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3 23:11:56| 人氣1,51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永遠的金門 [攝影:周民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月夏日。安靜。在安靜中,我彷彿聽見風吹過樹梢的聲音。
我左手攀著樹枝,右手緊握著高感度麥克風,身上斜背著錄音機,慢慢踏進漾著水的淺草區;我全力傾斜著身體,將麥克風一吋吋更接近水面。湖面,漂浮著相互糾結的水草;水下,穿梭著嬉遊的魚兒;湖邊,木麻黃樹上停棲著八哥、喜鵲、鵲鴝。兩隻蒼翡翠站在枯枝上互相理著毛,一對小鷿鷈嘰哩哩橫過水面,突然,一隻玉頸鴉呀呀呀地凌空掠過,直落向湖那邊的燕尾馬背脊。耳機裡,小學生下課嬉鬧的聲音遠遠傳來,接著是一部摩托車噗噗噗的駛過,然後,一切又回歸寧靜。

   我就像一個專心練功的女子,屏氣凝神,把全部功力放在我的雙耳……於是,在這片安靜中,我聽見了此起彼落「啵啵啵」的聲音,細微,但持續。
風微微吹,陽光不小,這可是我幾天來衷心期盼的天氣,因為天愈晴,我想錄的聲音就會愈旺盛,若是迢迢千里來到此處,卻碰上了個陰雨天就慘了!這聲音不但需要艷陽,還只在夏日出聲呢!

   我錄過許多聲音:鳥的、蟲的、獸的、風的……唯獨沒有植物的;會發出聲音的植物並不多,眼前的這個是一種,而且是到了這裡才找到!去年,它還舖滿了這裡的兩個池子,今年不知何故,只剩下眼前這小小一方水面上還見得到,如果錯過今年,我不知道明年是否又得重新找起?

我在錄的是:聚藻在夏日成熟的種子迸跳的聲音。

   聚藻是一種水草,長長的莖可以蜿蜒蔓生一、兩公尺,一路從泥地爬到水裡;它在水中縱橫交錯,交織成一張網似地把水面映得翠綠。春天時,它也會開些只有兩毫米大小的花,初夏開始,成熟的果實就會藉著迸跳的力量躍出。迸裂時,它彷彿在掌握著只有一次的機會而全力演出,於是一聲聲的「啵啵啵」就會在看似寂靜的水面響起,你可得仔細聆聽……。
金門是一個人文、自然皆美的地方,只有一萬多公頃的面積裡,卻有二十一處古蹟、四百二十六種植物和二百四十種鳥。初到金門的人常常一下子就被那蒼鬱的林木和大不同於台灣本島的景觀所吸引:古樸的老宅、充滿傳說氣氛的風獅爺、美麗的風水池、木麻黃夾道的幽長公路、還有戰地氣息濃厚的軍事據點。春天裡,四下盛開的是黃色待宵花;夏日,帶著一身閃亮藍光的栗喉蜂虎來此度暑;秋天,高粱在風中搖曳著飽滿的金色穗子;冬日,許多本島少見的冬候鳥毫不畏人地在路上覓食;海角一隅的金門多麼豐富,教人又驚又喜。

   是什麼樣的過往造就了今天這般模樣的金門?

早在一千六百年前的晉朝,就有蘇、陳、吳、蔡、李、顏六氏因為避禍遷來金門,在小小的島嶼上經營起了家族聚落;舊名浯洲或仙洲的金門此後雖然住民依然不多,卻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歷經戰禍:比如滿清為了剷除鄭成功,兩軍曾在此交戰、民國以後這裡海盜不斷、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登陸佔領此地、民國三十八年起國共內戰這裡也是主要戰場……。

   這個蕞爾小島因為地處扼守之要,在這些事件中都不曾缺席。戰爭,是這樣的耗盡資源:不論是清朝與明鄭互決時的「堅壁清野」之策,或是國共交戰時的連續砲轟,金門原有的蒼綠少了、禿了。

   直到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國軍大勝,戰事歇息裡金門的軍民才有了為土地療傷、復健的機會。當樹木漸漸長成時,金門也開始改變:冬風吹起時,黃沙不再狂飆;夏陽炙曬時,人畜有蔭可躲;然後,野花野草舖蓋了大地,飛鳥於是可以來落腳避暑避寒;蓄水更豐、作物收成、人丁漸漸興旺,金門越發透露著質樸豐富之美。

   除此之外,因為環境特殊,金門實施戰地政務,這使得人為干擾絕少,不但保護了動植物自然環境,也保存了許多人文古蹟,當台灣在絞盡腦汁平衡環保與經濟的比重時,金門卻以神話一般的姿態展現了它從來不曾失去的原貌。所以,在金門,我們可以看見帶著異國色彩的南洋式洋樓,也可以拜訪純中國式的家廟和宗祠;我們可以聽見野地裡稀有鳥類的鳴唱,更隨處可見在地留鳥在天空中飛掠的美姿;春日時各類禽鳥開始築巢育雛;秋日時北國野禽來此報到;白天我們可以欣賞到遍地自生自長的野花,說不定在暗夜裡觀星望月時卻瞥見了水獺無聲的梭巡!

   海角的金門,一派悠閒、安然與自在。

但金門漸漸不同了。

   民國八十一年,金門終止戰地政務,八十二年開放觀光,八十四年成立國家公園,前線的神秘面紗一旦揭開,觀光客旅行團就蜂擁而入了。

民國八十五年我初到金門時,有著兩道壕溝的水泥大路和木麻黃夾道的景觀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村落裡,老式的雜貨舖也教我目不轉睛。夜晚,沒有路燈的夜空星星特別璀璨,更別說清晨四下響起的鳥唱和傍晚炊煙裊裊的農家畫面有多動人。路邊,處處掛著雷區標誌的野地出出入入的竟是環頸雉,隔著小灌叢叫喚著的赫然是噪鵑,田地裡隨風送來四聲杜鵑唱詩班的歌聲,而擋在車前埋頭進食不肯離去的,是貪吃高粱的花嘴鴨!金門,真讓我著迷,我一次次乘著飛機,來安放我在塵囂中不安的靈魂。

   一幌四年過去,金門一點一點在改變:為了方便大遊覽車,壕溝加蓋、路樹剷去、路燈立起、柏油鋪上,水泥大路漸漸變成和台灣一樣的柏油大路;掃去地雷的野地開始有一棟棟的洋房、公寓和旅館,野鳥可以棲息的野地在減少,便利商店以超快的速度出現,村落中的小雜貨店卻等不到因為開放觀光湧來的商機。小店裡,我和店主人話家常,他悶悶的說:「老主顧阿兵哥回去了,觀光客也不會來照顧我們,看起來,生意更難做了!」

金門愈開發,遊憩資源就愈豐富?前途就愈燦爛?金門愈繁榮,商機就愈大,生活水準就愈高?金門的年輕人因為求學就業不得不揮別老家,外地人因為投資就業而住在金門,是誰才有資格為金門說話?什麼說法才是最中肯的意見?如今的金門變得是好是壞?誰知道?

   我只知道:

   金門吸引人的特質就在那份台灣本島已經找不回來的古樸的美,金門讓人回味再三的就是那令人處處驚嘆的自然生命,如果這些都不再了,金門變得和台北或高雄一樣的時髦,那麼我又來金門追尋什麼?沒有吸引我一再前往的因素,是否也一樣不再吸引別人?那些用時光才能成就的所有美麗的自然和歷史資源,也是最吸引人的觀光和旅遊資源,難道是金門通往未來的路上應付出的代價?

   金門,古樸美麗安靜自然生動的金門,才是我心中永遠的金門。

台長: Lico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51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金色的小島-金門 |
此分類下一篇:電話不到的地方
此分類上一篇:離島的離島

CHEN
李可
我是金門的秀竹,無意中進入你的網站空間,分享了你和周大哥的作品,很高興我們一起關心金門、分享金門、珍愛金門。
2006-06-17 17:05:32
版主回應
秀竹姐:
謝謝你來留言鼓勵,說金門,您比我更內行,希望您也給我指正。
九月起我會更常到金門,到時也許還有許多需要您指點的地方哦!
2007-05-01 20:57:05
無力的金門人
豐富的觀察和細膩準確的描述,如果不是因為對這一切生命種種的由衷之愛,怎能如此平實美麗又動人.細膩溫柔的母親生就細緻體貼的女兒,自是天經地義.然而勤懇樸實的金門祖先留下的勤懇樸實的大地,為什麼卻在好高鶩遠的”國際化”策略與財團勢力下粗暴無文甚至失序的”開發”殆盡?我們開的是文化?還是發的祖先財?向錢看齊向台灣看齊巷廈門看齊向世界看齊後,金門還剩下什麼?一切美好的流失,該反省誰有資格焦慮還是誰有資格守護?為什麼大部份焦慮的人都只能默嘆無力守護流失中的美好呢?
2006-10-30 15:16: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