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20 16:11:54| 人氣2,31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訓練記憶力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訓練記憶力

971022日 國語日報)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如何提升學習競爭力」的焦慮,就像來勢洶洶的大海嘯,把家有學齡期兒童的父母打得東倒西歪。

  在家長成長班上,年輕媽媽的焦慮,隨孩子上小一而飆高。她逮住下課休息時間,神經緊繃的問我:「老師,我一向不大懂得如何念書,雖然認真,卻抓不到重點;考前只好把整本書背起來。我從不清楚自己讀進了什麼,學到哪些。腦袋硬塞了許多課本內容,回想起來依然是一片空白,成績也不理想。現在,我擔心孩子會跟我一樣。請問:我如何知道書裡的重點?並把方法教給孩子?」

  這個自認是「傻大姐」的媽媽,其實不傻,她提出的問題,剛好是近年腦神經科學家努力探討的課題:為什麼有人學習事半功倍?有人卻是事倍功半?

該留意的重點

  上天公平的讓每個人(除了少數腦傷患者)的腦子,擁有可以自由提取、有無限貯藏記憶空間的「長期記憶」,以及暫存知識等待轉換成長期記憶的「短期記憶」,還有一個與抽象思考、邏輯推理、解決問題能力密切相關的「工作記憶」。腦神經科學家苦苦思索:每個人同樣擁有有限的工作記憶容量,為什麼有人的學習可以事半功倍,有人卻徒勞無功?差別是在「流動智能」(fluid intelligence)和工作記憶容量的大小嗎?

  因此,他們臆測:學習效果佳的人,擁有特大的工作記憶容量;當平凡人只記得五至九個記憶單位的訊息時,這些人卻有暫存超過九個以上記憶單位的特異功能。另一個假設是:學習效果與工作記憶容量無關,而是腦子在學習時能否留意到重點。

  經過一連串實驗,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學習效率高,關鍵在於腦子能快速抓住與學習內容相關的重要訊息,同時排除次要、無關的部分,使重要訊息暢行無阻的進入工作記憶裡,立即吸收、沉澱、處理。

  研究人員還發現,學習成效低的人,問題出在:讓重要與不相干的訊息,全都進入容量有限、處理速度有時效性的工作記憶。這就像無法分辨事情輕重緩急的祕書,面對突然湧入的大量資訊,焦頭爛額,很難有成效。

  至於人腦,有沒有扮演著主宰「注意到該注意的點」的關鍵角色呢?

  腦神經科學家麥克納(Fiona Mcnab)和克林柏(Torkel Klingberg)發現:位於大腦皮質層裡的前額葉,主要工作是釐清每次任務的主目標是什麼?並向藏在腦內深處的基底核通風報信,讓它去篩選、過濾不相干的訊息,阻止它們進入前額葉,干擾工作記憶。腦內兩個重量級角色攜手合作,讓腦子做最有效率的資訊處理與吸收。

  所以,下一個問題是:該如何訓練、引導自己的前額葉,具有足夠的判斷力和優質的觀察力,去留意該注意的要點。

眼前珍寶

  有些人具鑑賞玉石、挑選珠寶的好眼力,是因為生長在珠寶世家,耳濡目染,自然內化成鑑賞功夫;有些人則缺乏環境薰陶,需要師傅來訓練、培育鑑賞力。人類在知識的追求、生命智慧的累積上,有時也需要後天有系統的安排來助一臂之力。

  在臺灣,每當考試接近時,老師往往比學生緊張,自動整理重點,不斷小考讓學生複習。在美國,老師卻要學生依據教過的內容,擬定題目,在課堂進行分組益智問答競賽。

  兩者的差異是:一個是被動吸收,重點全靠他人幫忙尋覓;另一個是主動在一堆資訊裡,費神挑選。剛開始學生可能問些瑣碎、混雜的訊息,但漸漸的訓練出能力。有些前額葉,會開始提出需要深思的問題,摸索知識脈絡,釐清許多道理。更傑出的,則能把課本知識活用,與生活做深層結合。

  我建議年輕媽媽:先做個簡單練習,讀過一段課文後,猜想老師可能提出哪些問題,然後試想如何作答。如果覺得回答不周全,再找尋相關知識,靜心回想如何將這些資訊與之前所學連結,活用在生活中。另外,閱讀繪本、文章、故事時,也可以嘗試將兩本書、不同素材、表現方式、架構等做比較分析。

  年輕媽媽終於開竅,她不僅能看見字裡行間暗藏的重點,同時,也學會了引導孩子如何學習的方法。

  愛,是世上最強的學習推力,爸媽不妨用我教的方法和表格做一番練習。

台長: 鵝爸爸_大衛
人氣(2,310)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如何輕鬆讀出好成績 |
此分類上一篇:教小孩子讀書方法

終日惶恐度日的人
受益良多..謝謝鵝爸爸的分享..
2011-03-05 13:00: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