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2 17:15:55|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台灣企業與就業人口的危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TO與產業外移,是近幾年來台灣政經界十分熱門的爭議性話題,甚至扮演著影響台灣未來經濟榮枯的重要關鍵角色。
台灣入會WTO,仔細分析起來,並不是一個值得台灣各界過分介懷的轉戾點,因為它祇不過是企業國際化浪潮中的小小註記而已;試問,台灣依賴貿易行為創造島國經濟成長的模式,能夠自外於全球化競爭趨勢之外嗎?台灣加不加入WTO,都不能避免國際性商業競爭隨時隨地引爆的鐵一般事實,如果我們關起門來,沉溺於過去所謂的經濟奇蹟而不能奮力開創新局,三、五年後,台灣將成為「落後國家」的代名詞。相反的,台灣產業若能勵精圖治,則極有可能一躍而上,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國際級企業版圖。
產業外移亦是趨勢使然,有趣的是,政府在檢討這種現象時,把重心放在開放進程與幅度大小上頭,似乎是反果為因;至於如何創造各種有利環境,使企業樂於根留台灣,反而變成是次要的問題了!
我們在比較組織運作的效率、效能時,企業常常優於政府部門,其基本差異為,一旦企業決策失當、反映內外環境變化不夠快速時,往往傾覆在即;而政府部門大多是成本中心,相較而言,沒有迫切的危機感,自然也沒有敏銳觸角的有效機制與高度機動力。在廿一世紀,如果我們只是聽到純粹「期望工作有保障、收入穩定」的新生代參與國家考試,進入政府部門擔任台灣未來的領航者與管理者,卻未能兢兢業業,缺乏前瞻的理念與高度的整合、執行能力,那麼我們真該憂心忡忡。
產業外移是一種國際化企業常態性選擇方案,也是台灣企業自立救濟的一種措施,但我們不禁要說-這種選擇的正確性有待驗證,而且就不同企業而言,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
大體而言,過去台灣的成功經驗乃在勞力密集-憑藉人工成本與加工品質的優勢突顯出其競爭力;由於今日台灣相對優勢不再,因此眾多企業家企圖在大陸複製此經驗模式,再造第二春;姑且不論大陸濃厚的人治色彩,大陸當地經濟與經營實力的快速累積,將大幅縮短台資在當地的豐收期,不過三、五年,台商經驗與競爭利基將被當地企業取代,本錢能否回收都成問題,接下來,台商去哪裡找下一個大陸?這種淺碟式的經營策略,並非長久之計,也非國際化企業的經營神髓。
台灣企業的未來發展,取決於企業產品的「核心價值」上頭,換言之,大家應該審慎思考,在整個價值鏈之中,企業從哪裡創造並獲得附加價值,是品牌?服務品質?加工過程?研究發展?還是無可取代的尖端技術?台灣在未來可能失去了「加工過程」的競爭優勢,但也迫使企業往其他更高附加價值的價值鏈深耕(你會發覺這裡的空間更大),這絕不是一件壞事,也是台灣跨入國際舞台必經的過程,只不過企業需要更專業的經營團隊與更雄厚的資源罷了。企盼政府能以前瞻性眼光,輔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立足,那是企業之福,也是全民之福。
以往有些眼光獨到的成功企業家提出所謂「老二哲學」(基於有限資源的考量,不打自己的品牌,而作市場老大品牌的衛星工廠、代工者,同享經濟規模的效益),這種策略其實與上述說法並無衝突,因為任何策略都是階段性的。一旦老大有了「新歡」,「老二哲學」便失去效用;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們深信會有很多「新歡」出現,「新歡」之所以較受青睞,是因為除了足以匹敵的代工能力外,它還可以夾帶「市場機會…等」的附加條件,對老大頻送秋波。
另外,立足台灣本土經營的企業,已經無法避免愈趨激烈的國際性外資品牌的市場競爭;「策略聯盟」在短期內將變成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它是快速擴充企業可用資源、以小博大、取得市場多元資訊並與外資抗衡的一種方式。策略聯盟築基於雙方的互信、領導者的共識與支持,雖然默契需要時間的培養,但相信迫在眉睫的競爭壓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促成各種型式的企業結盟方案。而這些寶貴的合作經驗,亦將成為台灣企業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有人說台灣的高失業率將成為常態,其實可以講得更明白些,如果工作者的能力沒有實質提昇、能夠到世界各地搶飯碗,的確前途堪慮。換言之,整體經濟環境的改變對於工作者的衝擊與考驗,並不下於企業體。(去年暑假求職旺季,數以萬計從校門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正苦嘗失業滋味;大學應屆畢業生順利就業比例不到兩成,即使熱門如商學系所畢業生也不例外。)
隨著企業的全球化競爭,求職者的競爭廣度也從本土蔓延至全世界;近年來國內企業為降低成本引進外勞,而今,許多企業求才若渴,本土求職者卻因專業或語言能力不足,反淪為滿坑滿谷的失業者!「高不成、低不就」正好成為台灣大多數失業者窘境的最佳註解。這種現象並不令人費解,試著比較一下,中共當局提供大學補助遠高於台灣,而僅就英語能力來說,大陸大學畢業生托福考到六百分者十分普遍,台灣大學畢業生平均只有「高中水準」,大陸每年超過一百萬的優質大學畢業生,無論人數、素質,均已遙遙領先屈屈十多萬的台灣大學畢業生,未來兩岸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之競爭,已可預見結局。
企業意識到危機,個人工作者也感同身受。但最重要者不在發現問題,而是真正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台灣人有良好的儲蓄習慣,如果一個人短時間失業,不會招致嚴重的經濟危機,心中期望著不景氣趕快過去,就有新的工作機會上門。殊不知,世界整體經濟沒有不景氣,但台灣的工作者卻可能長期不景氣!事實上,此際正是關鍵時刻,是一件政府部門、民間求職工作者都必須高度關切的重大情勢,若不能防微杜漸,則經濟與社會民生都將問題叢生。
求職工作者如何因應未來嚴峻的考驗?答案只有「學習」兩個字,唯有不斷充實,才能提昇競爭力,謀取生存空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間往來頻繁,上班族一定要接觸到英文,一個不能用英文來增強自己的溝通與學習能力者,無疑將會明顯降低個人的競爭力。在政府與學術機構推動「全民英檢」之際,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奮鬥,增進語文能力,把通過全民英檢視為自我檢驗的第一步,也把它視為國人及本土企業晉身國際舞台的墊腳石。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台灣只要能及時覺醒全力出擊,必能迎頭趕上,再創經濟奇蹟。

台長: 浮生若夢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