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發文起源
近來本人因為去了巴哈三國版搜尋攻略,意外發現了一種現象。就是部分盲從者的自我的催眠與自欺欺人。他們明顯的排斥正史,積極以小說情節造神,更不顧格局的利用特權來左右版眾意志。
巴哈有一種網友認定肯定發文者的賦予,名為GP。其版的造神主義者,因不滿有不少人給予我這些認同,竟然不服者運用私交與特權關閉它人賦予我的認同。當時我非常不服與不解,為什麼他們擁有不少知識者,卻極力於造神運動與排斥歷史的作為,他們為了偶像的完美,以正史未可盡信為由,來合理於一切造神與歌功頌德。
連番車輪之後,甚至汙蔑偶像的對立勢力。貶郭嘉為虛名、批評他是奉承猜測之人。又言曹操殘暴無道、孫策、周瑜強擄二橋,還極盡所能的神話趙雲,稱他兼備智仁勇義猛,這樣的極端對比,讓人感到瞠目結舌。
的確,趙雲是一位盡忠職守又定位明確的良將,但神話過後,趙雲究竟是人、還是神?
但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這當中的道理了。
壹 理智與好惡之間,人與神的迷思
人追逐偶像,是因自己的無能為力、轉變成寄託與幻想的一種追尋。但是幻想破滅之後,寄託的夢應該如何依從呢?
這時,就開始淺意識的自覺,與自主性的催眠開始較勁。
理智勝了,明白了原來名人也是人。
理智輸了,找尋一切合理性的論述與資料,極力合理神話故事的一切。
人,一定有其優劣。韓信用兵如神,卻敗於感情,拒絕部下之言,不願背離劉邦,終於冤屈死於女人之手。
馬超有縱橫三秦的韜略,卻少了服人心的人格與遠見,終於後半生有名無實,又家族盡滅。
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統兵之能,軍略佈署,就不如韓信之能了。
劉邦厚顏無情,又無德才缺。但個性上的面厚心黑,讓他得了三傑之助,進而統一天下。
諸葛亮佈署戰陣,讓司馬懿為之欽佩。無奈因不具備司馬懿與生俱來的心狠與厚顏,終於還是枉死五丈原。
成王敗寇來說,誰勝誰負?過程上、結果上,諸葛亮都敗了。
這時後沉醉於諸葛神話的人,就開始了一種合理失敗的論調。
假如讀了『諸葛亮對法正奇謀的敬佩』,就說評價不可當成歷史評論的參考。
但是如果讀到了『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認同稱讚』,就說司馬懿都承認不如諸葛亮,所以司馬懿不如諸葛亮。
這就是明顯的雙重標準。也是兩種意志的對立之下,做出選擇欺騙自節己的決定而已。
其實,司馬懿能利用蜀漢的糧缺弱點,以逸待勞,更能避開虛名的挑釁,諸葛亮敗得不冤枉。
這時的媚蜀揚諸葛之眾,只能又打起一陣用國力差距來比較的方式,來繼續維護偶像的十全十美。
想想看,立場互換的話,諸葛亮就不會以逸待勞嗎?
所以諸葛亮的失敗不能以敵強己弱為由,來包裝失敗。居於弱勢而不思一搏,等於只是延後了國家滅亡的時間罷了。
再多的理由,也改變不了失敗的事實。再多的藉口,也無法證明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智者。
諸葛亮的確是千古難得的一位智臣名相,但他是人,不是神。他有優點,如巧思,佈局。他有缺點,如過度謹慎,事事求完美。
他事必親躬是一種責任的表現,但也是一種不理智的作為,過於道德與流於繁瑣成了他敗於司馬懿之手的致命原因。
貳 不合理的造神與不公正的盲崇
中國歷史上,優秀而盡本分的將領太多。
戰無不克的大將白起、沉穩老練的智將王翦、用兵如神的名將韓信、馬革裹屍的義將馬援、用兵善謀的漢將皇甫嵩、震撼孫吳的猛將張遼、暗襲魏營的勇將甘寧、威震金國的棟樑岳飛與韓世忠、沉穩低調的明將徐達、為救士兵而受凌遲處死能不吭一聲的翼王石達開、忠義枉死的孤臣袁崇煥、讓史達林不惜願以師團交換的軍神林彪..........等
細數不盡的名將,更豐功偉業的壯舉,為何在他們眼中,始終不如一位受到小說渲染而神話的趙子龍?
為何歷史學家為做評論名將的名單之中,幾乎沒有趙子龍的名字?
趙雲的空營計在這些盲崇者眼中,好像是天下無雙的偉大成就,好像是當代最優的智勇表現。甘寧的二分獻策與震驚關羽、陸遜父子的一生忠義與保全孫吳、呂布的轅門射戟、曹仁與張遼的衝殺敵陣救兵卒、太史慈的麻保彎弓展神箭、孫權的草船借箭,似乎全不如趙雲的小說形象。儼然趙雲是中國的真田幸村一般。
更甚者,還以官職來貶低關羽,抬高趙雲,不思考時代與君主的官位不同。這種幼稚的思維,讓人感嘆盲目之人的無知與可悲。
關羽往生之時前,位為前將軍。趙雲最高曾任至征南將軍(取至於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趙雲的盲目崇拜者竟能以此來比較關羽不如趙子龍,卻忽略了三件事。
一.關羽在生之時,官職不曾於趙雲之下。
二.官職與能為和成就是無法劃上等號的,曹洪曾任驃騎將軍,但作為有超越張遼、徐晃、張郃、夏侯淵等人嗎?
三.官職是由君主的地位來任命的,魏蜀吳可曾在稱帝前任命丞相之職?
這種重於虛名不看實質的人,似乎在他們的眼中,只有一種聲音,一種定律。
參 盲從者與盲崇者的心理分析
一般執著於造神運動與自欺欺人的人,都有著一種真實的無力感。也就是:
《 因 為 現 實 之 中 一 事 無 成 , 而 從 幻 境 之 中 找 尋 自 我 安 慰 的 滿 足 》
也就是【 淺 伏 性 的 自 卑 感 】
追求到了神話偶像的自我滿足之後,到頭來呢?全是幻想與現實之中的迷思,笑話與理智的互換。
盲從者的思考特性:
一 偶像是沒有缺點的 二 偶像是不容抹殺的 三 不同的見解全是錯誤的謬論 四 人都有缺點,所以我的偶像是不能批評的 五 沒有讚揚就是抹黑,所以就是不客觀
而涉獵更深的盲從者,又更加絕妙。能用避實擊虛的見縫插針,來用正史為表面,來包裝神話故事的不實。
成王敗寇的世界,戰鼓震天的鏖戰,逐鹿天下的頂峰之中,真得有所謂的天下無雙與正邪對比 ?
武則天殘忍深沉,卻能用狄仁杰這樣的人材。劉備看似寬厚,卻在小時就表露出登峰造極的野心。孫文號稱國父,卻不曾親臨任何一次革命。
孔子人稱至聖先師,卻不願賣車以葬顏回。諸葛亮人稱中國史上第一軍師,其生平謀略及成就卻未能超越張良、劉基、王猛,周恩來,更敗在司馬懿的謀略之下。
關羽人稱武聖,其用兵與武力縱使當代,也未必是首號人物。曹操人言心狠猜忌,卻生平有不少過人肚量的展現。周瑜人稱王佐,卻因小說情節而無端成為後人的笑柄。
蔣介石兇殘無道,卻能藉由白色恐怖與奴化來塑造其偉人形象。正邪與高低、優劣與理性的思考,究竟是誰在定位?是盲從的庸俗群眾,還是頂尖的專業人材?
一切一切的盲點,再再突顯出東方人造神的盛行與緬懷過去的不切實際。
華盛頓開啟美國人的民主,有因此受到膜拜,甚至終生連任總統嗎?沒有。證明蔣介石只不過假民主而行獨裁之實,難怪台灣之外,世界皆定位其為一介獨夫。
過去時代藝人歌手是實力起家,如今卻是媒體炒作,標新立異的庸俗獨佔鰲頭。可笑?還是可嘆?又或者是寧願活在不實的幻境,尋找出瘋狂並自降格調的另一種世界?
不論如何,科學家研究的結果還是:『 群眾永遠是盲從居多,一個人有時候反而比群眾更理智,因為不會被牽引誤導 。 』
不論是沉迷古人,盲從藝人,惟一可知道的就是: 《 有所成就的高峰之人,內心沒有喪失自尊的庸人神話 》。
肆 失去真實性後的神話歷史
歷史上的仁君,一提及,一般人腦中資料快轉,又是劉備。小說戲曲上的為民而哭,無私託孤,為義弟一傾舉國之兵東進吳國。
仁君?何以奪同宗之基業不手軟?何以小時候就立志成就不世之功?何以背棄對其照顧有加的曹操?何以託孤之時用言語鎖住諸葛亮?
若真有心給有德者取代阿斗,何必多提?劉備深知諸葛亮之才,如果真是真心欲託付國家?何不一紙詔書?何不放諸天意來決定歷史走向?實在讓人質疑這一段託孤的用義是否真是《 大 公 無 私 》的創舉。
仁君之中,民間可有多少人知道廢除連坐法、廢除黥面為號、廢除殘忍酷刑的真正仁君漢文帝?
只因他沒有逐鹿天下的故事來吸引那些沉醉於英雄主義的庸俗之人。
盲從者好比一陣龍捲風效應一般,越捲越多,越多越認定心目中那種牢不可破的神話。
世上時勢造英雄,豈有真正的完人?處心積慮的造神運動,更突顯出流於無能改變的自卑與茫然,這就是庸人自擾的自欺欺人。
要知道美化話之後的謊言,反不如真實的平凡來得扣人心弦。神話是現實難以出現的幻想,真實是讓人當成借鏡的一種激勵。
難道不是如此簡單易懂嗎?真實之中,才有以此為鏡的說服力,因為那是已經歷經過的一段故事了。
以上轉載自台灣論壇-三國志版
文章定位:
人氣(193)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