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15 17:23:18|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要東亞視野?還是要凍蒜是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10.14 中時晚報
東亞視野
中晚社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30514+132003101400777,00.html

當台灣的政客為了選舉而天天搞民粹、不斷內自視、內鬥的時候,民眾更需要一種大視野,去超越那些小鼻子小眼睛的政客。

刻正在新加坡舉行的東亞經濟高峰會議,正有此種功效。昨晚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與台北市長馬英九對話中所談的觀點,實有值得台灣省思之處。李光耀認為兩岸問題應留待歷史去解決,當前的最大問題是發展經濟。尤其中國2008年主辦奧運,2010年主辦世界博覽會之前,是最佳的商機。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不但吸引外資,在國內經濟、消費增長方面都很突出。他認為東協只有五億人口,與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比較,唯有提供投資者更好的選擇才能相抗衡,否則勢必被中國擊垮。

李光耀的東亞觀點,也正是台灣最好的寫照。台灣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資源比東亞更貧弱,若不能利用中國大陸崛起的契機,站在巨人的肩頭發展自己,將很快消失在巨人的陰影下。因此2008年至2010年以前,若台灣善用大陸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位置,以台灣居於亞洲轉運中心、社會自由開放、經濟管理透明度高的優勢,當可成為外資投資中國的跳板。這對台灣營造亞太營運中心是最有利的。這就更營造兩岸的和平與和諧。

反之,若台灣刻意與中國對立抗衡,政治正確、民粹主義搞得比科技管理、經濟專業更高漲,連赴中國投資都被冠上賣台的帽子,而大陸科技人才來台也處處設限,防人才如防間諜,則台灣的格局有多大,就不難想見。連五億人口的東協都知道不能和火車頭對抗的原理,台灣卻夜郎自大至此,這種格局,如何帶領人民走向二十一世紀?

台長: 威利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