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1 14:35:52| 人氣6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熱錢重新布局,年底前至少賺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球股災後的黃金買點浮現

日前,美國聯準會宣布調升利率後,全球股市以大漲回應。在聯準會升息近尾聲,全球新興市場大回檔二○%後,投機客正開始整裝,準備在第三季重新啟動攻勢。

文●吳修辰

五月全球股災的背後,其實是一場全球央行與投機熱錢的角力。

六月二十九日,美國聯準會宣布利率升至五‧二五%,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會後的談話更暗示,美國利率已升至頂峰。揮別利率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天全球股市均以狂漲回應,近期跌深的印度股市,單日更飆漲逾四%。

這次升息是聯準會過去二十四個月以來的第十七次,將短期利率由低點拉高四.二五個百分點,而今年以來的幾次升息,更是衝著高不可攀的物價而來,投機熱錢正是高物價背後的「黑手」。

熱錢一再推高原物料價格,踩中柏南克痛腳。美國五月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達到二.四%,超出柏南克的容忍程度(聯準會設定區間為一%至二%),漲幅甚至有加速趨勢。

根據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的估計,目前全球投機熱錢約十兆美元,這筆錢,相當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國內生產毛額的兩倍,而其中至少三分之一,來自槓桿融資,簡單說,就是向銀行借「便宜」的錢,來炒作油價、黃金、股票,以及房地產等。


股災起因:全球央行聯手打擊熱錢,各地股市受池魚之殃,如骨牌般狂跌

為了壓抑物價,柏南克連下重手,以墊高投機客的資金成本,扼住熱錢源頭,而日本央行也跟進聯準會的大動作,稍早針對日本各大行庫抽銀根兩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兆四千六百億元),對物價蠢動頭疼萬分的全球各大央行,紛紛跟進痛擊熱錢行列。

央行聯手出擊,終於逼使一路追高的熱錢,自原物料市場撤退休兵。從五月上旬迄今,除了油價因地緣政治因素居高不下,其餘原物料,包括漲勢最激烈的銅價、金價等,均告大幅回跌,金價自高點下挫高達二六%。

央行痛擊炒作原物料熱錢,全球股市遭池魚之殃,過去三年漲幅近兩倍的新興市場股市首當其衝。五月十日起,熱錢率先從拉丁美洲開始撤出,接著如同骨牌效應般,推倒俄羅斯、印度等市場,然後擴散到整個歐洲與亞洲。

豐中華投信海外投資小組召集人蔡寶美指出,年初迄六月底,從美國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達二百五十億美元,但光是過去一個月,就有一百五十億美元為了因應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快速回流美國市場,造成全球股市失血。

五月十日至六月十三日期間,摩根士丹利(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一個多月內狂跌掉二四%,MSCI全球指數也跟著下挫一二%。

印度股市跌勢最劇烈,此一期間市值跌掉三二%,憑空蒸發二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兆元)。股災前身價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的印度第二大富豪,軟體大廠Wipro Technologies董事長阿齊姆(Azim Premji),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財富縮水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幾乎相當於電子大亨郭台銘的全部身家。

台股在這波股災中也無法倖免,在五月九日見到七四七六點的近六年最高點後,急轉直下,跌幅逾一六%,市值縮水新台幣一兆六千億元,平均每位股民(元大京華證券估計,目前仍持續投資台股的投資人約二百六十萬人)財富縮水近六十二萬元。


短空結束:多頭醞釀反攻氣勢,低利率時代告終,五大潛力市場出線

原物料急挫,股市短線走空,反而讓多數人都鬆了口氣,特別是動見觀瞻的柏南克,如果熱錢打死不退,柏南克勢必得繼續再拉高利率,但是過去十年來,美國聯準會利率的平均高點,即為五‧二五%,最高曾達到五‧五%,柏南克若升息過高,恐將傷及美國經濟的筋骨,形成股市長空的夢魘,所幸,熱錢及時自原物料市場休兵,聯準會的緊縮動作也順勢罷手,可謂千鈞一髮。

投資圈有句名言:「樹再高,也不會長到天上。」另一句名言:「股價跌深了,就是最大的利多。」全球股市過去兩個月的激烈變化,恰成為這兩句話的最好註解。

在柏南克暗示利率到頂的隔日,外資法人轉賣為買,大幅買超台股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為今年最大買超。美林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白懷碩(Spencer White)疾呼:「多頭行情並未結束。」

多頭不死,但低利率時代已成過去,在資金來源受限縮影響下,熱錢勢必得選擇更具投資價值的優質市場,來集中火力發動攻勢,其中又以五大市場最具投資價值,分別是新興市場中的台灣、拉丁美洲及中國。已開發市場中,則以西歐、日本為代表。投資新興市場重在攻擊,已開發市場則以平衡穩健布局為考量。


台灣:電子股反彈契機浮現,營建、資產股也開始受法人青睞

即將邁入已開發市場的台灣股市,爆發力雖不若其他新興市場,但過去三年漲幅落後,後續表現仍值得期待。台股從高點七千四百點修正至今,大盤跌幅超過一○%,本益比下降至十倍,股價跌幅超過兩成以上的績優電子股比比皆是,隨著電子股進入下半年旺季,反彈契機浮現。

除了電子股外,在這波大回檔中,營建與資產股跌幅輕微,一位替法人操盤多年的專業投資人強調,過去法人一向不碰營建與資產股,現在從本土到外資法人都認同。

法人看好台灣的營建與資產股,有兩大原因,其一,在以香港、新加坡、中國帶頭的亞洲資產增值趨勢中,台灣漲幅仍相對落後,其二,兩岸直航是另一個發燒議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預估,兩岸若能直航,台灣的年GDP成長率可望提高○‧四至一‧二個百分點。


中國:A股逆勢上漲,年底至少有一三%上漲空間

與索羅斯共同創辦量子基金的原物料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六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大學的能源與金屬論壇上,則大力看好中國股市,強調要「越跌越買」。

今年第一季,中國GDP成長率達一○%,仍是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再搭配上中國A股(中國股市分成A股及B股,A股以人民幣交易,B股以外幣交易)的股改政策,使A股指數突破近兩年新高。當MSCI新興亞洲指數五月份狂跌逾二○%時,中國A股堪稱全球牛市的「馬其諾防線」,硬是逆勢上漲○‧二%。

由於中國政府正針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的緊縮政策,資金無處去,股市因此成為流入口。六月十九日,中國股改後的第一檔全流通股——中工國際上市,當天一度大漲五.七倍,震驚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政府開放中國保險業與銀行業投資股市,預計光是中國金融業,就有將近人民幣兩千億資金準備投入股市。

中國第一家金控,光大控股集團旗下的香港註冊基金管理公司——光大益豐行基金公司董事長黃振益形容,現在的中國,外匯存底不斷飆高,人民幣匯率也蠢蠢欲動,種種情境都有利於多頭,此景象,一如民國七十八年台灣股市大多頭的翻版。

黃振益來自台灣證券業,見識過民國七十八年「黑板」上的股票全部漲停鎖死,有錢搶不到股票的好日子。他預估,目前中國A股年底上看二千點,至少有一三%的上漲空間。隨著中國股改完成,明年A股有機會再翻一倍,達到四千點。


拉丁美洲:目前本益比約十倍,指數至少還有二○%的報酬空間

此次全球股災中率先回檔的拉丁美洲市場,也是羅傑斯看好的另一新興市場標的。

拉美股市前景看俏,除了擁有豐沛的原物料外,廣大的內需市場,更是推動未來成長的一大引擎,前兩大經濟體巴西與墨西哥,合計人口逾三億。

拉美股市目前本益比約十倍,歷史本益比的上檔約在十二倍,以指數水準來看,至少有二○%的報酬率,是最值得投入的市場之一。摩根大通證券(JPMorgan)研究更顯示,根據過去十六年的經驗,新興市場一旦跌幅超過二○%,未來一年都有三五%的漲幅。


日本:長線外資仍緊抱日股,消息面利空無損長期基本面利多

消息面利空是籠罩短期日股走勢的陰霾,從活力門事件、村上基金內線交易,到日本央行總裁福井俊彥捲入村上基金醜聞,壓得日股抬不起頭,不過保德信投信日本基金經理人黃榮安強調,日股一路被外資從八千點買到一萬七千點,近期獲利出場並不意外,但日股基本面並未變化。

黃榮安指出,隨著全球通膨疑慮告一段落,以及日股在七月份陸續公布企業財報後,日股可能重啟漲勢。

前波急跌的股市,如印度,自五月以來,跌幅近三○%,六月中旬至今,出現一二%左右的反彈。但是目前印度股市本益比仍高達二十倍,與美國相當,比日本還高,若以投資已開發市場與新興市場所需承受的風險程度來比較,印度股市確實貴得不合理,本益比有向下修正的風險,此波反彈勢將面臨沉重的獲利了結賣壓。

摩根富林明投信研究部副總經理吳淑婷建議,若投資人手中的持股套牢,正好利用此波反彈調整投資部位,將手中資產調整到最佳的投資組合,才能夠率先解套出場,甚至反敗為勝。

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浮現,當五月全球股災之後,投資人失去信心,急著想解套,甚至認賠出場之際,美國升息卻傳出告一段落的消息,「這消息猶如一隻上帝的手,撥開了五月全球股災的烏雲。」豐中華投信總經理陳如中半開玩笑的形容,而中線投資機會的黃金買點,就正在烏雲後方,若隱若現。


(詳見商業周刊第972期)

台長: 亞斯蘭空軍第一狙擊手
人氣(6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投資情報 |
此分類下一篇:日本景氣持續升溫,下半年走勢看俏
此分類上一篇:現在就進場!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