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0 01:13:17| 人氣3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富不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你去過中國大陸,如果你曾經和內地的年輕人聊過天,你就不難發現,生活在那樣的一個社會,其實是蠻壓抑、蠻苦悶的。

過多的規範限制了年輕人的夢想、過多的貪腐澆熄了年輕人的熱情、對政治冷感、對人群冷漠、對社會亂象無能為力、對貧苦大眾無動於衷,結果只好專注於追求財富、投入在吃喝玩樂之中。

我曾經去過中國西南偏遠的山區,見識當地少數民族的貧窮;也曾經在阿里山上,遇見全身名牌的大陸旅行團,他們之間有何差異?是對人的態度吧!前者溫和純樸,後者趾高氣昂。

面對前者,我的心充滿憐憫,因為深知他們處於弱勢,所以不自覺想提供幫助;面對後者,我必須極力忍耐,不理會他們有意無意的挑釁、貶損,不回應他們試探性的發問,因為我很清楚:認知不同的雙方不可能在相同問題上有交集,過多的對話只會流於無意義的爭辯。

「你來自台灣啊,台灣現在很亂吧」在大陸我最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我一直思索著該如何回答。如果在台灣,或許我會毫不遲疑立刻說是;但是在大陸,我絶不輕易說出這個字,為什麼?因為我知道對於「亂」的定義,他肯定和我不一樣。中國的獨裁政權為什麼能夠維持,正是透過不斷教育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就會導致混亂,你看台灣一天到晚鬧哄哄,打架、衝突不斷,不就是最佳例証?這就是一般大陸民眾對台灣民主化的印象。如果我回答「是」,等於間接鼓勵他仍舊相信獨裁政權比較好。

所以我會說:「台灣不是亂,是很自由,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台灣人很熱情、很直接、很真誠,可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會受到任何限制,也不必悶在心裏難受」;

台灣人從來不會想用武力去“解放”別人,相反的,我們很樂意出錢出力到世界各個角落去幫助人。~注意,後面這句放在心裡告訴自己就好,否則又免不了引起一番爭論了。




下文轉載自中央社2006.09.04  中時晚報

為富不仁?
在中國大陸,不少富人揮金如土,卻捨不得捐錢做善事,媒體直稱中國富豪患了「慈善冷漠病」。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中華慈善總會統計顯示,中國富豪對慈善事業的捐贈小於百分之十五,擁有的社會財富卻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富比士雜誌調查,二零零三年排名前一百的中國富豪,有七成沒有登上二零零四年的「慈善榜」。 據報導,中國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超過一千萬家,有捐贈記錄的不超過十萬家,只有百分之一的企業曾經參與慈善捐贈。 此外,中華慈善總會的捐贈物資中,近百分之八十來自海外,只有百分之二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人均GDP排名世界一百多名的中國,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之一,標價人民幣一千一百八十八萬元的賓利轎車,在中國的銷量世界第一。 從一九九三年起,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進口法國高級葡萄酒的最大市場;中國大城市娛樂場所的豪華程度和消費水平不低於巴黎、倫敦和紐約。

報導說,中國富豪寧可自己揮霍浪費,卻不願捐點錢出來行善,「慈善冷漠病」實在病得不輕。 針對中國富豪的「慈善冷漠病」,報導分析 從個人因素看,首先是部分富豪缺乏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不少富人的「為富不仁」,原因是缺乏足夠的社會責任感。慈善行為的物質基礎是財富,感情基礎就是愛心,有愛心才能拿出金錢去幫助別人。

其次,富豪的捐贈文化和倫理觀念有待加強。傳統上,中國是一個重親情、重倫理的社會。這樣的歷史和文化氣氛,使得中國人的歷史感和傳承意識比較強,把財產遺贈給後代正是這種傳承文化的必然結果。

另外一個因素是中國部分慈善機構運作不夠透明、缺乏監督,無法讓民眾信任。很多企業和個人所捐的善款很多「下落不明」,基金會醜聞也屢見不鮮。

在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尤其是在稅收方面缺乏鼓勵引導機制也是重要原因。 在美國,當善款的數額超過應繳稅收的百分之十,可以減免百分之十的稅款;在中國,這個比例只有百分之三,而且在實際操作中並未落實。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3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時事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2006 國慶日,一點都不快樂!
此分類上一篇:我們在向陽的地方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