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4 21:59:12| 人氣49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虎尾醫師夫婦 滇西部落義診送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時候,人與人的相遇真的很奇妙。在臺灣原本毫不相識的兩群人,卻不約而同選擇到千里之外的雲南山區去義診。 去年11月當我在中國時報上看到這則新聞時,差點發出尖叫聲,原來有人也和我們一樣,看到怒江山區少數民族的需要,而願意付出行動去做些什麼。更巧合的是,這對醫師夫婦同樣來自台灣,而且就距離我們不遠。

當時看到這則新聞時,除了驚訝於這樣的巧合外,也很佩服譚醫師夫婦的勇氣及毅力。我們去了怒江四次,還未曾有機會進入真正偏遠山區的村落,而譚醫師夫婦兩人,不僅進入深山之中,還與當地的村民住在一起,他們真正接觸到的是無力走出家門的病人,這不也是我們一直想做的嗎?當時真想認識這位譚醫師,只可惜無人居中牽線,只好將這則剪報放入資料夾中,心想或許將來仍有機會聯絡上。

奇妙的是,在不同的時候,上帝預備不同的人為我們串起連結的線,直到2007年10月11 日那天,我們終於與譚醫師夫婦正式見面。

那天晚餐的氣氛好熱絡啊!雖然是初次相見,感覺卻很熟悉,因為聊到在怒江義診的經驗,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停不下來了。我們很羨慕他們輕裝簡行就進入山上的村落,不像我們大隊人馬只能停留在熱鬧的城鎮中心;他們卻說兩個人進去能做的很有限,還是團隊進去做得多一些。

既然這樣,何不把雙方的經驗及資源整合在一起呢?席間陳阿伯立即邀約譚醫師加入我們明年的怒江之行,譚醫師也爽快地答應了!

我愈來愈相信怒江事工是神所預定的,因為是衪親手促成了每一件事。

腓利比書2:1~2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以下是去年刊登在中國時報的一則新聞)
虎尾醫師夫婦 滇西部落義診送暖
許素惠/雲林報導
2006.11.29  中國時報
在遙遠的大陸滇藏邊疆,沒有「醫生」這個角色;上學對勞動力缺乏的部落孩子還是夢,且仍摸黑過日。雲林縣虎尾小鎮醫師譚玉棠深入邊陲義診,探詢少數民族的需求,同時實踐愛無國界的理念。
虎尾鎮若瑟醫院,日前從台東聖母醫院醫師黃冠球手中,接獲來自大陸雲南省貢山縣天主教會的感謝信,謝謝該院對於邊疆少數民族教友幫助,而最令他們感念的就是譚玉棠伉儷。
今年六月間譚玉棠看完同窗好友黃冠球「我的弟兄,在那高山上」的雲南行紀錄後,熱血澎湃,未多思索,利用十天年假,與太太呂培潔遠征滇西「秋那桶」部落,展開醫療之旅。
若瑟醫院院長宋維村、副院長蔡孟宏,全力支持譚玉棠夫婦送愛到邊疆,並贊助兩大箱藥品。為了盡量多帶藥品,夫妻倆輕裝簡行,結果,高山上溼冷的氣候,讓兩人吃足苦頭,「冬季衣物帶得不夠多,凍得要死!」呂培潔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祖籍廣東的譚玉棠,和山東大妞呂培潔,從台灣搭機飛到昆明,再乘臥舖巴士到怒江峽谷南端的六庫、經貢山、丙中洛,往返旅途就耗掉四天,真正進入部落義診只有六天。
譚玉棠指出,雲南是大陸種族最複雜的省,「秋那桶」部落約四百餘戶,住居有如東南亞原住民的高腳屋,衛生與醫療是當地最大的問題,沒有醫生、護士,生病全靠草藥。譚玉棠義診的六天中,「先生娘」呂培潔就充當臨時護士,遞棉花、簡單包紮、找藥品。
兩人捨棄厚重冬衣帶去的兩大箱藥品,在義診的第四天就已用罄,但是,等待治療的病患還大排長龍。譚玉棠急中生智,掏腰包託人到昆明買藥應急,雖然所費不貲,但看到病患獲得適當醫療,兩人都很開心。
譚玉棠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衛生不佳,是居民致病的最大殺手。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蛔蟲、蟯蟲等寄生蟲;鼻竇炎使得孩子始終掛著兩行鼻涕;皮膚病也困擾著大家;因為從不刷牙,滿口爛牙是大人小孩共通毛病。過勞導致酸痛後遺症;胃痛則由酗酒引起;高血壓因沒藥吃無法獲得控制;天冷少喝水造成的腎結石也是健康危機。一名四歲小男孩,肚子漲得像氣球,譚玉棠診斷出他長了腫瘤,允諾要為他付醫藥費,送他到昆明手術。
譚玉棠說,一名老人看他戴老花眼鏡,好奇地向他借用,一瞧「怎麼這麼清楚!」相當訝異。後來回程經過昆明,譚玉棠就買了兩百副老花眼鏡,託人送回部落。譚玉棠義診途中,經過一所小學,好奇探訪,發現老師不在教室,一時興起,教起孩子英語,好不快樂。返抵昆明時,惦記著這群小天使,又買了大批書籍衣服,再託人帶進部落。儘管怒江之水豐沛,居民卻仍摸黑過日,呂培潔指出,月光是暗夜中最強的亮光。有趣的是,村民愛看電視,但因電力不足,常常全家圍成一團,關掉所有的燈,只為了能看電視節目。
「那是一群需要關懷的弟兄!」譚玉棠夫婦回到台灣,還是掛心滇藏邊境的兄弟姊妹,持續自掏腰包、向親朋好友募集衣物,寄到「秋那桶」,並擬定希望工程。譚玉棠強調,物質匱乏可以逐漸改善,健康卻不能等。短期的義診絕非長久之計,唯有「教育」才能協助居民脫離貧病循環,因此,他們計畫將部落孩子送到昆明等較先近城市唸書,學習醫療、護理及其他知識,以便學成後返鄉服務,改善族人生活。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492)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新聞剪貼 |
此分類上一篇:西藏的觸心之旅

黃冠球
Nice job. Let`s do it together.
2007-12-03 21:48:26
星空之下
哇!哇!哇!又來了一位稀客,很高興能在這裡遇見黃醫師喔!相信您一定也有很多經驗可以與我們分享.歡迎~
2007-12-03 22:26:54
星空之下
黃醫師,平安:
您的留言我看到了,為了保護您的隱私(因為上頭有您的手機號碼),我將它移除了,但我們會儘快與您聯絡喔~^^~
2007-12-18 19:04:57
(悄悄話)
2015-10-15 00:41: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