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2 13:42:40| 人氣1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歸去來兮]初二歸鄉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自從父母失和後,爸爸已經四五年沒帶我跟我哥回娘家。
雖然我曾私下和媽媽回去過一次,但距今也有三年了@@

遙想三年前那次回去,受到阿公阿嬤許多關照,
只是,在那種父母吵架、劍拔弩張的時刻裡,
去外婆家作客實在是很不智的。

你得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腦,先是阿公,接著阿嬤,然後是舅舅...
甚至連表弟妹也會用疑惑的眼神揪著你看=-=
每個人都會抓著你問訊,並述說著父親的不是,
有時還闡述一大段所謂的"道理",
在那當下,你得洗耳恭聽,而且是洗三溫暖式的洗耳恭聽,
當他們攻訐父親的時候,你彷彿是敵人、彷彿是父親的替身,
你得正面承受他們的責備,然後措辭還得小心,
不然惹怒了有病在身的阿公可不是鬧著玩的=-=
有時候話鋒一轉,關心起您的課業,
然後對你殷勤招待(我甚至還拿了紅包@@),
你彷彿又成了他們一國的了。

我不太喜歡那種尷尬的處境,會讓我像啞巴吃黃蓮一樣,
所以後來我放棄了,試圖逃避他們對我的期待,
只希望時間能沖淡,讓事情簡單化到父母身上就好。

也許我是個承受不起壓力、討厭被期待的人吧...
我討厭尷尬的位置。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今年初二,老爸帶著我和我哥,踏上了歸鄉路。

雖然跟陶淵明歸鄉的處境大不相同,但歸途中,
腦子裡不時想起《歸去來兮辭》的字句。

坐在父親那台冷氣故障的老車裡(這車也是當年母親省吃儉用買的),
窗外的風一陣陣迎面吹來,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想著父親這時腦子裡的盤算,   "寔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也反省著當年給自己的開脫藉口,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
...

其實前半段我還只算是下意識的思考著,
直到車子來到外婆家外停妥,下車時卻看著舅舅帶著表弟表妹等在路邊...

外婆家是個下潛式的建築,屋頂的位置差不多與柏油馬路齊高,
一條龍的屋舍,背著馬路安穩的坐落在山坡上,
屋旁有一段水泥陡橋對外連接,
(要不是凹凸不平,不然那陡橋還挺適合當溜滑梯的^^)
以前回外婆家,總是會先看到那片橘紅色的屋瓦,
然後我們車剛停妥的同時,眼尖的表弟表妹就會奔上陡橋,
在路旁候著,果真數十年如一日...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其實我沒欣也沒奔,是一種尷尬吧,看著引頸期盼的表弟妹們,
只覺慚愧。               "童僕歡迎,稚子候門。"
在步下陡橋的時候,我的心儆醒了,
自覺著《歸去來兮辭》在腦子裡亂衝亂撞。

然後在陡橋的盡頭是一叢亂竹,
左轉是外婆家的一條龍,右轉是倉庫車庫,
再往下還有一段樓梯,不過許久沒來,底下不知道還有沒住人...
                    "三逕就荒,松菊猶存。"
外婆家沒松沒菊,姑且以那叢亂竹頂替吧,
好歹,小時候我還時常在那竹子旁"灌溉",
只是夜深的時候,那竹子看起來太邪惡,
我只好就近在埕上的一方小排水溝蓋上"潤泉"。

進到屋內,見著了阿嬤,阿嬤只是一臉熱情,沒有責怪之色。
只是久沒見面,我跟我哥只是陪著"青份"的笑臉,

那天阿嬤準備了燒酒雞,那味道挺香,
烹煮到一半蓋一打開就已酒香四溢,    "攜幼入室,有酒盈墫。"
應該是有"燒酒雞"盈墫吧^^
(不過在這裡,可以發現,陶淵明不但是個酒鬼,還是個戀童癖,
 喝酒也就算了,還帶著小孩開房間 =_=+)

阿嬤這會兒還露了一手"火燒赤壁",
那火兒在鍋內湯上吐焰,不時還剝剝作響。
看著阿嬤瘦弱的手持著湯杓在鍋內攪和,眼神盯著爐火,
卻不知道阿嬤的心思飄到那兒去...

之後,好客的阿嬤叫嬸嬸燒來一壺開水,把茶具擺開,
招呼大家來矮桌旁坐下,並拿出姨丈上回帶來的茶葉來泡茶給我們喝,
還有姨丈帶回來的黑仁土豆也一併拿出來配茶....

這時我心裡頭感嘆,我們這一家人真的太久沒回來孝敬阿嬤了,
基於補償心理,還有為了從開始到現在呆若木雞一直傻笑的老哥,
我撈起那壺開水,幫著阿嬤泡茶。

其實太久沒喝茶,那壺茶味道好不好實在品嚐不出來,
只能說我喝得很內咎~_~
低著頭剝著黑仁土豆殼,突然想通了那句"審容膝之易安"...


阿嬤家的矮凳看起來很有意思,矮矮的,大概不到15公分高,
主要是四根中等粗的竹子構成,兩根在上當坐墊兩旁骨架,
坐墊是一排竹皮構成,另兩根在下當椅腳,
然後再用八根細的竹子相連接,直的較短橫的較長。
其實這凳子似乎可高可低,只要將短的細竹換成長的,就長高了,
挺方便的,不像人,如年輕時發育不好,長大頂多只能踩高蹺來彌補,
高了想變矮,除非駝背脊椎側彎,不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由於阿嬤之前的副業是編竹籃,阿公又屬於喜歡DIY自己動手做的個性,
小時候阿公就曾做過竹節存錢桶給我們,
所以我料想,這矮凳可能也是出自阿公的手。

這矮凳真的挺矮,所以坐下時,
實際上跟蹲著沒兩樣,只是靠著椅子省力些而已,
由於這個姿勢,再加上低著頭剝著土豆殼,就這麼的想通了那句話。


前些時候無聊,跑去買了本三民書局出版印行的《新譯陶淵明集》,
閒著就看兩三頁,打工的時候發悶就背頌一兩段〈歸去來兮辭〉,
裡頭對於"審容膝之易安"的解釋是...
  審,的確。
  容膝,差堪容膝的居室。
  整句白話翻譯是:容膝小屋確也使人心安。
尤其在"容膝"的解釋裡還提到《韓詩外傳》關於北郭先生的典故,
不過這麼一讀起來,感覺上跟前三句有點不搭尬,似乎解釋得很牽強。

這一段話四句是:
  "引壺殤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窗,原字為"片忽",音ㄔㄨㄤ,但是打不出來XD)
以〈歸去來兮辭〉內,大量對偶排比的寫作手法來看,
這四句應當是排比句,標準的駢文格式。
所以我認為"審"字,理應當作動詞來解,應該是審視的意思。

至於"容膝",如果以北郭先生的典故來套入,則與本文主旨不符。
這典故是在講,楚莊王用重金來聘請北郭先生,
而北郭先生的妻子碎碎唸說:
 "今如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
意思是在嫌棄丈夫應聘而去只能當小官,
所以後來北郭先生聽某嘴而不應聘。

這裡的"容膝"應該有小官職的意思,跟陶淵明剛棄官的職位差不多,
所以如果把這"容膝"當典故來解,似乎與主旨相矛盾。
不然要是陶淵明真的覺得"容膝"使他心安,那他幹麻要棄官潛逃呢?

又,前述四句出現在第二段,也就是回家後的景況,而非形容官場,
所以跟北郭先生的老婆所說的"容膝",應該是全然不同的意思。

因此"容膝"不該當典故解。
我在阿嬤家喝茶的當下,由於坐著矮凳,再加上大家圍著矮桌坐著,
那景況才該叫做"容膝"。
當一家人簇擁在一起喝酒或聊天,雖然會擠到大家連膝蓋都得縮起來,
但那種和樂融融的感覺很棒,我想這才是陶淵明所指的"容膝",
(大家可以回想,前些時候過年時,家中的景況就可以理解了)
想必陶淵明是對於能回家團圓這件事情感到心安,
因此,"容膝"兩字,應當是陶淵明不假修飾的"實景寫生"吧。

不知道有沒其他解釋版本,或許我買的書沒那麼專業吧,
總之,能讀通一段文章或一本書,是很痛快的一件事。

以前在誠品看過一方賀卡上的題詞:
 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座春。
最近才得知,原來這段話出自顏真卿的讀書對聯《勸學》:
 有打瞌睡豪傑  無不讀書神仙
 有奇書讀無他好 與古人遊何所期
 好書悟後三更月 良友來時四座春
 鳥欲高飛先振翅 人求上進多讀書
 文要醒人方為貴 論當濟世始稱真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大家無聊挑本書來讀吧

後來,阿姨也回來嚕,大家圍著一塊兒吃飯。
表哥還帶了小孩回來,一女一男,小兒子還在襁褓中,
大女兒則是又喊又叫,跟表妹玩在一起。
想起來轉變好快....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拿"萬物"來指稱表哥好像有點怪 -_-

該來的還是會來,
吃飯吃到一半,表哥敬酒,阿嬤忽然感動的落淚,
哽咽的說看到我們兄弟倆能回來看她,她心底很開心,
並且對父親說,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她不會計較那麼多,
只要常帶我們兩孫子回來探望她,她就很開心了。
這時舅舅在旁邊搭腔了,基本上是把阿嬤的話又複誦一次。
這個團圓飯,阿嬤跟舅舅少說講了五六回同樣的話。

酒足飯飽,阿嬤塞給我們兄弟一人一個紅包,
雖然我一直推辭,但是阿嬤又哭了,那些話又說了一遍=-=
之後,大家決定去探望阿公的墓時,坐在爸爸的車上又說了一小段...

我想,阿嬤真的很想念我們吧。
只是我還是不太容易提起熱情,從小到大就是這種個性,
而且聽著阿嬤跟舅舅訴苦的時候,感覺上好像是我做錯了啥一樣=-=
講不出話,就像回到三年前...

外公是在兩年前病死的,當年媽媽就打電話告訴我了,
爸爸則是到很後來,才輾轉由親友那兒得知,
記得當年父母吵架時,阿公好像對父親很不諒解,
但是那天去探了阿公的墓,阿姨帶大家祈禱的時候,
我站在爸爸旁邊,卻聽到爸爸哽咽了一會兒,
從小到大我幾乎沒看過老爸哭(那天其實只是聽到,不是看到),
也許,爸爸也上了年紀,對一切事務也改觀了吧,
很多事情不該、也沒必要再計較那麼多了。
              "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在此奉勸大家,要吵架記得想想後果~_~


(原:2005-03-05,修:2005-07-17)

台長: 攪拌匙
人氣(1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