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4 10:10:39| 人氣488| 回應0 | 上一篇

專題報導 : 從品德解密中正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丁于珊/中正大學報導】

  想知道別人替中正學生打的「操行成績」嗎? 校內的行政單位及校外商家對中正學生品德的評比,不僅代表了中正學生平常的行為舉止以及做事態度,更代表中正大學的名聲。中正學生面對校內外的品德檢測,雖然表現不錯,但是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上,還有改善的空間。

第一印象 學生形象良好

學生在拿餐點時說謝謝,是讓商家最欣賞的行為。

記者丁于珊/攝影

  根據實地訪查結果顯示,校內的行政單位及校外時代廣場和大吃市的商家,對於中正學生的第一印象普遍良好。許多商家認為學生平時的生活禮儀表現得宜,大吃市山水老闆娘賴小姐說:「學生在點餐時不囉唆、對店員說謝謝等態度,讓我們能夠更有熱忱的服務客人。」這些習慣在學生眼裡或許只是小細節,但是平常生活上如果能多加注意,不僅能夠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夠為中正大學的「操行成績」達到加分的效果。

長期觀察 學生態度需改進

  但若以長期相處而言,中正學生在部分行為表現上仍需加強,不少校外商家認為,學生在人際關係的處理,及尊重他人想法的態度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大吃市尚未設立停車場之前,常可看見快車道上停放許多機車,經過民眾檢舉、警察多次勸導才稍有改善。民雄靈糧堂牧師李國煒表示,當時學生可能只是貪圖方便而隨意停車,但卻忽略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也造成環境安全上很大的問題。校內行政單位也認為學生在這方面須加強,文書組工讀生花同學表示,常會遇到同學在領取包裹時態度不佳,或是堅持以自己的需求為先,而不管是否已造成其他人的不便。此外,在教室的整潔上,更可以看出同學以自我為考量的缺點。企管系教授曾光華表示,同學常常吃完食物,就將垃圾遺留在教室,長期下來導致教室髒亂,教授上課的心情也不好。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雖然沒有嚴格的法規規定,但同學卻缺少自律的態度,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中正學生的品德素養有待加強,但教授及同學都認為,中正學生在本質上是好的,可以經由教導、他人的提醒或參與活動等,來改善同學的品德。曾光華表示,從紫荊影展短短幾天,就能有六萬多塊的捐款,由此可看出,中正的學生是樂於為他人付出的。學生可以透過參與如臨界點、AO社等服務性社團,藉由幫助弱勢團體的過程中,將品德融入生活,也學習品德的最高層次-付出的美德。此外,大學生應該打開視野,跨出校園,多接觸社會脈動,例如參予社區活動等校外活動,藉此學習人際關係互動及溝通技巧,都可以增進大學生的品德素質。

  另外,除了學生主動參加社團活動之外,曾光華表示,學校也可透過一些獎勵制度,鼓勵學生多做好事。而輔導中心也舉辦一些活動或講座,希望能夠代替死板的品德教育課程,引起學生興趣進而參與,達到提升品德的效果。
 
 
專題報導 : 從品德解密中正生-學生品德不佳 應加強自律
 

【記者丁于珊/中正大學報導】

  上課時間已到,但走廊上仍有部分學生尚未進教室;教授講課時,卻有學生在飲食,也有些學生因前一晚熬夜,而趴在桌上睡覺。這樣的上課情況在大學中似乎越來越普遍,不少大學生也認為,現在學生的上課態度越來越低落。

學生平常表現需加強

學生上完課不把垃圾帶走的習慣,不僅造成教室環境髒亂,也對上課同學造成影響。

記者丁于珊/攝影

  中正大學學生在品德教育上需要加強,是許多學生共同的感覺。「因為教授說期末考不考這堂課的上課內容,120人的課,當天只來了4個同學。」財經二黃綉婷說。翹課、遲到或在課堂上睡覺,許多大學生都有過這些經驗,隨著這些情形日益嚴重,不僅顯示出大學生的上課態度有待加強,在學習心態方面也需要改進。黃綉婷認為,現在大學生已經不再以學習為目的,很多都是為了考試或學分才去上課。除了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好,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也覺得大學生的品德素質越來越低落。隨意丟棄垃圾,或社團活動結束後滿地的垃圾沒人清掃等,為了自己的方便,而造成他人困擾的行為,是部分大學生會犯的錯誤。雖然這些只是生活上的小細節,但此種行為不僅影響校外人士對中正大學的評價,對學生進入職場的表現也會造成影響。

中正學生缺乏自律態度

  許多中正大學學生都認為本校學生的品德不好,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缺少自律的態度。哲學四尤婉萱表示,因每個人自律的標準不同,會造成學生品德好壞的差異。因此,學生要養成約束自己行為的習慣,學生要養成約束自己行為的習慣,避免因自身隨性的舉動,造成其他人的困擾。社福三郭姿誼表示,雖然有時上課精神不集中,但是會以抄筆記等方法,讓自己在課堂上專心。而大學生參與過多的課外活動,導致上課無法專心或翹課等行為,也是造成上課態度不佳的原因之一。企管三張瑜真表示,有時難免會因一些社團活動或其他原因不能去上課,但事前也一定會先向老師報備。為了避免因外務過多導致課堂表現不好的狀況發生,學生應該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並透過自律的能力,達到良好的上課態度。

  雖然大學生覺得品德態度變差,但多數人仍認為,中正大學不需要增設品德教育課程來改進學生的品德素質。因為品德教育必須由小開始培養,對於大學生來說已經太遲,且上品德教育課有可能被貼上品德不佳的標籤,這是中正學生反對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婉萱說:「會去上品德教育課的人,給人一種品德不好的感覺,因為不好才需要去上課。」另外,大學學風較為自由、開放,上品德教育課讓大學生似乎回到國高中時期,用嚴格的規定規範學生,以達到好的品德,所以學生多數沒有興趣接受品德教育課程。黃綉婷認為,品德教育應在生活中培養,不應該透過死板的品德教育課來規範大學生。因此,中正大學學生認為校方可以舉辦活動或講座,代替嚴肅的品德教育課程,達到增進學生品德的效果。

  中正大學學生不論在課業或是生活方面的品德都有待改進,除了透過自律的態度外,也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並尊重他人的意見。提升自我的品德不但能夠增進自我素質,也能增加將來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並獲得企業主管的賞識。

 

出處與其他文章  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961

 

台長:
人氣(4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