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3 15:23:38| 人氣129| 回應0

理想與現實--從《牡丹亭》中杜麗娘的至情說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沙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傳世名著《牡丹亭》浪漫唯美,其中最為感人之處應屬劇中杜麗娘的“情”。驚夢於牡丹亭,杜麗娘因情生夢,為尋夢中情人一病不起,及至冥間仍情牽世間,最終感動冥府,與夢中情人成得美眷。這種經歷生死、穿梭陰陽、最後得遂人願的愛情神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神話故事中並不少見,可是能夠經歷四百年而長演不衰,時至今日仍然可以繼續在戲劇舞台上發光發亮如《牡丹亭》的,卻是少數中的少數。

為青春版《牡丹亭》而奔波於兩岸三地的知名作家白先勇認為,《牡丹亭》不是普通的愛情故事,而是“至情”的表現。在劇中,人為情而死是不夠的,情若夠深夠堅,還得為之重活過來!為追求愛情,得不惜一切、上天下地、驚風雨、泣鬼神。至此,愛情已經變成了一種神話、一種理想,甚至是一種夢想。而我認為,無論是理想或夢想或神話,人要擁有其中一樣,都是幸福的。

理學在明代得到高度提倡,社會普遍奉行“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標準,封建禮教的嚴酷使杜麗娘失去少女應有的歡愉,因此當她夢中驚見柳夢梅,才會一心認定他便是自己的理想對象,從此一往情深。要是以現代眼光看待杜麗娘的情之癡迷、深沉,或許有人會認為“不可思議”、“不合情理”。為了愛情死去活來在現代只是一種說法,可是到了《牡丹亭》中卻成了感天動地的事實,而且每每賺得觀眾一大把鼻涕眼淚。

在《牡丹亭》中,杜麗娘愛得死去後可以再活來,可現實卻是死得去活不來。生命只有一次,奇蹟卻是千年難得一遇。人進化了聰明了,還有幾人勇於視愛情為理想的?男的以事業代之,女的或以家庭,或以兒女,或以自身容顏代之,不是有句廣告詞是這樣的嗎:美麗,女人的終身理想。當然,不視愛情為理想並無損愛情的偉大和價值。《牡丹亭》中杜麗娘緊抱“愛情”單一理想的豐滿形象在物慾橫流、人與事均充滿選擇的滾滾塵世,再次激勵曾經或正在迷失於理想與現實的人們:為自己找一個理想吧!勇於追尋夢、追尋愛、追尋自由的人是幸福的。









台長: 阿圓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