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24 09:56:32| 人氣22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人有”講”- - 網路講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請同學一起為以下議題來進行探討:(將自己意見在討論區中以班級座號為發表人姓名發表自己的看法,當作你一次平時成績,請盡可能抒發意見,因為正如遊戲規則般,當我們能釐訂的更清楚,在所有參與者共同來遵守時比較不會產生爭議,將來社會多元發展的榮景才真正可期。)

一、由零體罰的概念與古代武林中仇殺及寃寃相報談起,你覺得背後最重要的人權教育觀念為何?

 

二、你認為人權真的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嗎?那究竟為社會或團體帶來什麼效應?若不懂得去爭取權利的人是否因此被侵犯?這樣合理嗎?

 

三、分組的問題

為了這一個人權教學活動的進行,我們必須以小組的方式來上課,究竟有何最好的分組原則?我想是見仁見智,若是換成老師的立場或由同學決定請你來為同學分組,你有把握做到公平或是所有同學都滿意的結果?同樣情形在班上各領域科目活動分組、出遊的互助小組、座位安排等,大家都面臨不同的伙伴關係,沒有所謂滿足大家的唯一決定與結果,但我們都必須學習去面對和不同的同學或人際關係的培養。反過來說,在分配的過程,擔任分配的決定者必須有一個法則來進行,讓大家較能心服口服,同時也是分配正義的體驗。

分組後,希望同學能由組員自行選任:小組長(負責主持小組討論、工作分派、驗收追踪進度…等)、紀錄(小組討論內容記載….)、發言人(分組報告時,代表該小組發表總結與討論所得成果)、資料收集與彙整

在此一過程是否有分配正義或程序正義的概念在當中,也可讓同學自行體驗。

 

四、社會上各式各樣、各層面的人士常因成見、情緒、文化、種族、族群、語言、膚色、信仰、性格、自我覺察、社會包袱、認知等不同而產生誤解,雖然有時是漠視或無心,卻成為傷害的源頭。請各組同學收集新聞事件二則進行討論分析,究竟許多衝突事件是否真的無可避免,真正的衝突點主要背景與原因何在?將其引為借鏡與教訓,提供同學在生活中尤其是待人處事上什麼啟示?【如何而能圓滿處理人的一切事務,唯有以更寬容的心。當然我們也擔心自己的疏忽,而帶來傷害。因此期待教育的功能,弭平不該的仇視與暴戾之氣,多點善解、同理、包容、尊重,以平等對待非我族類與個人,使社會更接近和諧。】

 

五、人當生而平等,但對於一些生來就貧困或殘廢的弱勢者,國家與社會有責任採行有效措施加以救濟,以求基本生活上的表象平等,至少給予生存權。你認為我們目前對於低收入與殘障學生或子女的書籍費、午餐團膳等補助,或原住民學生認證後比序條件中給予加分措施,有何改進或修正之處?如果你設身處地來想,你會希望有何較佳的福利政策?

台長: 林唯不亂 一帆風順 經天緯地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2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學習討論 |
此分類下一篇:自我生涯省思

10715
1我認為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歡樂成別人的
困擾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2不要應為別人有殘缺就討厭別人應為國家與社會有責任採行有效措施加以救濟午餐團膳
2015-11-24 13:48:17
10714
4.我認為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因為各層面的人士常因成見、情緒、文化、種族、族群、語言、膚色、信仰等因素而對他人有偏見,這是人人應該有的觀念,別人有困難時,應該多加幫助。
2015-11-24 13:48: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