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8-24 11:18:26|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也談閩客母語在我家(話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雙親都是正港客家人,在我家說客家話,本屬再自然不過,可偏我連家鄉母語都「講不正」,遑論閩南語。

在台北出生、成長,整整住了二十八個年頭,逢年過節回老家,家鄉親族長輩全用客語交談,聽著聽著也就會了,但我就是不開口,當年或是一種服從教育體制的無聊堅持,總認為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北京話是種無上尊榮;閩客母語則似南蠻鴃舌、詰屈聱牙難以為聽,一味地排斥,還要求母親送我去正音班,練咬字、語尾音故意捲舌,為的是在演講比賽中出類拔萃,矯柔造作,無以復加。

大家對幼時在學校說方言被抓到必須狠狠罰一筆錢應該是印象深刻的。罰錢事小,丟面子事大,怪怪!這是哪門子的邏輯? 小學三年級,感謝父母!把我生得靈敏聰慧,一點也不似現下這般駑鈍顢頇。當了兩年的班長,班長耶!在當年是很神氣的,走路有風,喊水會凍,對於校規政策,自是雷厲風行,執行得很徹底,我還自作主張,另訂班規外一章:

「說方言被各級股長抓到,額外再罰錢雙倍。」

錯拿雞毛當令箭,瞞天過海,無法無天卻還洋洋得意。我膽敢如是跋扈專權,導師無疑要負一點責任,雖然她對我真的很好;其實我也該知道原因的,在那個私家車稀少的年代,父親每天開車接送,母親來學校總也穿著體面,舉止優雅。這是一種怎麼樣的價值錯亂?背地裡同學都說一定是母親對老師時有餽贈,我樂得也不辯駁,雖然我確知她從來沒這麼做過。什麼是無知?什麼是幼稚?在當年我的身上可以一覽無遺。

母親閩南話說得真好,這和她從小住在河洛莊有關,她總說:「小時候唸書在學校講國語、回家說客語、和左鄰右舍就用閩南話。」母親去市場買菜沒人知道她是客家人;父親高中畢業後繼續負笈北上求學,加上後來生意上的需要,閩南話也硬是要得;我呢?待升上國中,聽見同儕們私底下用閩語嘻談笑鬧,卻還是投以一貫不屑冷漠的眼神;甚至畢業紀念冊上要留籍貫,我不寫桃園縣,卻注明廣東省陸豐縣的「祖籍」,這是前些年最令我懊悔的事之一。也證明國民政府的民族教育於我焉是徹底的成功。

我在最有希望將閩語學好的時期卻沒能好好把握:服役時,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匯聚,偏偏我幹的是文書,營部組辦公室內有一半以上是外省同袍,(長官擇人用人標準,不言可喻。甚至在我臨接文書前,必須先有實際行動,和阿昌一起宣誓效忠,加入××黨。求榮賣身,一何可笑,哈哈)

後來唸大學,發覺我的家鄉母語入耳竟是這般地動聽愉悅,才開始要求父母在家一定要同我說客家話,很認真貫徹執行了三、兩個月,終究是因諸多不便而宣告放棄,畢竟我錯過了學說母語的黃金時期。

出了社會,進了工廠,和外勞及原住民打交道的機會增多,廠內泰、印籍外勞幾乎只會操英語和閩南話,那時狠狠地練了一陣子的英文會話,可受益最多的卻是我的閩語,開始敢說、能說也會說了,額外的收穫是:泰雅族的日常會話用語,竟也聽得懂一些些,雖然後來知道大部分是用來罵人的渾話,呵呵~~

這兩年有機會上臺授課,我總鼓勵孩子們多說母語,非關民族大義的宏旨,為的是不忘本,記得根;甚至鼓勵客籍的孩子們勇敢地說出:

「我是客家人!」

好光榮的一句話!彷彿就是替我幼時的無知贖愆抵過似地。

現在,我也不放過任何能說母語的機會,回老家,遇著長輩,會用憋腳的客家話問好、寒喧,親族長輩們有時會搖搖頭,但看得出來他們很是愉悅的;朋友間聚會閒聊,知道對方是客屬子弟,絕對搬出有限的客家話,東拉西扯地瞎說一通,感覺自在而快樂,這是我現下的一點點堅持,該不為過。

<2002.1.25>

台長: Jared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