧!」
孩子:「我不要吃飯了。」父母:「你是說現在不想要作吃飯這件事情? 還是只吃一點點你肚子就飽了?」
聆聽是一種核對,確認孩子的內在狀態之後,再繼續往前; 於是孩子的兩種情況,往下走的情況也會不同:
「原來你現在想玩,所以不想吃飯了啊~ 媽媽的需求是這半碗飯要在半小時內被你吃掉,你有沒有辦法可以想?(看一下,長針指到8的時候)」
「喔~你的肚子今天比較特別,一點點就飽了。 那媽媽相信你。 如果從現在開始到晚上10點都沒有東西吃,你的肚子也沒關係,對不對?」

聆聽後的反應是每個父母的教養風格,
支持我如此反應背後的大原則是:
1) 尊重孩子此時此刻的感受
2) 需要以及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同時承擔後果
3) 相信孩子有能力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2歲以上)
但若沒有聆聽當先鋒部隊,通常這樣的互動會根基不穩。

*********************

作親職教育多年,知道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大原則,對許多父母而言卻困難萬分。
我在專業工作或日常交往時的聆聽非常神,但到了自己家裡,面對老公和長大的兒子這大小男人,卻常常用不出來。
用不出來背後主要的原因是,”其實自己也想要被對方聆聽”
因為聆聽是一種”被看見”,是一種”被關愛”,是一種”被尊重”,被對方當成互動的主體,專注地用人性的方式當成一個獨特的人來互動。
而在日常生活裡,老婆和老媽的角色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功能角色。 對話時我往往只是,「老婆」、「孩子的媽」或「媽」

與老公的關係裡,當我們兩不察,掉入了以角色功能為訴求的對話關係裡,往往失去人與人交流的美麗與創作感,溝通時少了細緻的溫柔與觸碰﹍﹍ 尤其在有一堆瑣碎事物要累壞的兩人要完成的晚上。
在與孩子的關係裡,因為在心裡為孩子想太多,自己過渡付出了(忽略自己的疲憊或私我的需求),於是在溝通時視孩子為”理所當然得順從我的小人兒”,因為心裡想的是:「我都是為你著想啊!」

在與老公的關係裡,我有聆聽自己,但卻期待他來瞭解我明白我,或不用開口就自己把家務事給做好了。
在與孩子的關係裡,我常常忘記聆聽自己,掉入一個給予者的角色,忘記自己也是個完整的人。

這兩個習性,一個是期待自己是個永遠的孩子而老公是個無微不至的好父親; 一個是期待自己是個完美的好母親而孩子也會是個健康完美的好小孩。
即使我平日觀念這麼多元、對自己與孩子這麼寬容﹍﹍ 在最底層的陰影裡,還是跳不出人類潛意識裡”完美家庭”的特大大號幻想裡。 童年裡未滿足的各種遺憾,經常在成年後的家庭互動裡也嘎一腳。

因為這樣,所以我在家庭裡還是有許多無法聆聽的時候。

**********************

感謝讀者們的觀看,增加我繼續書寫的動機,也因此我能日日觀照自己內在所有的雜質﹍﹍﹍於是更能放鬆地去聆聽老公與孩子了。

用聆聽當作基調的生活裡有許多幸福的味道。
聆聽的原則是:「先聆聽自己,但允許世界的多元性與各種可能發生」於是可以很神地去聆聽孩子、甚至是老公。

台長: MaLi
人氣(7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教孩子:心胸開闊 |
此分類下一篇:【親職篇】:說哭 050812/3yr4
此分類上一篇:叛逆與權力需求 050804/3yr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