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4 12:00:49|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沉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沉默
作者:遠藤周作
出版:立緒

遠藤周作是我滿喜歡的日本作家,先前我看過其最後的作品《深河》,是以日籍天主教神父去挑戰西方世界神職人員對於異教信徒的排斥,其認為神的愛是無私,亦是無所分,無所視於其他神職人員對他的輕蔑,選擇用自身對耶穌的崇敬去仿傚耶穌無私的奉獻。這一本《沉默》則是稍早期的作品,其主旨是用來反抗歷史的沉默,探索神的沉默。這兩本書也是遠藤周作畢生最滿意的嘔心瀝血之作,遠藤先生過世時,家人尊奉遺言將這兩本書放入棺中陪伴遠藤。

《沉默》發表於1969年,是探討基督宗教在東方社會紮根所面臨到的禁教問題,也闡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故事是發生在德川幕府時代禁教令下長崎附近的小漁村,一個葡萄牙籍耶穌會教士潛入日本調查恩師遭受「穴吊」之刑而棄教一事,這事情在當時的歐洲教會,認為是個人的挫敗,也是整個歐洲思想、信仰之恥。在尋訪過程中,透過信仰與批判;聖潔與背德;強者與弱者;受難與恐懼;超脫與掙扎,兩難困境不斷的重演,讓年輕的葡籍祭司對長久以來深信不疑對基督的信仰,進行更深層與現實的思索,最後他也走上恩師棄教的心路歷程,悲憐穴吊者為其受苦呻吟而形式「棄教」,並重新詮釋對於天主信仰的價值─神並非一直沉默著,只是祂選擇陪伴受苦。

遠藤在《沉默》中也首次以「母性宗教觀」來表現耶穌圖像的描述,有別於西方或是一般人所認的父性宗教。他用「悲傷溫柔的眼神」,「奪眶而出的眼淚」…試圖用諒解與鼓勵的方式代替剛強堅毅的強者形象。

另外,弱者的復權與母性的宗教觀結合,主張了弱者也有其存在的價值。神父對於棄教者的輕蔑與斥責,認為因軟弱而棄教者吉次郎猶如猶大背叛了耶穌,卑下而骯髒比惡人猶不如,但是在經過心路歷程的煎熬也中能體會耶穌對於猶大的心境:「世上沒有所謂的強者或弱者,誰又能斷言弱者一定不比強者來得痛苦。」最後應吉次郎之求,聽他告解,也衷心為他祈禱「安心的去吧!」

最後,遠藤周作也探討了天主教在日本社會扎根的問題及形式改變。從司祭洛特里哥與恩師費雷拉的精采對話當中道出了遠藤周作對於天主教在日本的獨特看法:費雷拉稱「天主教之所以滅亡,並不是你們認為的是因為受到禁教或迫害的緣故。這個國家存在著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天主教的某種東西。」「日本為無底的沼澤地,樹苗在這裡根會腐爛,葉會枯萎。」「你們信奉的神,在這國家就像倒吊在蜘蛛網上的昆蟲屍骸,只有外形,已失去了血和實體。」「日本人把上帝和大日混在一起,把我們的神依照他們的方式加以扭曲,變化,製造出另一種東西。語言混亂消失後,這種扭曲與變化仍持續進行…,日本人信仰的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扭曲後的東西。」讀到這裡,讓我們想到當我們學習並引用西方政策全盤移植到我們社會時,為何會產生質變的問題。

長久以來我也一直對於「神」是否存在而感到質疑,冥冥之中彷彿有未知的力量主導宇宙的運行,如何證明神的存在?似乎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無法用肉眼直視,但是「神」透過我們的人生,告訴我們祂的存在。我們默禱,像祂祈求,得不到具體的回應,但神不是一直保持緘默著,祂是以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作用」回答我們。無論你信仰的是耶穌或佛祖,我相信真誠的信仰產生的力量是足以支撐人的勇氣去實踐許多困難的挑戰或平撫挫折與悲傷的心緒。

台長: 安雪麗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