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22 08:31:13| 人氣1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思維活力」,是史丹福最想要的學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黃牧慈

約翰‧軒尼士(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

有「思維活力」,是史丹福最想要的學生

台灣史丹福校友會10月30日在台北登場,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軒尼士(John Hennessy),特別來台參與這場盛會,並以「高科技產業變革浪潮:史丹福從矽谷到矽島的影響力」為題發表演講。台下的校友,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數百位科技界菁英,齊聚一堂。軒尼士在離台前,特別接受《e天下》雜誌專訪,暢談史丹福的「學校改造」、未來拓展計畫、e-learning發展情形,至於面臨中國大陸高素質留學生的競爭,台灣學生該怎麼辦?他特別指出,史丹福大學最想要的學生,是具有「思維活力」(intellectual vitality)的,也就是一種對學習的熱情與投入。
「不要客氣,你們可以問任何問題,就像學生家長一樣──他們可是很難搞的一群!」史丹福大學校長軒尼士(John Hennessy)半開玩笑地說。 他說話的場合,是10月30日在台北舉行的台灣史丹福校友會。台上的軒尼士,在以「高科技產業變革浪潮:史丹福從矽谷到矽島的影響力」為題的專題演講後,鼓勵台灣的校友們盡量問問題。 台下的校友,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數百位科技界菁英,齊聚一堂,並慶祝史丹福「李國鼎基金會講座教授」的完成。 軒尼士博士,不但是執全球科技教育牛耳的史丹福大學校長,本身也擁有頗高的學術成就及豐富的著作;其中,兩本廣受採用的電腦架構教科書,至今仍是電腦相關科系學生與研究者必讀的經典。 他還是一位創業家。他創辦的美普思科技(MIPS Technologies),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 軒尼士的兒子,目前也在史丹福攻讀人類學。同時兼家長和校長,他對史丹福大學未來教育的方向,有獨到的看法。 短短3天的訪台行程中,軒尼士特別在離台前,接受《天下雜誌》、《e天下》雜誌等媒體專訪,暢談他對史丹福的「學校改造」、未來的拓展計畫,以及中國大陸跟台灣留學生進美國頂尖學府的入學競爭。至於被問到:面對中國大陸競爭,台灣學生該怎麼辦?軒尼士表示,史丹福大學最想要的學生,是要有思維活力(intellectual vitality)的,也就是一種對學習的熱情與投入。(張戌誼) ※ ※ ※ Q:史丹福大學一向是以理工科系見長,這次來台灣,你談到目前正在進行的學校改造(reinventing school),是不是有一些新的課程與計畫? A:史丹福最自豪的,我想應該就是學生們在大一、大二時所修的導論課程吧!我們希望以這些課程來激發學生對未來大學4年的興趣。 4年,其實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卻有太多有趣的東西想要教給學生。於是,在這些企圖讓學生能對學習有所期待的課程裡,我們增加了師生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們確實參與投入,並從其中進一步找出自己熱情所在的領域。 在這些導論課程中,來自史丹福各個學系的師資,也絕對值得我們驕傲。例如,諾貝爾獎得主奧許瑞夫(Doug Osheroff)所開的一堂物理攝影學(Physics Photography),備受學生歡迎,大家搶著修,但是一班最多只收16個人而已。 就是這樣!這些課程提供學生很棒的機會,讓他們能直接向某個領域中的佼佼者學習。 我們認為,目前人類面臨的種種挑戰,不論是環保、醫療、生物科技,或是國際局勢的發展,已不再是單一學科就能解決的,而是必須以跨學科的知識,找出問題所在。因此,我們課程設計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於打破既有學科之間的界線,讓學生有機會與各個領域的老師們接觸、互動。

讓生物成為必修
Q:可不可以舉個例子? A:目前最令人期待的,大概是一個叫「BioX」(生物科學+X)的課程。在這裡的「X」,指的是任何學科,例如化學、物理、工程......都有可能;我們希望能藉這樣的組合,以灌輸學生各種從生物科學衍生而來的知識。 我希望在10年內,讓生物成為史丹福理工學院的必修課程。今天的社會裡,不論是哪一方面的專家,都必須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 Q:那老師在準備教材上,會不會有困難? A:當然,這將會是一種挑戰。但我們要求史丹福的老師追求新的知識,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學方向,老師們對此也總是能積極地配合。最好的授課者,會不斷開發自己,因為如果在同一個領域裡待太久,容易變得僵化、過時,很難會有什麼新的突破。 Q:學校方面如何來管理這種跨學科的運作方式,讓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能有效地溝通? A: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想,首先我們必須創造機會,給來自不同領域的參與者,也讓他們了解到,這些機會確實存在。 我們也需要一些能夠整合各學科研究的領導人來扮演聯繫、溝通的角色。我們當然也會不斷推出新的課程,讓大家對彼此的研究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相互配合。

跨學科的挑戰
Q:你們在這方面曾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A:每個學系有各自的文化,這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尤其,醫學系在這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總是與其他學院格格不入。於是我們在醫學院、工學院與化學系中間。蓋了一個「克拉克中心」(James Clark Center),做為大家聚會的場所。在這裡的咖啡廳裡,來自各學院的老師、學生們,可以有相互交換研究心得的場所。這種簡單的設計對學術研究來講,卻是很重要的,因為在這種隨性的情境下,彼此的對話之門才得以開啟。 Q:台灣目前也正在發展生物科技,並將它視為台灣的明日之星。你認為台灣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潛力如何? A:生物科技的確佔有關鍵性的地位。我們常希望能在矽谷看到除了資訊、半導體之外的其他產業。在很多有利因素的促擁下,生物科技成為很多人選擇的另一條路。 一個很基本的因素就是專利。例如,史丹福大學教授史丹利‧克漢(Stanley Cohen),以及舊金山加州大學波爾(Boyer)博士共同發現的基因組合(gene's splicing),就是基因工程上的重大突破。這類的專利,也啟動了整個生物科技領域的發展。 除了專利之外,生物科技的新發現也表現在創業上,例如製造醫療器材。因為目前在學術上對於生物科技的研究還沒有具體的架構,創業家們直接把錢投資在生產上,以實際的產品,向世人證明生物科技可以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Q:史丹福向來也以「生產」創業家聞名,你們未來如何訓練生技方面的創業人才? A:首先,一定要找到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再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創業的思考。長久以來,電腦、電機系的學生,比較有創業家精神,史丹福在這方面是很有名的。但是相對地,醫學院的學生就比較保守了。所以我們在許多專題討論中,告訴師生們一些創業楷模的故事,也幫助他們從學校裡取得執照,以及把產品商業化。 我一直相信,這些創業楷模能夠帶來很大的影響。像台灣的張忠謀(台積電董事長),就是最好的例子。年輕人都知道他對於科技產業的貢獻與他成功的故事。

生技領域機會無限
Q:一個想增加經濟競爭力的國家,絕對會很重視人才的競爭力。我觀察到,就申請進入歐美頂尖學府就讀的情形來看,在中國學生強大的競爭下,台灣學生的入學機會似乎愈來愈有限。史丹福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現象?你對台灣學生的建議又是什麼? A:中國市場有那麼多的機會,忽視中國的代價,是沒有人負擔得起的。不管是美國或台灣,都必須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並學習如何與他們合作。 在史丹福,我們必須加強學生對中國的了解,也開始把學生送到那裡去,讓他們親自體會這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 史丹福對於中國學生的興趣的確是愈來愈大了,因為他們的素質愈來愈高。例如,英文對他們而言,本來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但現在他們的英文能力也大幅度地增加。在可見的未來,他們一定是菁英中的菁英。對自許為國際機構的我們而言,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讓這些中國學生了解美國,了解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至於我們是不是把機會留給中國大陸的學生,而因此犧牲其他外國學生的入學比例?事實上,我們並沒有限定名額。在大學部有獎學金的部份,我們的確有一定的額度發放,用來控制我們國際學生的人數。但在研究所方面,40%的學生都來自於美國之外的世界各地。不過,由於他們本身在素質上的提升,我們是有愈來愈多的中國學生,也的確有一些國家的學生因為中國學生的增加而無法進入史丹福。 美國和台灣、日本或印度,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找出更多對理工領域有興趣的年輕人,啟發他們的潛力。仔細想想,現在其實是投入這行的最佳時機,不論你要走研究路線,或進入企業上班,都有無限的機會在等著你。 Q:就你所觀察到的,中國大陸學生和台灣學生有什麼不同? A:從這麼多的中國學生當中,選出極少數的人來史丹福就讀,這些學生一定是素質非常高的。印度也是這樣,能夠來的人,一定是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非常有資質的學生。 Q:史丹福在篩選學生的時候,又有什麼標準呢? A:在大學部,我們最想要的學生,是要有思維活力(intellectual vitality)的,也就是一種對學習的熱情與投入。當然,學生的能力也是我們判斷的標準之一,但是有興趣去學習也是很重要的。 到了研究所,學生已經有較長的學習歷史可以作為評比,我們通常喜歡可以自己獨立作業、找出新研究方向的學生。很多考試分數很高的學生來申請史丹福,但我們會再參考他們的推薦信,看他們是否進取、是否懷有雄心壯志。因為,我們的任務,在於找出那些可以成為領導者的人才。

發展線上學習
Q:史丹福有計畫以e-learning(線上學習)的方式向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教育市場拓展嗎? A:關於e-learning,我們已經有所行動了,但都還是在實驗的階段。拿在遠距教學上已經行之有年的工學院來說,教材的準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我們發現,學生如果要真的做好學問,更重要的是必須實際上與老師們互動交流,才能深入學習。所以,要擴大遠距教學的規模,比想像中難得太多了。 史丹福也一直在尋找其他大學作為合作的對象。教材的準備是我們的強項,與我們合作的大學則針對學生個人需要做課程的規畫設計。我們也曾經和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合力設計一套能拓展人們視野的教材,讓他們更有深度地看事情,像古羅馬、莎士比亞這類的學問,都包含在裡面。 Q:許多美國的著名大學,近年都致力於亞洲校區的拓展,積極尋找在中國、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合作對象,但我們卻看不到史丹福在這方面有大的動作,為什麼?

讀大學是為未來人生做準備
A:若以實體的拓展來看,設立海外校區對史丹福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校區能達到跟史丹福本校一樣的功能。 這種地理上的困難不容易解決。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和亞洲的大學建立伙伴關係,讓美國以外的學生也能加入史丹福的行列。 不過,其實我們一直視自己為亞太(Asia Pacific)的一部份。在史丹福創校的前5年,我們就有來自日本與中國的學生──比哈佛還早。 我認為在國外校區就讀與在本校區就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東西會因為距離的關係而無法移植到國外。我們希望學生在史丹福念書,就能得到完整的史丹福生活經驗。然而,我們還是有一些高階管理的課程在亞洲開設。 Q:你的兒子也在史丹福,好像是就讀人類學?對於學習以及生涯規劃,你通常會給他什麼建議?  A:我告訴他,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在大學4年裡,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一開始我還以為他會走數學這條路,沒想到他後來深深為人類學所著迷。不過他現在同時也修電腦等其他課程,其中還包括一堂亞洲史。我對其他大學新鮮人的忠告也是一樣:大學不是要為你找到第一份工作做準備,而是要為你未來的人生做準備。

台長: 光甫
人氣(1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