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長角度來看,國內多數學校的內部資訊相對封閉,想深入了解學校,大多得靠多方打聽來拼湊模糊的圖像。可惜的是,甚少聽聞有任何平台或組織,針對某一區域的所有學校,從更貼近家長的視角,建立有系統的「學校資訊中心」,資訊內容可含括學校的基本設施、師生背景、班級人數師生比、考試方式、辦學特色、各導師班級經營理念等,提供充足、透明、公開的「一站購足」資訊。跨校性的比較資訊不足,家長只好退而求其次,一家一家學校造訪。目前每所中小學都會設立網站,至少是一探學校堂奧的基礎管道植牙。
前年才從公立學校退休,現為私立裕德雙語小學校長的黃三吉便指出,學校公布欄或網站,是觀察團隊行動力的第一道大門;此外,從校長所寫的領導理念,也可看出學校經營方向是否與家長的期望值相符。有些學校也會特別列出老師進修時數、背景經驗,甚至各科老師專業對話的時間,讓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師資樣貌HKWWC。
雖然網站是了解學校的起點,但平心而論,多數學校並未針對家長選校需求,設置更親和、顯目且實用的招生專區、家長專區,甚至互動討論專區。因此,部分有行動力的家長會自組學校參訪團,主動叩關以認識學校。位於台南市區新樓幼稚園家長團體,便曾用這種實際行動了解學校,可說是「自力救濟」蒐集學校資訊的典型代表。
有積極踏入校園、認識學校的家長,當然也有設置常設機構,願意主動親近家長的學校。
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馮清皇,在擔任南湖國小校長任內成立了「家長教育服務中心」,只要有家長想參觀學校,約好時間就由家長會成員負責導覽、說明。「光聽校長講不準,因為校長免不了會自賣自誇,」因此他常鼓勵家長,「最好也聽聽其他學生家長的意見。」
他在家長服務中心準備了咖啡、茶點,每週五固定與家長碰面,舉凡家長的焦慮、老師的抱怨,都可在這裡暢快表達,這兒成了他了解學校問題點的最佳窗口。「我鼓勵所有學校,都能設置類似的服務窗口,了解家長的顧慮與需求,」馮清皇以自己經營學校的經驗建議產後紮肚。
除蒐集足夠的學校端資訊,做好「學校分析」外,學習的主體——孩子,更是家長在擇校時一定得詢問的對象。「家長一定要親自去看學校,找到覺得滿意的學校,第二次再帶孩子一起去拜訪,找尋親子間的最大共識,」馮清皇提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