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7 00:32:32| 人氣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浪漫溫柔的黑暗之心 : 怪ㄎㄚ情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又忙又亂
趕著睡覺
趕著把感想一洩千里
請小心這裡頭又雜又亂
令人精神崩潰)



很難想像
繼去年芝加哥之後
一年來我最愛的電影是這部
一拖再拖
分兩次看完
害我被錄影帶店罰錢的怪ㄎㄚ情緣, Secretary
(所以罰錢是值得的嘛)



撇開亮眼的女主角不論
(電影的宣傳害我以為
她只演個外放,喜歡玩性遊戲的角色
沒想到她的角色是更有深度,更深沉,更深刻的個性)

原因之一可能是看的電影太少
原因之二嘛
當然不是我有電影中的癖好
而是跟我老被批評為”你又在那套佛洛伊德了”有關

我的確是有這樣的衛生習慣
喜歡觀察別人的行為模式
藉以與他的成長環境對照

不過這個習慣尚且沒有嚴重到我曾經認識的某人
對心理學理論崇拜到談話中處處被解析
從我小地方的喜歡開懷大笑之有益健康
到嚴守份際行為之鐵口直斷精神潔癖
令我驚心不已

我的這項衛生習慣,喜歡搭配人生的經歷來印證
對於理論,我一向敬謝不敏
不過最近有感於自己這無謂的 over-analyzed 的性格
一直在強迫自己以單純的互動來互動
不要再在心裡頭跑一趟心路歷程與批判與猜測

嗯,對於很有感覺的事物,我的前言總是天馬行空廢話多…

這部描述被虐狂與虐待狂之戀的電影
從某個角度來看是非常非常非常溫柔浪漫的

不認同?

從小處看
是當虐待狂遇到被虐待狂
之不忍傷害對方而強忍心頭慾望不輕易剝削這段荒誕的感情
最後天雷勾動地火時,展現的不忍與溫柔

從大處看
是來自暴力家庭的愛受虐扭曲性格
卻能在某一日遇到與你如此相稱的某人
能從你的扭曲中帶給你幸福, 又懂得該如何呵護你
更啟發妳放膽勇敢的堅持追求這份愛
(三天三夜的絕食與就地便溺,除了自虐本能外,已經是種篤定的情懷)
如此適”性”,如此合拍
如此從此過著性福快樂的日子

相較於張牙舞爪,毫不羞赧歌頌愛無所不在的"愛是您,愛是我"
這電影藏在扭曲慾望下的憐惜與渴望
讓"愛"不著痕跡的在裡頭張網


或許有人質疑,建立在性慾上的情感如何能如此深刻
但是感情的世界,本來就是以慾望為本
沒有慾念,就難以魂縈夢繫,把持不住
就無法更進一步

因此這對被虐狂與虐待狂才會這麼不由自主的難分難捨
讓那股壓抑又扭曲的慾望,化為我們常人所熟悉的情感
讓你產生共鳴

我尤其喜歡女主角最後對男主角的自述 :
“我會不自主的選擇讓自己痛苦
但因為有對你的愛,讓我再也不害怕痛苦”

我隱約感覺這電影劇本,其實套入了某些關於性癖好的理論
否則為何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女主角自虐性格的生成原因後
編劇到最後又調皮的藉女主角之口
詢問這個背景成謎的男主角
“我要知道關於你母親的事”
“你的初戀”
“你的第一次失戀”
“你過去的戀愛史”
種種與男主角非同常人的性癖好生成的可能因素…

電影另一個俏皮有趣的段落
是那三天眾人不斷勸解女主角回去那段
什麼有趣的好話,軟硬兼施都出籠了
算是另一種張力與趣味

撇開被虐與自虐,以及不尋常性癖好的成分
女主角的性格尚有一個很吸引我的地方
就是她初到這家事務所的工作態度

完全符合刻苦耐勞,任勞任怨,小心翼翼,忍氣吞聲等等
現在的新新人類可能對這樣的態度很陌生
但是在我的這一代,以及我們的上一代
初出茅廬時,是從這樣的環境翻騰過來而終於熬成婆
這也表示,除去那不為外人道的家庭問題與個人苦果
女主角是很渴望融入這個世界的

當然女主角是順從,畏縮得太過分了
還整個人滾到垃圾桶裡翻找文件

這又得從她自虐的性格與家暴的成長環境講起
在這樣環境生長的人
通常不太懂得保護自己或是愛護自己
因為沒有這樣的行為或價值觀可以學習
而到了自虐的程度
已經是種自暴自棄的逃避手法了

關於這類成長環境中的自暴自棄
我總會想起”甜蜜十六歲”這電影中的一幕
姊姊在幫老帶傷回來的弟弟擦藥時
含淚的說著兩人在孤兒院,弟弟與人打架的往事
那段話大概是 :
“我看到你眼中帶著笑意,嘴角含血的站起來
我那一刻好寒心,因為我終於知道你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死活”

甜蜜十六歲的悲劇在於不得超生的家庭背景
已經生既無歡死又何懼的小男主角
即使想力爭上游讓家人過好日子,卻還得面對扶不起的母親
終於讓他就此深陷泥淖,痛苦過後更加不堪

這類環境
除了孕育出自殘,甘於遭受外力精神/肉體上的荼毒與虐待的性格
還有另一種家暴行為之代代循環


關於這家暴之代代循環
我剛好看過的電影, 是珍妮佛羅培茲的超感應頻率
身為警察的她勇敢報警抓走毆打母親的父親
卻受到哥哥與母親的指責,最後更發現哥哥也走上家暴的行為模式
(有趣的是, J-Lo 另外也拍了部我很喜歡的入侵腦細胞
講述因從小受虐而長成為連續殺人犯者的內心世界
跟本片一樣
也是以強烈的色彩來表達這些人紛亂的內在 )

還有經常改編自真實案件的影集CSI
某集主角被父親長年強暴,而終於弒父並殺掉被她視為幫兇的母親與弟弟

別說電影不能代表人生
我所知的現實人生有時比電影更加光怪陸離

家庭是人格生成之初始
無法安心在這個我們所謂避風港的地方成長的人
人生的第一步,早比世人來得艱辛困難

直到了長成
卻又因為沒有經歷過適當的關愛或引導
而再度親手造就了下一代的悲劇
這種無法超生的痛苦
一直是我所認為的慘絕人寰

相較於我常見識過的某些強調生活上少了音樂,電影,美酒,佳餚…
沒有去過什麼好地方
就不算人生,日子就算白活的人

我倒是認為
即使沒有音樂,電影,美酒,佳餚…
沒有去過什麼好地方
只要終於能學會如何愛自己, 能體會愛別人的好
這一遭來到世上,便不算是白活


PS: 看過本片後,我往後很難不戴有色眼鏡來面對
“到山上度蜜月” 這樣的說法

台長: 圓寂大師
人氣(1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