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17 16:46:54| 人氣1,0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的制憲路線 我的忍耐極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10.15 中國時報
我見我思 路線的矛盾
林淑玲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3101500197,00.html

民進黨執政三年,掉了三個邦交國,外交部長簡又新無可避免又被叮得滿頭包。這裡不是在幫簡又新講話,高層既然決定這樣的國家路線,找神仙來當外長也沒用。就像兩岸經貿的結打不開,不能全怪財經首長一樣。

台灣當前的問題,看似複雜,用樹狀結構呈現,就一目了然。最上層是「去中國化」的國家路線,接下來就是整齊排列的第二層分枝,包括外交遭中國打壓;兩岸軍事緊張;軍費支出龐大;被區域經貿組織孤立;兩岸無法進行產業分工;企業西進造成台灣失業率高升;中國非法移民日漸嚴重等等。

第二層分枝之下,還可以畫出第三層分枝、第四層分枝,層層而下,最後每個分枝都會穿透到普羅大眾的生活,一般人的食衣住行。

民進黨和部分推動制憲、建國人士,多數都不願去面對這種以樹狀結構解析台灣問題的模式。志在建立「台灣國」的前總統李登輝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信心滿滿地認為美國會保護台灣安全、中國不可能在二○○八年主辦奧運之前輕舉妄動,「台灣是安全的」。

將李登輝的論點放進台灣問題的樹狀結構來看,他的立論如果是成立的,充其量也只能解決第二層分枝裡的「軍事威脅」一項,無助於其他問題的解決。更何況,兩岸關係是動態的,「去中國化」不等同於獨立,一旦台灣走上李登輝路線,最上層的國家路線有了改變,樹狀結構第二層不會變嗎?

民進黨政府總是一相情願認為,國家路線可以跟內政、外交做切割,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政府樂觀的認為,台灣可以經貿實力穿透政治魔障,卻不願承認政治的結打不開,經濟會被拖垮。右手寄望趕快把經濟景氣帶上來,左手卻把新憲炒得熱滾滾,自己玩得不亦樂乎,企業界卻滿頭霧水。

講得現實一點,中共杯葛我與美、日、新加坡等非友邦簽定自由貿易協定,與大國平起平坐,又不斷從台灣有限的邦交國名單裡挖牆腳,都是現有兩岸關係下的結構性現象。政府要推動新憲,就要有本事搞定內政、外交,特別是關係到人民肚皮的經濟。否則,自己就得多考慮、考慮。

台長: 威利
人氣(1,0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