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5 13:50:23| 人氣8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協,文藝作家的母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協邀稿]10.01.31前交件

文協,文藝作家的母親

 

--親愛的文藝之母,六十歲生日快樂

 

/林煥彰

 

年輕時,我很苦悶;因為小學畢業後,沒有升學,在農村當了兩年牧童,做了些農事,就離開家鄉,到台北謀生。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基隆一家家庭式肉類加工廠當學徒;那時才十五歲,心智未開,懵懵懂懂,無憂無愁。第二件工作,在公家機構;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單位--台灣肥料公司南港廠。這時我已十六歲,突然開了竅,知道什麼叫委屈,什麼叫自尊,什麼叫羞恥,什麼叫面子問題……因為這個工廠相當大、相當現代化,多數員工都經過嚴格招考才錄取任用,各個看來都很優秀、很自傲,我沒有學歷,是搭父執地主土地受徵收、保障工作權之便車而謀得一份工作:從清潔工幹起,自覺羞愧不已,心理受創甚重,自然感到前途渺茫,不知如何是好?人生的意義在哪裡?甚是徬徨。

 

好在當時工廠經營、管理政策,相當重視員工在職訓練和休閒活動;福利單位成立很多社團,娛樂、進修兼顧,鼓勵員工利用工餘時間,依據個人意願、志向、興趣,選擇參加各社團活動,眷屬也可以參加;藝文風氣鼎盛。

 

那時,我同時參加兩個社團,與文藝有關:即西畫班和國學社。在西畫班學習素描、水彩、油畫;在國學社讀古文觀止,聽名家演講;小說、散文、詩歌(古典、現代)都有。西畫老師,聘請師大美術系教授;先後接受國畫家鄭月波、西畫家張道林指導;每周上課一次,長達六、七年之久。國學社請的也是名師、名家,如陳紀瀅、趙友培、紀弦、王藍、上官予、朱西甯、司馬中原、段彩華、鄭愁予等都受邀做過專題演講。

 

從那時起,我對文學、繪畫產生了興趣。

 

後來入伍當兵,服役兩年,我也未中斷;在軍中,我參加馮放民創辦的中華文藝函授學校,繼續進修散文和詩歌課程。

 

退役後不久, 1965年秋天,我參加中國文藝協會「文藝創作研究班」詩歌組研習,為期六個月,每周上一次課;晚上六至九點。詩歌組講師,包括宋膺、鍾雷、瘂弦、鄭愁予、上官予等;他們授課、指導寫作、批改作業,都相當認真;我的同班同學,有林鍚嘉、施善繼、黃彬彬和她的先生蘇武雄(醫生) 等十多位。研習上課地點,當時位於水源路新店溪河堤旁邊的文藝協會會所;相當寧靜,誠有文藝氣氛的感覺;應該說它就是「文藝聖地」吧!

 

記得「文協」的家,附近有座木造橋,橫跨新店溪,通往中永和,名叫「川端橋」;這座橋名,我老會把它和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聯想在一起,印象頗深,感覺滿好。不管是否與日本或「川端」這姓氏有無關連,自己愛上文學,就想當然一廂情願的,至今我的骨子裡總還是下意識把它們聯想在一起,卻又從來也懶得去認真探究,它和川端康成有何因原。這也就是想像的美吧!我喜歡這份想像。

 

「文藝創作研究班」結業後,我開始投稿,正式進入詩壇摸索,結交詩友,把每位詩人都當成學習的對象。此後,我就未再參加任何有關文藝寫作的研習活動,也從此自我認定:中國文藝協會就是我的「最高學府」,我的「最高學歷」就是中國文藝協會所發給我的「文藝創作研究班」詩歌組結業的一張證書。

 

當然,這種「學歷」資格是不會有人承認的,不能拿它當求職文憑,但對我而言,其實質意義卻相當高,超過任何可資利用的文件。其實,在我這一生當中,我也從未在意自己有沒有學歷;找工作、謀生,我自己知道如何避免沒有學歷的尷尬問題,尤其寫作、投稿,從來也沒有人要我附上學歷證件。自然,我就認定它是我的「最高學歷」;它和我的寫作有極為密切的關係,而且,我寫詩一寫就超過五十年,又一直以寫詩為主,從來也不想要換其他文類。

 

在我記憶裡,五十年前的「文協」,她就是「文藝的家」,也是「文藝的母親」;她培育一代又一代,各式各樣文藝創作人才和愛好者,她就是各項文藝創作者和愛好者的搖籃和母親;她在我的腦海中,我想如同和我同年代出現、喜愛文藝的人一樣--

一提到「文協」,就會想到張道藩、想到陳紀瀅、想到王藍、想到宋膺……;也一如這一甲子裡的台灣文壇發展:

一提到「中副」,就會想到孫如陵、彭歌……

一提到「聯副」,就會想到林海音、平鑫濤、瘂弦……

一提到「人間」,就會想到王鼎鈞、桑品載、高信疆……

一提到「華副」,就會想到蔡文甫……

一提到「文壇」,就會想到穆中南……

一提到「野風」,就會想到師範……

一提到「新文藝」,就會想到王璞、朱西甯……

一提到「幼獅文藝」,就會想到朱橋、瘂弦……

一提到「自由青年」,就會想到梅遜……

一提到「中國語文」,就會想到趙友培……

一提到「現代詩」,就會想到紀弦……

一提到「藍星」,就會想到覃子豪、余光中……

一提到「創世紀」,就會想到洛夫、瘂弦、張默……

一提到「現代文學」,就會想到白先勇……

一提到「筆匯」,就會想到尉天聰……

一提到「純文學」,就會想到林文海音……

一提到「九歌」,就會想到蔡文甫……

一提到「青溪」、「書評書目」、「爾雅」,就會想到隱地……

他們提攜、栽培很多文藝人才,台灣的文學大花園裡,才有了今天繁花盛開的美景。

 

愛上文學、藝術,我算是幸運的;做為一個「文藝的家」、「文藝的搖籃」、「文藝的母親」,中國文藝協會在五十年前就栽培了我、給了我不少呵護和照顧;而在詩壇上,我也是幸運的,一路都有很多前輩、詩友成為我的貴人,也有的成為我精神上的恩師。

 

我曾經拿過「文協」的文藝獎章,那是民國五十九年第十一屆的「詩歌創作獎」;當時我才三十一歲。通常我說自己是從二十歲開始寫詩,其實我到民國五十五年才正式投稿、發表詩作,嚴格說來,那時我還只是一個新手,這個文藝獎章的殊榮頒給我,我自己體認它的真正意義是:一位慈愛的母親給她疼愛的兒子一顆糖,是很大的鼓勵,是我幸運,不是自己有什麼樣特別的成績;我一直自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最普通的平凡人,長久以來只有默默學習,從不中斷的耕耘而已。至今,我仍以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精神面對文學寫作這件神聖的事。

 

每個孩子都需要有位母親悉心呵護和照顧;每個愛好文學、藝術創作的人,也一樣需要有個真正能夠長期呵護、照顧、培育他們的「文藝的家」、「文藝的母親」,我們這個國家的文學,才有希望一代又一代得到更好的承傳、繁衍和發展……

 

今年,適逢「文協」創會六十周年,走過第一個黃金的一甲子,我謹  恭祝「文協」母親,六十歲生日快樂;我的親愛的「文藝之母」,健康、長命百歲。

                                          

 

(2010.01.22清晨-天還未亮.寫於研究苑)

台長: 林煥彰
人氣(8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鳶鳥銜魚
此分類上一篇:談小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