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4 10:42:17| 人氣2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身障生奔波導尿 家長控校方袖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立報 94年12月14日

身障生奔波導尿 家長控校方袖手

【記者曾美惠台北報導】特教學生被拒於特教學校門外?民進黨立委王榮璋與林淑芬昨天陪同宋姓家長
召開記者會,指控位於彰化的國立和美實驗學校踐踏學生的就學權,不願協助身心障礙學生,致使一名
學生休學,三名學生就學權益受損,要求學校與教育單位負起責任。

和美實驗學校校長連學淵則喊冤,表示學校只是先釐清法律規定,不希望觸法,而目前法律問題釐清,
校方將會提供協助。

家長:不幫忙還刁難

家住台中的宋媽媽,女兒今年就讀國一,但因罹患脊柱裂術合併雙下肢無力及排尿障礙,併有水腦術後
智能障礙,經醫生評估生活中必須做間歇性導尿,為了讓女兒獲得妥適的照顧,宋媽媽4年前將女兒送進
和美實驗中學,除了可解決升學問題外,護理人員也願意協助導尿事宜。

不過,今年剛升上國一後,校方以醫護人員法第24條及醫師法的規定,「應該醫師之指示下,應該醫療
機構」為由,拒絕再提供導尿的協助。在多次協調下,校方要求出示醫院的醫師診斷書、社區醫院慢性
處方籤等證明,並要求家長寫下同意書:「如果和美實驗學校護理人員協助導尿,相關責任願意自負!
」家長多方奔走下,備妥相關文件,校方仍拒絕提供協助,並在協調會中建議宋媽嗎「可以考慮委託於
本校的外籍看護幫忙,並給予適當報酬」。

學校不提供協助,現在宋小妹每天必須到衛生所導尿,來回奔波耗時一小時以上。宋媽媽哭著說,為了
讓女兒未來能獨立自理,也不能放任不管,現在每天要從台中到彰化去陪讀,也無法照顧家中生計,前
途茫茫。而因為學校改變做法,目前已經有1位學生因此休學,包含宋小妹共有3名學生也必須由家長陪
同就學,嚴重影響家庭與受教權益。

王榮璋氣憤地指出,特教學校不協助學生解決問題,還百般刁難,甚至還要求家長請其他的外籍看護幫
忙看,違反教育理念。

校方:涉法令不敢大意

和美實驗中學校長連學淵解釋,導尿過去都是宋媽媽自己做,校方偶爾協助,這學期開始,宋媽媽因為
家計無法每日到校,學校擔心違反法令,才不再提供協助,改為由護理人員陪同到衛生所導尿。連學淵
無奈地說,涉及相關法令的問題,不敢大意。

至於校方要求家長請外籍看護協助一事,連學淵則反駁,學校絕對沒有做出這樣的結論,協調會上,建
議由護士陪同到醫院處理,而礙於家長的經濟負擔,學校也尋求相關單位補助。

法律問題無法解決,校方不提供協助,出席記者會的衛生署醫事處科長周道君表示,和美實踐中學於11
月17日已行文至衛生署,根據12月9日回覆的公文,導尿是醫療行為,確實必須有醫囑,校方才能協助,
不過若家長已經出示相關證明,學校提供導尿協助,在法律上毫無問題。

周道君指出,即使學校不提供協助,也不違法,端視各校人力能否支應。連學淵也答應,學校將繼續提
供醫療上的協助。

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理事長陳節如對此感到相當痛心。她要求教育主管機關徹查,目前因為學校無法提供
協助,而在家自學的學生人數與情況,及因為學校無法提供協助,家長被迫陪讀的究竟有多少,她也建
議立委應該儘速成立小組徹查。

陳節如也呼籲家長,如果發現學校有拒絕學生的行為,請致電02-27017271申訴,智障者家長總會將會提
供協助。

人手不足 無奈苦撐

會後,連學淵說,法令上沒有問題,校方絕對會幫助學生。可是更大的問題,卻是因為人力不足。連學
淵無奈的說,和美實驗中學目前有274位學生,學生其中腦性痲痺與多重障礙者佔7成,另外有60多位學
生屬於罕見疾病,必須由校護協助。可是,和美共35班級,卻只有2名護理人員。

連學淵說,共有170多位學生住校,這2名校護必須輪日夜班,白天學生到醫院導尿,還必須騰出1個校護
協助,由助理教師幫忙看護學生,人力相當吃緊,如果可以由校護負責導尿工作,他們也不想到校外就
醫。

他到任和美3年,少了6位助理教師,遇缺不補,連學淵說,沒有子彈,沒有後援,學校苦撐應戰,今年
他因過勞而住院多次,但這些問題,教育當局沒有協助,讓學校很難撐下去。

--------------------------------------------------------------------------------------------------------

資源不到位 零拒絕累死老師

特稿 曾美惠

教育部在特殊教育上宣示「零拒絕」,也就是學校不能拒絕任何特殊學生進入學校就讀,但零拒絕之後
,問題卻層出不窮。

和美實驗中學274位學生,其中170多名學生住校,卻受限於法令限制,僅配有兩名校護,得日夜輪值,
而學校助理教師不足,遇缺不補,無法因應學生的需求。而金門縣金湖國小的資源班更慘,目前校內特
教班約9位學生,分別有自閉症、過動兒、情緒障礙、智力不足、腦性麻痺而全身癱瘓者,甚至不應該接
受早療教育的孩子,也全送到學校,全部集中一起上課,照顧這些孩子的重擔,落在僅有的2位老師及1
位特教助理身上。

送到學校無法享受良好的照顧,有些家長不是自己到校陪讀,就是索性不送往學校,結果孩子也無法享
受應有的教育。

以校護配置為例,過去特教學生有8成以上是小兒麻痺,校護需求不若現在,法令規定配置2名校護,不
過隨著時代轉變,罹患多種罕見疾病孩子越來越多,但法令沒有修正,校護與教師必須在法令限制下疲
於奔命,而教育部卻沒有作為。

「零拒絕」走在世界前端,可是教育部喊的震天價響的同時,我們的資源卻沒到位,腳步也沒有跟上。
「零拒絕」是好想法,可是零拒絕之後呢?教育部應該仔細想想。

台長: 光甫
人氣(2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